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孕镶金刚石层的潜孔钻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805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孕镶金刚石层的潜孔钻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潜孔钻头包括钻头库体、安装于钻头库体工作面凹槽内的球齿、孕镶金刚石层;所述孕镶金刚石层设置于钻头库体工作面的表面;所述孕镶金刚石层由FeCoCu合金基体以及分散于FeCoCu合金基体中的金刚石组成,所述孕镶金刚石层中,金刚石的体积分数为5~35%。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孕镶金刚石层的制造采用先进的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孕镶金刚石层的潜孔钻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属于机械工程和钻掘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孕镶金刚石层的潜孔钻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潜孔钻头作为大功率凿岩机的配套产品,主要用于隧道、地下开采、露天矿山及采石场等工程掘进施工中,潜孔钻头是通过冲击或冲击回转方式破碎岩石的,工作过程中对其抵抗破裂、疲劳断裂、韧性和耐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潜孔钻头库体部位耐磨等性能严重不足,工作过程中库体部位磨损较快,导致球齿脱落而缩短钻头使用寿命和降低钻头钻进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的潜孔钻头及其制备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含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孕镶金刚石层的潜孔钻头,所述潜孔钻头包括钻头库体、安装于钻头库体工作面凹槽内的球齿、孕镶金刚石层;所述孕镶金刚石层设置于钻头库体工作面的表面;所述孕镶金刚石层由FeCoCu合金基体以及分散于FeCoCu合金基体中的金刚石组成,所述孕镶金刚石层中,金刚石的体积分数为5~35%。
[0006]本专利技术在钻头库体工作面的表面设置一层孕镶金刚石层,所述孕镶金刚石层与钻头库体的结合性能好,可以大幅提高钻头库体工作面的耐磨损性能,从而保证球齿与库体的磨损趋于一致,避免球齿过早脱落,进而提高钻头使用寿命和钻进效率。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库体是由高强度钢所制成。
[0008]优选的方案,所述孕镶金刚石层中,金刚石的体积分数为18~25%。将金刚石的体积分数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最终钻头的耐磨性最佳。
[0009]优选的方案,所述孕镶金刚石层的厚度为0.5~15mm。优选为2-8mm
[0010]优选的方案,所述FeCoCu合金基体,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成份组成为Fe20~60%、Co15~40%、Cu5~30%。
[0011]进一步的优选,所述FeCoCu合金基体,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成份组成为Fe 50~60%、Co25~30%、Cu 15~20%。
[0012]优选的方案,所述金刚石的粒径≤0.5mm,优选为0.15~0.3mm。
[0013]优选的方案,所述球齿为硬质合金球齿或复合片球齿。
[0014]优选的方案,所述孕镶金刚石层通过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设置于钻头库体工作面的表面。
[0015]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将孕镶金刚石层设置于钻头库体工作面的
表面能够提高耐磨层与钻头库体的结合度,且打印精度较高,保证耐磨层材料的均匀性,并能够有效降低原材料的损耗,进一步节省了制作成本。此外,相比传统的电镀法制造工艺,该工艺能够有效地缩短产品的加工时间,可以提高产品的制作效率。
[0016]本专利技术一种含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孕镶金刚石层的潜孔钻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设计比例配取FeCoCu预合金粉末、金刚石、粘结剂,混合获得混合料,将混合料进行密炼、造粒、破碎,得到颗粒料,然后通过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在钻头库体工作面逐层铺设颗粒料打印,获得表面设置有孕镶金刚石坯体层的钻头库体,脱脂、烧结,获得含表面设置有孕镶金刚石层的钻头库体,再于钻头库体工作面的凹槽内,镶嵌合金球齿,即得到潜孔钻头。
[0017]优选的方案,所述FeCoCu预合金粉末,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成份组成为Fe20~60%、Co15~40%、Cu5~30%,
[0018]进一步的优选,所述FeCoCu预合金粉末,按质量百分比计,Fe 50~60%、Co25~30%、Cu 15~20%。
[0019]优选的方案,所述FeCoCu预合金粉末的粒径≤0.074mm,优选为0.035~0.074mm。
[0020]优选的方案,所述金刚石的粒径≤0.5mm,优选为0.15~0.3mm。
[0021]优选的方案,所述粘结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聚甲醛65~80%、聚丙烯8~15%、氧化锌7~1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8%、石蜡2~5%。
[0022]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粘结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聚甲醛72~76%、聚丙烯8~10%、氧化锌8~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5%、石蜡3~4%。
[0023]优选的方案,所述粘结剂的加入量为FeCoCu预合金粉末与金刚石质量之和的3~15%,优选为5~10%。
[0024]优选的方案,所述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的工艺参数为:温度100~240℃,单层打印厚度0.1~1.0mm。
[0025]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的工艺参数为:温度180~200℃,单层打印厚度0.3~0.5mm。
[0026]优选的方案,所述脱脂的温度为50~80℃,脱脂的时间为5~10h。
[0027]优选的方案,所述烧结工艺参数为:以3.5~5℃/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300℃~350℃,保温1~2h;然后以2.5~4℃/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800℃,保温1~2h;再以1.5~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950℃保温1~2h;然后随炉冷却。
[0028]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法将孕镶金刚石层设置于钻头库体工作面的表面的过程为:在计算机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孕镶金刚石层模型,以STL格式存储模型文件,再利用切片软件对该文件进行切割,将切片文件导入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3D打印设备中;将颗粒料置于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3D打印机的进料斗内,设定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3D打印机的工作参数,即喷嘴温度100~240℃,即单层打印厚度0.1~1.0mm,启动设备,在钻头库体工作面逐层打印,直至孕镶金刚石层生坯打印到设定厚度;即获得表面设置有孕镶金刚石坯体层的钻头库体。
[0029]原理与优势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孕镶金刚石层的潜孔钻头及其制备方法,在钻头库体工作面的表面设置一层孕镶金刚石层,所述孕镶金刚石层与钻头库体的结
合性能好,可以大幅提高钻头库体工作面的耐磨损性能,从而避免球齿脱落,进而提高钻头使用寿命和提高钻头钻进效率,在本专利技术中孕镶金刚石层采用FeCoCu合金,其耐磨性能较强,有助于改善硬质合金潜孔钻头库体部位的耐磨能力;采用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法工艺简单快捷;利用粉末冶金烧结法有助于提高镀层与库体的结合力,改善了孕镶金刚石层的抗冲击能力;在库体部位涂覆孕镶金刚石层,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粉末冶金烧结法与传统的对库体进行热处理方法相比,大幅度提高了库体的耐磨能力,延长了钻头使用寿命,提高了钻头钻进效率。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硬质合金潜孔钻头钢体;1-库体工作面孕镶金刚石层;2-硬质合金球齿凹槽;3-钻头库体。
[0032]图2是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粉末冶金烧结法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孕镶金刚石层的潜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孔钻头包括钻头库体、安装于钻头库体工作面凹槽内的球齿、孕镶金刚石层;所述孕镶金刚石层设置于钻头库体工作面的表面;所述孕镶金刚石层由FeCoCu合金基体以及分散于FeCoCu合金基体中的金刚石组成,所述孕镶金刚石层中,金刚石的体积分数为5~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孕镶金刚石层的潜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孕镶金刚石层的厚度为0.5~15mm。所述FeCoCu合金基体,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成份组成为Fe20~60%、Co15~40%、Cu5~30%;所述金刚石的粒径≤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孕镶金刚石层的潜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齿为硬质合金球齿或复合片球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孕镶金刚石层的潜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孕镶金刚石层通过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设置于钻头库体工作面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含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孕镶金刚石层的潜孔钻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设计比例配取FeCoCu预合金粉末、粘结剂,混合获得混合料,将混合料进行密炼、造粒、破碎,得到颗粒料,然后通过熔融沉积3D打印成型,在钻头库体工作面逐层铺设颗粒料打印,获得表面设置有孕镶金刚石坯体层的钻头库体,脱脂、烧结,获得含表面设置有孕镶金刚石层的钻头库体,再于钻头库体工作面的凹槽内,镶嵌合金球齿,即得到潜孔钻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彬何焘何红生刘磊磊肖金成巩书华蔡宁波张绍和杜江董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