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OL固定翼飞行平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014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VTOL固定翼飞行平台系统。一种具有飞行平台的空中无人机,具有可拆卸和可互换的舱。每个舱可以具有能量存储单元,该能量存储单元向飞行平台提供能量,因此当更换舱时,飞行平台可获得新的能量供应。飞行平台和舱可以具有电动轮以及用于水上降落的漂浮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VTOL固定翼飞行平台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是2018年4月10日提交的15/950,123号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其要求2018年1月29日提交的62/623,413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两者现在都是未决的,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一种垂直起飞和降落(verticaltakeoffandlanding,VTOL)空中无人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可互换和可拆卸舱的VTOL飞行平台。
技术介绍
通常,已知一些空中无人机载人,并且已知一些空中无人机载物。这两种类型的无人机各自具有其独特的挑战,以有效和高效地执行。一直需要有效和高效地载人和/或货物的新方法。所有引用的专利、申请和文献都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此外,凡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的参考文献中术语的定义或使用与本文提供的术语的定义不一致或相反时,本文提供的该术语的定义适用,并且参考文献中该术语的定义不适用。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寻求满足上述期望的一个或多个。尽管呈现的各实施方式可能排除上述期望的一个或多个,但是应该理解,实施方式的某些方面可能不一定排除它们。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般实施方式中,预期VTOL(垂直起飞和降落)空中无人机包括可互换的舱。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一个方面中,空中无人机可具有飞行平台。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具有左主翼和右主翼。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具有左前翼和右前翼。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再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具有设置在左主翼和右主翼之间的主体。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又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具有将左主翼连接到左前翼的左线性支撑件,将右主翼连接到右前翼的右线性支撑件。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左线性支撑件可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升力螺旋桨,右线性支撑件可具有第四、第五、第六升力螺旋桨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具有至少一个垂直稳定器。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具有至少两个垂直稳定器,每个垂直稳定器可设置在每个线性支撑件的后端。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具有至少一个推动螺旋桨。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具有至少两个推动螺旋桨,每个推动螺旋桨可设置在每个线性支撑件的后端。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又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具有至少两个推动螺旋桨,每个推动螺旋桨可设置在垂直稳定器上,距线性支撑件不同的距离。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空中无人机可具有可拆卸地与飞行平台接合的货舱。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又一方面中,空中无人机可具有可拆卸地与飞行平台接合的客舱。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又一方面中,空中无人机可互换地与货舱和客舱接合。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又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具有设置在其主体内的能量存储单元。替代地并且可选地,可以有设置在客舱和/或货舱内的能量存储单元,以向飞行平台供应能量。通过这种方式,每当飞行平台接载新舱时,其能量源/存储也重新充满。在可与通用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具有混合动力发动机以产生电力。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个方面中,两个线性支撑件各自可以具有总共四个附接的升力螺旋桨,其中至少两个升力螺旋桨设置在相同的线性支撑件上的相同纵向位置处,但是在线性支撑件的相对侧上(即,顶侧和底侧)。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具有设置在左主翼的远端的左翼尖螺旋桨,以及设置在右主翼的远端的右翼尖螺旋桨,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又一方面中,推动螺旋桨与货舱或客舱水平地位于基本相同的水平面上。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又一方面中,推动螺旋桨可以接合到主体的后端并且通过连接器向下延伸,使得推动螺旋桨物理地远离主体并且垂直地偏离主体。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可以有设置在左垂直稳定器的中间部分中的左推动螺旋桨,以及设置在右垂直稳定器的中间部分中的右推动螺旋桨。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具有自主飞行功能以运输乘客和/或货物。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客舱可包括允许乘客控制飞行路径的用户控制界面,而不管空中无人机是否具有自主飞行能力。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又一方面中,客舱和/或货舱可附接到飞行平台的顶侧、飞行平台的底侧或附接到两者。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具有至少一个单叶片簧片作为起落架。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另一方面中,飞行平台可使用至少一个垂直稳定器作为起落架。在可与一般实施方式结合的又一方面中,至少一个垂直稳定器可具有附接到其远端的起落架。在本公开的其他方面,飞行平台配备有电动轮,使得飞行平台可以在地面上或在降落垫上自由移动。在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客舱和/或货舱配备有电动轮,使得舱可以在地面上或在降落垫上自由移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为客舱、货舱和飞行平台提供了一种水上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可以是充气式漂浮装置。本公开中进一步预期的是一种管理空中无人机运输的新方法,其中通过使用可互换和可拆卸的舱作为飞行平台的主要或唯一能量源来最小化和/或消除用于再充电/加油的停机时间。因此,本公开涉及一种使用可拆卸舱运输货物和乘客的空中无人机。在空中无人机的许多可能实施方案中,空中无人机的一个实施方式是具有可附接到可分离的乘舱和/或货舱的整体平坦构造。这种整体平坦配置可以定义作为飞行平台、飞行格架、飞行框架、飞行支架和飞行网格工作。此外,预期该飞行平台具有前翼设计,该设计具有两个主翼和两个前翼。预期的主翼可各自具有设置在各自主翼的远端尖上的翼尖升力螺旋桨。可选地,翼尖升力螺旋桨可以位于垂直稳定器上或各自主翼远端的垂直升降器上。以这种方式,翼尖升力螺旋桨可以稍微垂直地远离主翼的顶表面定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每个线性支撑件内可以有可折叠腿。在飞行期间,可折叠腿缩回线性支撑件中。在垂直起飞和降落期间,可折叠腿延伸以用作起落架或以支撑起落架。实施方式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通过使用单叶片簧片作为起落架来使空中无人机的重量最小化的方法。可以有不止一个这样的单叶片簧片作为起落架。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这种单叶片簧片可以附接到向下延伸的垂直稳定器的远端,有效地使用向下延伸的垂直稳定器作为起落架的支撑。虽然本说明书包含许多具体实现方式细节,但这些不应被解释为对任何专利技术或可要求保护的范围的限制,而是作为针对特定实施方式的特定实现方式的特征的描述。本说明书中在不同实现方式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独的实现方式中组合实现。相反,在单独实现方式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在多个实现方式中实现。此外,尽管特征可以在上文和下文中描述为在某些组合中起作用并且甚至最初如此描述,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起飞和降落VTOL空中无人机,包括:/n飞行平台,其具有:/n左主翼和右主翼;/n左副翼和右副翼;/n主体,其与所述左主翼和所述右主翼接合;/n左线性支撑件,其将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左副翼连接;/n右线性支撑件,其将所述右主翼与所述右副翼连接;/n所述左线性支撑件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升力螺旋桨和左垂直稳定器;/n所述右线性支撑件具有第四、第五、第六升力螺旋桨和右垂直稳定器;/n货舱或客舱,其可拆卸地与所述飞行平台接合;以及/n至少一个推动螺旋桨,其与所述平台或所述舱接合。/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0 US 16/281,0201.一种垂直起飞和降落VTOL空中无人机,包括:
飞行平台,其具有:
左主翼和右主翼;
左副翼和右副翼;
主体,其与所述左主翼和所述右主翼接合;
左线性支撑件,其将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左副翼连接;
右线性支撑件,其将所述右主翼与所述右副翼连接;
所述左线性支撑件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升力螺旋桨和左垂直稳定器;
所述右线性支撑件具有第四、第五、第六升力螺旋桨和右垂直稳定器;
货舱或客舱,其可拆卸地与所述飞行平台接合;以及
至少一个推动螺旋桨,其与所述平台或所述舱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无人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货舱和/或所述客舱中的第一能量存储单元,所述第一能量存储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飞行平台供应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无人机,还包括与所述客舱、货舱和飞行平台中的至少一个接合的充气式漂浮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无人机,其中所述左线性支撑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左线性支撑件的底面上的第七升力螺旋桨,并且所述右线性支撑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右线性支撑件的底面上的第八升力螺旋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无人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左主翼的远端的左翼尖螺旋桨,和设置在所述右主翼的远端的右翼尖螺旋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无人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推动螺旋桨设置成与所述货舱或所述客舱水平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中无人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推动螺旋桨包括设置在所述左垂直稳定器的中间部分中的左推动螺旋桨,和设置在所述右垂直稳定器的中间部分中的右推动螺旋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中无人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推动螺旋桨与所述主体的后端接合并且向下延伸远离所述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中无人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推动螺旋桨设置在所述货舱或所述客舱的后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无人机,还包括自主飞行功能,并且所述客舱包括用户控制界面以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