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乳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26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乳化装置,包括壳体、喷嘴、振子和弹片。所述壳体具有内通孔,所述振子全部或部分的设置在所述内通孔中,所述振子的自由端为锥状部,所述喷嘴与所述振子的自由端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内通孔中,所述振子的固定端过所述弹片固定到所述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液体乳化装置,其振子具有锥状的自由端,能够在乳化通道中进行三维振动,使油性液滴与水性液滴更好的结合;而弹片的设置可以降低液体冲击压力,减少应力集中,在较低的压力下就可达到油水互溶需要的频率,延长液体乳化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乳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不相溶液体混合
,具体涉及一种液体乳化装置,尤其适用于油水的混合,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的特点。
技术介绍
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国内外有许多行业以重油、柴油等为燃料,由于未经乳化的油燃烧不充分,能源利用率低,污染环境。利用掺水乳化燃料油,可使其燃烧充分,提高能源利用率,变害为利是有相当大经济价值的。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527278A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可将不同液体或具体为油水混合燃料充分乳化的混合液体乳化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内通孔的一端内设有一可通过液体的喷嘴,特别是喷嘴有一狭缝状喷口,喷口正对一乳化通道,乳化通道内设有在三维方向上可微小位移的具楔形尖端的振子。但是,由于CN102527278A中的振子通过螺栓固定,液体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能使振子发生振动,振子在高压下使用寿命下降,极易损坏,不具备工程应用。并且,由于振子为锲形,具有两个方向的斜面,仅能够进行上下两个方向的振动,乳化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进一步提高乳化效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液体乳化装置,包括壳体、喷嘴、振子和弹片,所述壳体具有内通孔,所述振子全部或部分的设置在所述内通孔中,所述振子的自由端为锥状部,所述喷嘴与所述振子的自由端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内通孔中,所述振子的固定端通过所述弹片固定到所述壳体上。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通孔包括顺序设置的喷嘴通道和乳化通道;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喷嘴通道中;所述振子包括振子杆以及振子杆两端的所述自由端和所述固定端;所述振子杆至少部分的设置在所述乳化通道中,且与所述乳化通道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嘴具有朝向所述乳化通道的漏斗形内腔,和/或,所述喷嘴的喷口为圆柱形孔。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锥状部为圆锥或正棱锥。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子杆的外壁与所述乳化通道的内壁均呈四方柱状,所述振子的自由端的锥状部为正四棱锥。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圆锥的圆锥角的角度为45°~120°,或者,所述正棱锥的轴线与各锥面之间的夹角为22.5°~6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片呈条状,所述振子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弹片的中部,所述弹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到所述壳体上。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片呈盘状,所述振子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弹片的中心部,所述弹片的外缘固定到所述壳体上。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片的中心部呈凸起状或凹入状,和/或,在所述弹片的中心部的周侧设置有供液体流通的通孔。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子的自由端的顶端与所述喷嘴的喷口正对的设置在所述内通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液体乳化装置,振子具有锥状的自由端,能够在乳化通道中进行三维振动,使油性液滴与水性液滴更好的结合;而弹片的设置可以降低液体冲击压力,减少应力集中,在较低的压力下就可达到油水互溶需要的频率,延长液体乳化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液体乳化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液体乳化装置的振子的示意图;图3a、图3b是本技术实施例液体乳化装置的条形弹片的示意图;图4a、图4b是本技术实施例液体乳化装置的盘形弹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技术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如本文中所述,术语“包括”及其各种变体可以被理解为开放式术语,其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左”、“右”、“中间”及其类似表述仅用于表示相对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液体乳化装置,例如将燃油(柴油或燃料油)与水充分混合乳化,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喷嘴2、振子3和弹片4。所述壳体1具有内通孔11,所述振子3全部或部分的设置在所述内通孔11中,所述振子3的自由端31为锥状部,所述喷嘴2与所述振子3的自由端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内通孔11中,所述振子3的固定端32通过所述弹片4固定到所述壳体1上。具体的,所述壳体1的内通孔11包括顺序设置的喷嘴通道111和乳化通道112。所述喷嘴2可插入的设置在所述喷嘴通道111中,优选的设置在所述喷嘴通道111靠近乳化通道12的一端。所述喷嘴2的外壁与所述喷嘴通道111的内壁形状相匹配,通过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开孔113中的机米螺钉114,将所述喷嘴2固定在所述喷嘴通道111中。所述喷嘴2具有朝向所述乳化通道112的漏斗形内腔21,即,喷嘴2的进料口22的尺寸大于喷口23的尺寸。所述喷口23优选的为圆柱形孔,孔径为0.05-10mm。所述振子3包括振子杆33以及设置在振子杆33两端的自由端31和固定端32。所述振子3的自由端31为锥状部,所述振子3的锥状部的顶端与所述喷嘴2的喷口23正对的设置在所述内通孔11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锥状部为正四棱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锥状部31也可以是圆锥或其他形状的正棱锥,当锥状部31是圆锥时,圆锥角的角度为45°~120°,当锥状部31是正棱锥时,锥状部的轴线与各锥面之间的夹角为22.5°~60°。所述振子杆33至少部分的设置在所述内通孔11的乳化通道112中,且与所述乳化通道112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115。优选的,所述振子杆33的外壁与所述乳化通道112的内壁形状相匹配,例如,所述振子杆33的外壁与所述乳化通道112的内壁均呈四方柱状,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子3的固定端32设置在所述内通孔11的乳化通道112外侧。当然,所述振子3的固定端32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内通孔11的乳化通道112中。所述振子3的固定端32通过所述弹片4固定到所述壳体1上。所述弹片4有多种形式,例如所述弹片4呈条状,如图3a、图3b所示,所述振子3的固定端32例如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条状弹片的中部41,所述条状弹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到所述壳体1上。所述条状弹片的中部41优选的呈凸起状或凹入状,能够进一步提供弹性形变。此外,还在所述条状弹片的中部41两侧设置有供液体流通的通孔42。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片4呈盘状,如圆盘、方形盘六边形盘等,图4a、图4b示出了圆盘的情况。所述振子3的固定端32例如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弹片4的中心部43,所述弹片4的外缘44固定到所述壳体1上。例如,所述弹片4的外缘44上设置有通孔45,螺栓穿过通孔45将弹片4固定到壳体1上。所述弹片4的中心部43优选的呈凸起状或凹入状,能够进一步提供弹性形变。此外,还在所述弹片4的中心部43的周侧设置有供液体流通的通孔4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液体乳化装置使用过程中,如图1所示,经过混合的压力液体(例如燃油与水)进入喷嘴2,通过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喷嘴(2)、振子(3)和弹片(4),/n所述壳体(1)具有内通孔(11),所述振子(3)全部或部分的设置在所述内通孔(11)中,所述振子(3)的自由端(31)为锥状部,所述喷嘴(2)与所述振子(3)的自由端(31)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内通孔(11)中,所述振子(3)的固定端(32)通过所述弹片(4)固定到所述壳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喷嘴(2)、振子(3)和弹片(4),
所述壳体(1)具有内通孔(11),所述振子(3)全部或部分的设置在所述内通孔(11)中,所述振子(3)的自由端(31)为锥状部,所述喷嘴(2)与所述振子(3)的自由端(31)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内通孔(11)中,所述振子(3)的固定端(32)通过所述弹片(4)固定到所述壳体(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通孔(11)包括顺序设置的喷嘴通道(111)和乳化通道(112);
所述喷嘴(2)设置在所述喷嘴通道(111)中;
所述振子(3)包括振子杆(33)以及振子杆(33)两端的所述自由端(31)和所述固定端(32);
所述振子杆(33)至少部分的设置在所述乳化通道(112)中,且与所述乳化通道(112)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1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具有朝向所述乳化通道(112)的漏斗形内腔(21),和/或,所述喷嘴(2)的喷口(23)为圆柱形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部为圆锥或正棱锥。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龙李梦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船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