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釉陶坛及其制造工艺,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白泥60%~80%,支撑辅料10%~30%,结晶辅料0%~10%,其制造工艺包括选料、原料预处理、制坯工序、干燥工序、烧制工序、试压检测。该无釉陶坛及其制造工艺,通过坛身结构的设计,使得该坛坛壁具有立体网状微孔结构,易于氧分子渗透,加速酒体分子间氧化还原平衡,加速酒体陈化老熟。通过特定生产工序,提高坛体致密度及均匀度,保证酒体不会渗漏,抗震性好,强度高,使用寿命大于50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釉陶坛及其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釉陶坛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釉陶坛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酒以陶器作为主要的盛酒器具。由于陶坛的结构疏密有度,在贮酒过程中,既不会使酒渗漏出来,又可以使酒通过陶坛的疏孔结构,保持与外界交互贯通的呼吸作用,让酒继续微弱但长期陈化老熟,以达到越陈越香的目的。在我国,用陶制坛来存放黄酒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现有的普通陶坛,由于材料、结构原因导致采取双面施釉,但双面玻璃质釉体彻底阻断气体交换,对酒的陈化老熟起不到促进作用,与玻璃罐或不锈钢罐无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无釉陶坛及其制造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无釉陶坛及其制造工艺,使得陶坛坛壁存在立体网状结构,该立体网状结构可以透气以及存留液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无釉陶坛,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白泥60%~80%,支撑辅料10%~30%,结晶辅料0%~10%。所述结晶辅料包括高岭土、长石、双气孔结构紫砂,其中高岭土的含量30%~50%、长石的含量50%~69%、双气孔结构紫砂的含量0%~1%,所述支撑辅料包括熟料、碳纤维,其中熟料的含量99%~100%、碳纤维的含量0%~1%,所述熟料为坛碎片粉末。其中熟料中的颗粒根据颗粒度的重量配比为8目40%~60%、40目20%~30%、80目20%~3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该无釉陶坛包括坛底、坛身、坛肩,所述坛肩上设有坛口,所述坛底底面向上凸起,所述坛身的中部为筒状,所述坛底竖向截面的底部呈弧形,所述坛底厚度是坛身厚度的1.5~2.5倍,所述坛身厚度从上至下逐渐加厚,该坛的平均壁厚为10~30mm,所述坛身外径为450~1100mm,该坛坛高650~1600mm,该坛容积为50~1000L,该坛的平均壁厚与容积比为2.8mm/100L~12.5mm/100L,该坛的平均壁厚与坛身外径比为2.5%~2.7%,该坛的平均壁厚与坛高比为1.7%~1.9%。一种无釉陶坛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工序:(1)选料:选取至少两种白泥;(2)原料的预处理:预处理白泥,将不同成分白泥按比例混合,再添加辅料混合后制成泥饼;(3)制坯工序:将泥饼通过辊压装置成型成坯体;(4)干燥工序:将坯体放入烘房内,使得干燥后坯体中的自由水含量小于2%;(5)烧制工序:将干燥好的坯体高温烧制成成品;(6)试压检测:对成品进行检测,检测成品缺陷;(7)喷砂刻字:对成品坛体进行装饰。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工序(2)的具体步骤如下:a.将原料白泥放置在露天存放场,使得白泥风化至少3个月;b.对原料白泥进行筛选,筛出颗粒度大于20目的泥块,并将泥块重新放回露天存放场继续风化;c.将筛出的白泥原料破碎、粉碎至颗粒度150目~250目,形成白泥粉末;d.将至少两种白泥粉末放入搅拌池,加水搅拌;e.添加结晶辅料和支撑辅料,混合均匀;f.将浆泥压滤成泥饼;g.将泥饼放入练泥机轧制。通过原料的预处理工序,可以提高原料的密度以及原料的混合程度,保证该坛坛壁的均匀度,另外通过结晶辅料的添加,提升该坛坛壁的结晶度,保证坛壁质地细密,不易渗漏,通过支撑辅料的添加,提升该坛的强度。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至少两种白泥混合形成的泥料成分含量为二氧化硅50%~70%、三氧化二铁小于4.5%、三氧化二铝10%~30%、氧化钙小于0.5%、其他成分0%~40%,所述白泥的烧制后质量损失量要小于6.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辊压装置包括下模、上模、成型单元,所述上模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弧部,所述成型单元包括转动辊和仿形部,所述转动辊上设有驱动转动辊转动的电机,所述仿形部为柔性袋且套设在转动辊上,所述仿形部上设有至少两个碾压辊;所述工序(3)的具体步骤如下:a.将泥饼贴在下模和半弧部上;b.将成型单元放入下模中,且下模与转动辊同轴设置;c.两个半弧部抵靠在下模上,形成上模;d.仿形部充流体膨胀,碾压辊与泥饼接触,电机驱动成型单元转动,碾压辊将泥饼碾压成坯体;e.仿形部排液收缩,取出成型单元;f.常温干燥5分钟,先取下半弧部,再从下模中取出坯体。流体为沙子与水的混合流体或水。通过制坯工序,在增加壁厚的基础上,保证坛壁质的致密度,提高该坛的强度和防渗性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工序(4)的具体步骤如下:a.常温干燥2~3天;b.烘房内均匀干燥5~6天;所述烘房温度从入口的常温,均匀升至出口的70℃~80℃,所述烘房的长度为90m~150m,所述烘房的高度为1.8m~2.5m。通过干燥工序,可以有效地将增厚的坛壁中的水分排出,保证该坛中的自由水含量低于2%,以保证烧制的安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工序(5)的具体步骤如下:a.将坯体放置在预热窑中以70℃~100℃预热12h~24h;b.将坯体输送至隧道窑内,1300℃~1400℃烧制3~4天;所述隧道窑包括预热段、烧制段和冷却段,所述烧制段的长度为40m~60m,所述进料段的长度为50m~80m,所述冷却段的长度为70m~80m;坯体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立体网状微孔结构,所述网状微孔结构为孔径100~200微米的微孔相互连通的立体结构。原料白泥、40目粉末、80目粉末会分布在8目粉末周围,原料白泥在高温烧结收缩后生成连接支撑辅料颗粒的结晶部,结晶部会连接40目粉末、80目粉末和8目粉末,从而形成微孔结构,由于40目粉末、80目粉末分布在8目粉末之间,可以减小微孔的孔径,提升结晶部的数量,提高坛壁的强度。酒体进入新陶坛中时,酒体会渗入微孔中,酒体与氧分子反应形成一层氧化膜,这层氧化膜易于氧分子的渗透,不影响坛壁的透气性,但是会防止酒体的挥发和渗出,从而保证该陶坛坛壁的防渗漏性;另外该陶坛长期使用或存放后,坛外壁表面会与空气、灰尘发生反应形成包浆,包浆会使得坛外壁的致密度增加,防渗漏性能进一步提高,既不影响坛壁的透气性,又可以防止酒体的渗出。通过烧制工序,能够快速有效地对该壁厚增大的坛进行烧制成型,烧制效率高,烧制效果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工序(6)的具体步骤如下:a.对成品注入液体,液体压力0.6Mpa~1.6MPa;b.密封静置0.5h~2h,检测成品渗漏情况;c.在成品上固定密封橡胶盖,通过真空泵将成品内气压抽至0.5MPa;d.静置0.5h~2h,定时观察并记录压力表的度数,检测成品透气情况;所述密封橡胶盖上设置有抽气孔和压力表。通过试压检测工序,能够对该坛坛壁上的裂缝等损伤、防渗性能和透气性进行检测,检测效率高,且检测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坛身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釉陶坛,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白泥60%~80%,支撑辅料10%~30%,结晶辅料0%~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釉陶坛,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白泥60%~80%,支撑辅料10%~30%,结晶辅料0%~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釉陶坛,所述结晶辅料包括高岭土、长石、双气孔结构紫砂,其中高岭土的含量30%~50%、长石的含量50%~69%、双气孔结构紫砂的含量0%~1%,所述支撑辅料包括熟料、碳纤维,其中熟料的含量99%~100%、碳纤维的含量0%~1%,所述熟料为坛碎片粉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釉陶坛,其特征在于,包括坛底、坛身、坛肩,所述坛肩上设有坛口,所述坛底底面向上凸起,所述坛身的中部为筒状,所述坛底竖向截面的底部呈弧形,所述坛底厚度是坛身厚度的1.5~2.5倍,所述坛身厚度从上至下逐渐加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釉陶坛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1)选料:选取至少两种白泥;
(2)原料的预处理:预处理白泥,将不同成分白泥按比例混合,再添加辅料混合后制成泥饼;
(3)制坯工序:将泥饼通过辊压装置成型成坯体;
(4)干燥工序:将坯体放入烘房内,使得干燥后坯体中的自由水含量小于2%;
(5)烧制工序:将干燥好的坯体高温烧制成成品;
(6)试压检测:对成品进行检测,检测成品缺陷;
(7)喷砂刻字:对成品坛体进行装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无釉陶坛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2)的具体步骤如下:
a.将原料白泥放置在露天存放场,使得白泥风化至少3个月;
b.对原料白泥进行筛选,筛出颗粒度大于20目的泥块,并将泥块重新放回露天存放场继续风化;
c.将筛出的白泥原料破碎、粉碎至颗粒度150目~250目,形成白泥粉末;
d.将至少两种白泥粉末放入搅拌池,加水搅拌;
e.添加结晶辅料和支撑辅料,混合均匀;
f.将浆泥压滤成泥饼;
g.将泥饼放入练泥机轧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无釉陶坛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白泥混合形成的泥料成分含量为二氧化硅50%~70%、三氧化二铁小于4.5%、三氧化二铝10%~30%、氧化钙小于0.5%、其他成分0%~40%,所述白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铁卫,胥伟,周泽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容醇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