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水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33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水解装置,包括反应罐、搅拌器、进料管网,反应罐内靠近上端位置固定安装环形的混合管,混合管上开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出液口,进料管网从反应罐顶端的侧壁穿入其内部,反应罐底部安装排出管;进料管网包括进水管和若干组物料管,各组物料管与进水管的侧壁连通,进水管的末端与混合管连通;搅拌器包括转轴、驱动系统、环绕固定在转轴上的搅拌件,搅拌件包括位于混合管下方的锥形甩盘、固定于转轴末端的搅拌桨,甩盘的外沿与反应罐内壁设有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反应罐入料前采用初步混合的进料管网和环形混合管,并配有旋转的甩盘与搅拌桨结合的搅拌器,使得原料快速、充分混合,提高水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水解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水解装置。
技术介绍
六甲基二硅氧烷(硅醚,MM封头剂),无色透明液体,易潮解,不溶于水但溶于多种有机溶剂,用作硅油、硅橡胶、药品、气相色谱固定液、分析试剂、憎水剂等,在六甲基二硅氧烷合成生产工序中,由三甲基氯硅烷为基料,添加N,N-二甲基苯胺等辅料后进行水解制成。而在水解过程中,如何将原料快速、充分混合是影响其水解效率和成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生产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水解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产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水解装置,包括反应罐、搅拌器、进料管网,反应罐内靠近上端位置固定安装环形的混合管,混合管固定在反应罐内壁上,混合管上开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出液口,进料管网从反应罐顶端的侧壁穿入其内部,反应罐的底部安装排出管;进料管网包括进水管和若干组物料管,各组物料管与进水管的侧壁连通,且物料管置于反应罐外部,进水管的末端与混合管连通;搅拌器包括插入反应罐内直至其底部的转轴、配套的驱动系统、环绕固定在转轴上的搅拌件,搅拌件包括位于混合管下方的锥形甩盘、固定于转轴末端的搅拌桨,甩盘的外沿与反应罐内壁设有间距。进一步地,各组物料管上下交错排列,进料管网构成树枝状管网。进一步地,混合管为倾斜设置,从其与进水管相接处至其向对面为向下倾斜。进一步地,出液口的开口位于混合管朝内面的斜下方。进一步地,进水管上安装泵体,泵体位于物料管上方区域,泵体为增压泵或射流泵。进一步地,甩盘为从内至外向下倾斜。进一步地,甩盘的表面设置若干组位于其母线的凸棱。进一步地,凸棱从内至外其高度、宽度均逐渐降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包括:(1)本技术在反应罐入料前采用初步混合的进料管网和环形混合管,并配有旋转的甩盘与搅拌桨结合的搅拌器,使得原料快速、充分混合,提高水解效率。(2)本技术水、三甲基氯硅烷、N,N-二甲基苯胺等物料依次经过进料管网初步混合进入混合管,在其内部流动过程中再次混合后从出液口进入反应罐1内部,提高了混合效率。(3)本技术利用混合管与甩盘之间的间距,将从混合管流出的液体落在甩盘上,随着转轴转动带动甩盘旋转,将落入其上的液体甩出并沿着其与反应罐内壁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在液体与甩盘撞击以及旋转甩动作用下,实现均匀混合,并结合底部的搅拌桨进行深度混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反应罐内部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混合管的管面纵截面剖视图。图示说明:1-反应罐,2-搅拌器,201-转轴,202-甩盘,203-搅拌桨,204-驱动系统,205-凸棱,3-进料管网,301-泵体,302-进水管,303-物料管,4-混合管,401-出液口,5-排出管。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生产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水解装置,包括反应罐1、搅拌器2、进料管网3,反应罐1内靠近上端位置固定安装环形的混合管4,混合管4通过焊接、紧固件等结构固定在反应罐1内壁上,反应罐1的底部安装用于将水解后成品排出的排出管5,混合管4上开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出液口401,进料管网3从反应罐1顶端的侧壁穿入其内部,进料管网3包括进水管302和若干组物料管303,各组物料管303与进水管302的侧壁连通,使得进料管网3构成树枝状管网,且物料管303置于反应罐1外部,进水管302的末端与混合管4连通,进水管302用于输入水、物料管303用于三甲基氯硅烷、N,N-二甲基苯胺等原料进入,且不同的物料管303上下交错排列,可避免堵塞。进水管302和物料管303分别与对应存储的容器相连。具体实施中,水、三甲基氯硅烷、N,N-二甲基苯胺等依次经过进料管网3初步混合进入混合管4,在流动过程中再次混合,并从出液口401进入反应罐1内部,在搅拌器2作用下深度混合。为了便于混合管4内液体流动且避免逆流,混合管4为倾斜设置,从其与进水管302相接处至其向对面为向下倾斜。出液口401的开口位于混合管4朝内面的斜下方,使得液体原料进入反应罐1时为倾斜向下射入,避免射入向对面的出液口401上。为了增加液体原料进入反应罐1的速度,进而避免管道堵塞,进水管302上安装泵体301,泵体301位于物料管303上方区域,泵体301用于增加液体输出的速度,泵体301为增压泵或射流泵。搅拌器2包括插入反应罐1内直至其底部的转轴201、驱动转轴201转动及对应配套的驱动系统204、环绕固定在转轴201上的搅拌件,搅拌件包括位于混合管4下方的锥形甩盘202、固定于转轴201末端的搅拌桨203,甩盘202的外沿与反应罐1内壁存在一定的间距,具体实施中,混合管4与甩盘202之间存在小间距,从混合管4流出的液体落在甩盘202上,随着转轴201转动带动甩盘202旋转,甩盘202为从内至外向下倾斜,在其转动下,将落入其上的液体甩出并沿着其与反应罐1内壁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在液体与甩盘202撞击以及旋转甩动作用下,实现均匀混合。为了提高混合效率、水解质量,甩盘202的表面设置若干组位于其母线的凸棱205,凸棱205从内至外其高度、宽度均逐渐降低,使得凸棱205的锐利程度更大,进而使得对液体原料撞击力度更大,更容易提高混合效率。具体实施中,反应罐1内部还安装加热与温度计等控制温度的装置、催化剂添加管道、观察口,用于控制和观察水解反应过程,其结构采用常规设计,本技术不详细阐述。具体实施中,驱动系统204包括动力电机、配套的联轴、轴承组件等,其结构、连接和组成采用常规设计,本技术不详细阐述。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水解装置,包括反应罐、搅拌器、进料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内靠近上端位置固定安装环形的混合管,所述混合管固定在所述反应罐内壁上,所述混合管上开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出液口,所述进料管网从所述反应罐顶端的侧壁穿入其内部,所述反应罐的底部安装排出管;所述进料管网包括进水管和若干组物料管,各组所述物料管与所述进水管的侧壁连通,所述物料管置于反应罐外部,所述进水管的末端与所述混合管连通;所述搅拌器包括插入所述反应罐内直至其底部的转轴、配套的驱动系统、环绕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位于所述混合管下方的锥形甩盘、固定于所述转轴末端的搅拌桨,所述甩盘的外沿与所述反应罐内壁设有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水解装置,包括反应罐、搅拌器、进料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内靠近上端位置固定安装环形的混合管,所述混合管固定在所述反应罐内壁上,所述混合管上开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出液口,所述进料管网从所述反应罐顶端的侧壁穿入其内部,所述反应罐的底部安装排出管;所述进料管网包括进水管和若干组物料管,各组所述物料管与所述进水管的侧壁连通,所述物料管置于反应罐外部,所述进水管的末端与所述混合管连通;所述搅拌器包括插入所述反应罐内直至其底部的转轴、配套的驱动系统、环绕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位于所述混合管下方的锥形甩盘、固定于所述转轴末端的搅拌桨,所述甩盘的外沿与所述反应罐内壁设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物料管上下交错排列,所述进料管网构成树枝状管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鸿杰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永翔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