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酒损无釉酿酒陶坛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804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酒损无釉酿酒陶坛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1)选料:选取陶土和负载有碳纳米管阵列的陶瓷颗粒,其中所述陶瓷颗粒的熔点不低于1000℃;(2)制成泥饼;(3)制坯工序;(4)干燥工序;(5)烧制工序:将干燥好的坯体经过预热后,高温烧制成成品,烧制温度不超过所述陶瓷颗粒的熔点;(6)试压检测。通过在陶坛原料配方中添加负载有碳纳米管阵列的陶瓷颗粒,使得无釉陶坛的坛壁产生了液体阻隔性,大大降低陶坛酿酒陈化过程中的酒类损耗,且陶坛坛壁的氧气透过性不受影响。制得的无釉陶坛是一种具有良好酿酒陈化效果、酒品损耗少、非常经久耐用的酿酒贮酒器具。非常经久耐用的酿酒贮酒器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酒损无釉酿酒陶坛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酒损无釉酿酒陶坛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有悠久的酿酒历史。中国有句俗语叫“百年陈酒十里香”,是说经过陈放多年的酱香酒,陈香醇厚,饮时才能清口甘爽回味悠长。在酿酒存酒的时候,都会选择套陶坛来储存酒。酒体在陶坛中加速自然老熟,酒在坛中继续醇化老熟成为“活”酒,避免了光与酒的化学反应,保持适宜的酒温,既有窖内陈酿效果,又使酒越陈越香,具有幽雅舒适和妙不可言的“老酒味”或“陈酒味”。
[0003]酿酒、贮酒用的陶坛一般采用陶土在高温烧结而成,陶土烧结形成的微小气孔使得氧气可以进入坛内,促进酒的酯化反应,产生陈酒香气,而酿酒产生的一些刺激性物质可以通过气孔挥发出去,从而极大提升酒的品质。但是无釉陶坛作为酿酒陈化装置、贮酒装置,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缺点:陶坛由于其存在微孔结构,造成白酒在贮存过程中易发生挥发和渗漏,造成贮酒损耗过高。一般老式的陶坛渗漏在3%-5%,新式陶坛渗漏约1%左右;酒厂在使用新陶坛之前,都需要把新陶坛先装上水进行试用,检验是否有暗纹或其它原因渗漏,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检查,但老式陶坛的渗漏仍无法避免。这是陶坛自身材质和制作工艺决定的。对于酿酒陈化用大吨位陶坛来说,成品率低和陶坛渗漏的缺点更为突出,因为陶坛坛壁面积大,能达到良好抗渗透性的良品率更低,贮酒过程的损耗更多,陶坛渗漏的概率也更高;这些方面都无形中增加了酒的酿造成本。此外,是对于优质的特级、顶级老酒来说,其都需要经年累月的陈化,陈化过程的酒损耗经过日积月累的叠加更是显著。
[0004]为了减少酒坛坛壁的渗漏、减少贮酒的损耗,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贮酒用陶坛的内部和外部双面施釉、高温烧制,以隔断酒类通过陶坛向外渗漏挥发。另外,有釉陶坛成品率相对较高,价格也更实惠些。但是上釉的陶坛存在致命缺点:上釉陶坛烧结后内和/或外表面形成一层不透水、不透气、耐腐蚀的釉料,使得上釉陶坛跟玻璃材质的坛子一样,不透气,也没有呼吸的作用;白酒储存在这样的上釉陶坛之前,这种陶坛至少需要长达半年以上的罐装“带糟”酒液事先老熟才可开始使用,且这种上釉陶坛虽然也有一定熟成的效果,但是老熟效果并不明显,故而从酿酒专业角度来说,使用这种上釉陶坛储酒的时间往往无法列入酒的陈化年份计算中;这种上釉陶坛用于酿酒的陈化过程效果也不理想。
[0005]为解决无釉陶坛酿酒贮酒损耗大、成品率低;而上釉陶坛虽然酿酒贮酒酒损少、成品率高、但不利于酒类陈化的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良好酿酒陈化效果、成品率高且酿酒陈化过程酒损小的无釉酿酒陶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酿酒陈化效果、成品率高且酿酒陈化过程酒损小的无釉酿酒陶坛的制造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低酒损无釉酿酒陶坛的
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0008](1)选料:选取陶土和负载有碳纳米管阵列的陶瓷颗粒,其中所述陶瓷颗粒的熔点不低于1000℃;
[0009](2)制成泥饼:将陶土和负载有碳纳米管阵列的陶瓷颗粒按比例混合,制成泥饼;
[0010](3)制坯工序:将泥饼成型成陶坛坯体;
[0011](4)干燥工序:将坯体放入烘房内,使得干燥后坯体中的自由水含量小于2%;
[0012](5)烧制工序:将干燥好的坯体经过预热后,高温烧制成成品,烧制温度不超过所述陶瓷颗粒的熔点;
[0013](6)试压检测:对成品进行检测,检测成品缺陷。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陶坛配方中添加负载有碳纳米管阵列的陶瓷颗粒,且陶坛坯体在低于陶瓷颗粒熔点的温度下烧结,可以在坛体内保持良好的碳纳米管阵列形貌;添加的陶瓷颗粒表面负载的碳纳米管阵列可以在陶坛的坛体局部形成超疏水结构,阻断了坛体内外液体渗透性,从而抑制酒品的挥发、降低酿酒损耗;与此同时,陶瓷颗粒表面负载的碳纳米管阵列对气体透过性良好,氧气可以透进坛体、促进坛内酒的陈化,故而对酒品陈化、品质提升都不影响。在陶坛坯体烧制的过程中,陶瓷颗粒与陶坛的陶土烧结在一起,加上碳纳米管的增强作用,坛体成品率高、破损率低、使用寿命长。
[0015]为阻断坛体的液体渗透,优选地,所述负载有碳纳米管阵列的陶瓷颗粒的重量为所述陶土重量的0.01-0.5%。负载有碳纳米管阵列的陶瓷颗粒在液体渗透通路上的作用犹如门闸,少量添加即可在坛体壁面实现对液体渗透的阻断。且少量的添加可以使碳纳米管阵列多潜藏在坛体内,减少烧结过程中碳纳米管的氧化。
[0016]为改善坛体的抗液体渗透性,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阵列为碳纳米管垂直阵列,其具有绝佳的疏水效果。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阵列通过CVD方法生长在所述陶瓷颗粒表面。典型地,碳纳米管阵列的密度在50根/μm以上,最好是100根/μm以上。
[0017]很多陶瓷颗粒都可以成为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基础。优选地,所述陶瓷颗粒可以为氧化铝、碳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氧化铝、碳化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与陶土粘结性能良好,有利于保证坛体良好的力学性能。
[0018]但陶瓷颗粒的形貌并不局限,可以是类球状结构、甚至无规则结构等。优选地,所述陶瓷颗粒为片状结构,这样有利于在陶瓷颗粒表面形成碳纳米管垂直阵列。
[0019]优选地,所述陶瓷颗粒的片径为10-30μm。
[0020]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阵列的长度为0.5-5μm。碳纳米管阵列过长则在与陶土混合容易被牵绊而脱离陶瓷颗粒进而在混合时容易失去阵列结构,碳纳米管阵列过短则坛体对液体地抗渗透效果不够理想。
[0021]优选地,所述陶土含有甲泥和嫩泥;所述甲泥粒度为50-60目;所述嫩泥粒度为140-250目。以甲泥作为骨架,以嫩泥为粘合剂,加之负载有碳纳米管阵列的陶瓷颗粒,三者配合在陶坛坛壁形成及其微小复杂的可以透气的通道,由坛体内向外的透气通道因局部段疏水,因此具有了抗液体渗透功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陶土还含有由陶坛的碎片研磨而成的粉末,粒度为100-120目。陶坛碎片粉末熟料的添加可以降低陶坛烧制的尺寸变形性、提高陶坛的强度。这里选择100-120目的熟料尺寸,配合甲泥、嫩泥可以进一步细化陶坛的气孔尺寸,使陶坛的气孔体系更加复杂、提升酿酒的陈化效果。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
(1)中,所述甲泥、嫩泥经过风化处理,所述甲泥粒度、所述嫩泥粒度均为风化后的粒度。通过风化排除陶土内的水分,可以避免坛体开裂。
[0022]为提高坛体的液体抗渗透性,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先将所述负载有碳纳米管阵列的陶瓷颗粒与所述甲泥混合均匀,再与所述陶土的其他组分混合。甲泥具有尺寸大、颗粒间间隙大的特点,将负载有碳纳米管阵列的陶瓷颗粒先于甲泥混合、再与其他组分混合,负载有碳纳米管阵列的陶瓷颗粒优先进入甲泥间隙中,从而使得其表面的碳纳米管阵列受到有效保护,减少小颗粒的嫩泥等陶土组分在混合过程中对碳纳米管阵列的破坏、进而使得陶坛具有更好的液体抗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酒损无釉酿酒陶坛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1)选料:选取陶土和负载有碳纳米管阵列的陶瓷颗粒,其中所述陶瓷颗粒的熔点不低于1000℃;(2)制成泥饼:将陶土和负载有碳纳米管阵列的陶瓷颗粒按比例混合,制成泥饼;(3)制坯工序:将泥饼成型成陶坛坯体;(4)干燥工序:将坯体放入烘房内,使得干燥后坯体中的自由水含量小于2%;(5)烧制工序:将干燥好的坯体经过预热后,高温烧制成成品,烧制温度不超过所述陶瓷颗粒的熔点;(6)试压检测:对成品进行检测,检测成品缺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酒损无釉酿酒陶坛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有碳纳米管阵列的陶瓷颗粒的重量为所述陶土重量的0.01-0.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酒损无釉酿酒陶坛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阵列为碳纳米管垂直阵列;所述碳纳米管阵列通过CVD方法生长在所述陶瓷颗粒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酒损无釉酿酒陶坛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铁卫胥伟周泽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容醇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