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该转向架包括构架和牵引装置;构架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两个侧梁、沿纵向并排设置的两个横梁、以及固定安装于两个横梁的限位装置;横梁安装于两个侧梁;牵引装置为开口朝下的箱体结构,并跨接于两个横梁上;限位装置用于将牵引装置沿横向和纵向限位于两个横梁。该转向架采用箱体结构的牵引装置,能够在保证上、下车间的能量传递与结构强度的同时,较好的传递纵向冲击,并且在碰撞时可承受较大的纵向冲击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是连结各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也逐渐成为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车辆还是实现货物运输的主要载体。轨道车辆主要包括车体及设置在车体下方的转向架,转向架用于对车体进行承载并实现走行和转向功能。传统的转向架主要包括构架、轮对、牵引装置、制动装置、缓冲装置、轴箱、一系悬挂和二系悬挂。其中,构架是转向架的主体骨架,一般牵引装置安装在构架的中心位置,用于实现车体与构架之间的连接。现有牵引装置一般采用圆锥形的中心销结构,但是此种结构的牵引装置在纵向上不能承受大冲击载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该转向架采用箱体结构的牵引装置,能够在保证上、下车间的能量传递与结构强度的同时,较好的传递纵向冲击,并且在碰撞时可承受较大的纵向冲击载荷。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架,该转向架包括构架和牵引装置;所述构架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两个侧梁、沿纵向并排设置的两个横梁、以及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横梁的限位装置;所述横梁安装于两个所述侧梁;所述牵引装置为开口朝下的箱体结构,并跨接于两个所述横梁上;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将所述牵引装置沿横向和纵向限位于两个所述横梁。优选地,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沿纵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沿横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上端板;所述挡板和所述侧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侧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挡板的高度;所述上端板底面与所述挡板的顶面和所述侧板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所述上端板设置有用于连接车体的连接结构;一个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板的一端部,另一个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部;所述侧板的底部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横梁形状配合的定位槽,所述侧板通过所述定位槽卡接于两个所述横梁的顶部;沿纵向方向,两个所述横梁位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所述横梁与对应侧的挡板之间相抵接。优选地,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每个所述挡板的内侧面底部的防撞垫板,两个所述防撞垫板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纵横交叉设置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横向肋板和纵向肋板;所述横向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端板的底面,两端部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所述纵向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端板的底面,两端部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板。优选地,所述纵向肋板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一一对应的弧形凹槽,并通过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横梁形状配合。优选地,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每个所述挡板的外侧面的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端板的底面。优选地,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弧形凹槽均为半圆形槽;所述上端板的厚度为40mm~50mm。优选地,所述侧板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的外侧面。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为沿纵向对称设置的两排安装孔,每排安装孔包括沿横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安装孔。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沿横向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座以及与每个所述挡板一一对应的限位板;所述牵引装置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座之间;所述限位座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横梁的顶部,并与对应的所述侧板相抵接;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上,并与对应的所述挡板之间相抵接;在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优选地,所述限位座包括限位支架和限位块;所述限位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横梁之间;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于所述限位支架朝向所述牵引装置的一侧,并与所述侧板相抵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转向架。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转向架包括构架和牵引装置,构架在并排设置的两个侧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梁,牵引装置为开口朝下的箱体结构,并通过限位装置沿横向和纵向限位于两个横梁上;由于牵引装置通过限位装置被限位于两个横梁上,并且采用开口朝下的箱体结构,能够增强牵引装置在横向和纵向上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因此,与现有中心销结构的牵引装置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牵引装置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而且还能够在保证上、下车间的能量传递与结构强度的同时,较好的传递纵向冲击,并且在碰撞时可承受较大的纵向冲击载荷。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提供的转向架的构架与牵引装置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提供的构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提供的牵引装置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提供的牵引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侧梁;2-横梁;4-轮对;6-二系悬挂装置;7-牵引装置;21-限位座;22-限位板;23-支撑板;71-挡板;72-侧板;73-上端板;74-加强筋板;75-防撞垫板;76-横向肋板;77-纵向肋板;731-安装孔;721-定位槽;722-折边;771-弧形凹槽;211-限位支架;212-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纵向为轨道车辆的行进方向,即,两个轮对的排列方向;横向为轨道车辆的车宽方向,即,轮对中车轴的轴向方向或构架中横梁的长度延伸方向;垂向为竖直方向,即,轨道车辆的高度方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和安装于转向架的车体(图中未示出),牵引装置的顶部用于固定连接车体,牵引装置在支承车体的同时,向车体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下面将会对轨道车辆中采用的转向架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如图1结构所示,转向架包括构架和牵引装置7,转向架还包括用于支承构架沿轨道转动的轮对4以及安装于构架顶部的二系悬挂装置6;构架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两个侧梁1、沿纵向并排设置的两个横梁2、以及固定安装于两个横梁2的限位装置;横梁2通过两端安装于两个侧梁1,即,一端安装于其中一个侧梁1、另一端安装于另一个侧梁1;如图1、图2和图3结构所示,在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梁1之间安装有两个横梁2,两个横梁2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横梁2与侧梁1之间垂直相接,两个侧梁1的排列方向与钢轨的排列方向重合,横梁2的长度方向与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重合;侧梁1的长度方向与轨道车辆的行进方向、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和牵引装置;/n所述构架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两个侧梁、沿纵向并排设置的两个横梁、以及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横梁的限位装置;/n所述横梁安装于两个所述侧梁;/n所述牵引装置为开口朝下的箱体结构,并跨接于两个所述横梁上;/n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将所述牵引装置沿横向和纵向限位于两个所述横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和牵引装置;
所述构架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两个侧梁、沿纵向并排设置的两个横梁、以及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横梁的限位装置;
所述横梁安装于两个所述侧梁;
所述牵引装置为开口朝下的箱体结构,并跨接于两个所述横梁上;
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将所述牵引装置沿横向和纵向限位于两个所述横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沿纵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沿横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上端板;
所述挡板和所述侧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侧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挡板的高度;
所述上端板底面与所述挡板的顶面和所述侧板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所述上端板设置有用于连接车体的连接结构;
一个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板的一端部,另一个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部;所述侧板的底部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横梁形状配合的定位槽,所述侧板通过所述定位槽卡接于两个所述横梁的顶部;
沿纵向方向,两个所述横梁位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所述横梁与对应侧的挡板之间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每个所述挡板的内侧面底部的防撞垫板,两个所述防撞垫板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纵横交叉设置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横向肋板和纵向肋板;
所述横向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端板的底面,两端部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
所述纵向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端板的底面,两端部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云海,段泽斌,王卉子,徐练,高峰,丁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