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变体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作动机构设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17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变体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作动机构设计,包括后机身开合控制机构、推拉杆式倾转机构、插销式后机身锁定机构。其中后机身开合控制机构通过三构件转动合页实现前后机身间的连接,同时通过丝杆螺母的传动方式实现螺母上两根连杆的摆动,进而实现后机身上下部分间的开合控制。推拉杆式倾转机构通过直线舵机驱动连杆带动短舱的转动,保证在无人机模态转换过程中短舱上的螺旋桨指向指定的角度方向。插销式后机身锁定机构采用插销方式实现两后机身合并时的相互锁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无人机飞行模态的不同变动得到合适的构型,满足当前模态下的操纵性能以及飞行效率的要求,同时结构重量轻,作动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变体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作动机构设计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变体作动的机构设计方案,具体来说是一种适用于后机身变体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变体作动机构设计方案。
技术介绍
变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采用机体-螺旋桨一体式倾转的模态转换飞行策略,同时变体机构作动,改变无人机构型以适应不同模态下的飞行条件,兼具多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和常规固定翼无人机的气动效率高的优点,在军事侦察和民用救灾等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变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不同飞行模态之间的切换以及构型的转变需要通过变体机构作动实现,根据变体动作的运动以及载荷要求设计得到重量轻、工作可靠的机构方案一直是该类型飞行器研究的重点之一。变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的飞行剖面分为垂直起降模态、过渡飞行模态以及水平飞行模态,垂直起降模态要求后机身上部b与后机身下部c张开夹角150°,过渡飞行模态下后机身上部b与后机身下部c夹角逐渐收缩,水平飞行模态下,后机身上部b与后机身下部c合并并锁定,变换为正常式布局飞行器。专利技术内容针对上述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变体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作动机构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机身分离合并主机构、推拉杆式倾转机构与插销式后机身锁定机构;/n其中,后机身开合控制机构采用丝杠螺母驱动方式,由驱动电机控制丝杠转动,带动螺母沿无人机前后移动;通过丝杠螺母上下相对位置铰接的两根连杆连接后机身上下部分,实现无人机后机身上下部分的开合控制;/n推拉杆式倾转机构采用直线舵机驱动输出轴端部连接的短舱进行倾转运动,保证短舱轴向指向飞控指令指定的方向;/n插销式后机身锁定机构采用插销方式实现两后机身合并时的相互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变体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作动机构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机身分离合并主机构、推拉杆式倾转机构与插销式后机身锁定机构;
其中,后机身开合控制机构采用丝杠螺母驱动方式,由驱动电机控制丝杠转动,带动螺母沿无人机前后移动;通过丝杠螺母上下相对位置铰接的两根连杆连接后机身上下部分,实现无人机后机身上下部分的开合控制;
推拉杆式倾转机构采用直线舵机驱动输出轴端部连接的短舱进行倾转运动,保证短舱轴向指向飞控指令指定的方向;
插销式后机身锁定机构采用插销方式实现两后机身合并时的相互锁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变体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作动机构设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构件复合合页,用于实现前机身与后机身上下部分间的连接;三构件复合合页具有合页、上叶片、下叶片与转轴;合页与前机身后部固连;合页上沿左右方向等间隔设计有五个连接头,相连连接头间为插接位,则共四个插接位;上叶片一侧具有两个连接头,分别插入合页一侧的两个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立夏兴禄郭阳刘兴安何程张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