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14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包括:构架、设置在构架下方的轮对、设置在构架上的牵引装置、制动装置和二系悬挂装置;所述构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梁,所述侧梁沿纵向延伸;所述侧梁的中部开设横梁安装孔,所述横梁安装孔为通孔,横梁安装孔的中心线沿横向延伸,所述纵向与横向为相互垂直的两个水平方向;横梁,沿横向延伸,横梁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侧梁上的横梁安装孔,横梁与侧梁之间可沿横向产生相对位移;横梁的长度大于两个侧梁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限位件,设置在横梁与侧梁之间,用于限制横梁与侧梁之间的相对位移在预设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能够通过较小曲率半径的线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架
本申请涉及转向架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架。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是连结各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也逐渐成为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车辆还是实现货物运输的主要载体。轨道车辆主要包括车体及设置在车体下方的转向架,转向架用于对车体进行承载并实现走行和转向功能。传统的转向架主要包括构架、轮对、牵引装置、制动装置、一系悬挂和二系悬挂。其中,构架是转向架的主体骨架,其余各部件均安装在构架上,因此构架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及稳定性。构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梁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梁之间的横梁,为保证构架的稳定性,横梁与侧梁之间通常是固定连接的。在车辆通过曲线的过程中,横梁与侧梁整体相对于车体存在相对横向移动,转弯半径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转向架。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包括:构架、设置在构架下方的轮对、设置在构架上的牵引装置、制动装置和二系悬挂装置;所述构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梁,所述侧梁沿纵向延伸;所述侧梁的中部开设横梁安装孔,所述横梁安装孔为通孔,横梁安装孔的中心线沿横向延伸,所述纵向与横向为相互垂直的两个水平方向;横梁,沿横向延伸,横梁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侧梁上的横梁安装孔,横梁与侧梁之间可沿横向产生相对位移;横梁的长度大于两个侧梁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限位件,设置在横梁与侧梁之间,用于限制横梁与侧梁之间的相对位移在预设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两个侧梁和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横梁,横梁的两端穿过设置在侧梁中部的横梁安装孔,使横梁与侧梁之间能够产生横向相对移动,采用限位件设置在横梁和侧梁之间用于限制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移在预设范围内,保证了运行安全,也使转向架满足小曲率半径通过能力的要求,提高轨道车辆的转弯性能及安全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向架的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向架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向架中侧梁的立体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向架中侧梁的侧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向架的另一立体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向架的另一俯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向架中横梁的立体图;图8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9为图8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向架中横梁与侧梁装配的爆炸视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向架中横梁与侧梁相对移动至第一极限位置的剖视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向架中横梁与侧梁相对移动至第二极限位置的剖视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转向架的爆炸视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转向架的侧视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转向架中轮对与构架装配的爆炸视图;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转向架中局部纵向剖视图;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转向架中二系悬挂装置的爆炸视图;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转向架中二系悬挂装置的仰视图;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转向架中牵引装置的爆炸视图;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转向架中牵引销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转向架中牵引销的另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侧梁;11-横梁安装孔;12-顶板;13-底板;14-侧板;15-端板;16-第一滑槽;17-轮对安装槽;18-磨耗安装座;2-横梁;21-横梁主体段;211-轴肩;22-横梁配合段;23-横梁连接段;3-纵向梁;4-轮对;41-车轴;42-车轮;43-轴承;44-轴承端盖;45-轴承挡圈;51-轴承底托;52-缓冲垫;6-二系悬挂装置;61-二系支撑板;611-定位凸起;612-第一滑轨;62-弹簧组件;621-外圈弹簧;622-内圈弹簧;63-弹簧固定组件;631-压板;632-定位销;64-弹簧保护套筒;65-橡胶叠簧;651-缓冲座;652-定位凹槽;7-牵引装置;71-牵引销;711-上端板;7111-螺栓孔;712-底端板;713-牵引侧板;714-加强筋板;72-安装座;721-连接板;722-挡板;73-管状加强件;74-带孔筋板;75-肋板;81-限位端盖;811-端盖主体部;812-端盖限位部;82-定位挡圈;83-衬套;9-制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能够应用于轨道车辆中,该轨道车辆可以为内燃机车或电力机车,可以为动车组、地铁、轻轨或有轨电车等,可以为客车或货车,也可以为其他的工程特种车辆、试验车辆等。该转向架具有柔性设计特点,能够适应较小曲率半径的转弯要求。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向架的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向架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包括:构架,构架作为转向架的主体结构,包括侧梁1和横梁2。侧梁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梁1相互平行,且沿纵向方向延伸,纵向方向为与轨道车辆行进方向相同的水平方向。横梁2沿横向方向延伸,横向方向为与轨道车辆行进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每个侧梁1的中部均开设有横梁安装孔11,横梁安装孔11为贯通侧梁1两侧面的通孔。横梁安装孔11的中心线沿横向延伸。横梁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侧梁1上的横向安装孔11,横梁2的长度大于两个侧梁1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横梁2与侧梁1之间可沿横向方向产生相对移动。限位件设置在横梁2与侧梁1之间,用于限制横梁2与侧梁1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移在预设范围内。除了构架之外,转向架还包括:轮对4、二系悬挂装置6、牵引装置7和制动装置9。其中,轮对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构架的纵向两端。轮对4包括:车轴41、对称设置在车轴41上的两个车轮42。二系悬挂装置6设置在构架上,用于对构架与车体之间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制动装置9设置在构架上,用于在制动过程中抑制车轮42的转动。牵引装置7的顶部与车体相连,底部与构架配合实现在构架与车体之间传递牵引力或制动力。本实施例中,牵引装置7的底端与横梁2配合,牵引力和制动力通过横梁2进行传递。传统的转向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设计方案大多为将横梁与侧梁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结构固定的构架。而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通过小曲率半径的柔性转向架,该转向架采用横梁2与侧梁1可以在横向方向产生相对移动的方案。在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设置在构架下方的轮对、设置在构架上的牵引装置、制动装置和二系悬挂装置;所述构架包括:/n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梁,所述侧梁沿纵向延伸;所述侧梁的中部开设横梁安装孔,所述横梁安装孔为通孔,横梁安装孔的中心线沿横向延伸,所述纵向与横向为相互垂直的两个水平方向;/n横梁,沿横向延伸,横梁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侧梁上的横梁安装孔,横梁与侧梁之间可沿横向产生相对位移;横梁的长度大于两个侧梁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n限位件,设置在横梁与侧梁之间,用于限制横梁与侧梁之间的相对位移在预设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设置在构架下方的轮对、设置在构架上的牵引装置、制动装置和二系悬挂装置;所述构架包括:
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梁,所述侧梁沿纵向延伸;所述侧梁的中部开设横梁安装孔,所述横梁安装孔为通孔,横梁安装孔的中心线沿横向延伸,所述纵向与横向为相互垂直的两个水平方向;
横梁,沿横向延伸,横梁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侧梁上的横梁安装孔,横梁与侧梁之间可沿横向产生相对位移;横梁的长度大于两个侧梁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
限位件,设置在横梁与侧梁之间,用于限制横梁与侧梁之间的相对位移在预设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构架上,用于驱动轮对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横梁之间留有预设距离;横梁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侧梁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纵向梁,沿纵向延伸,固定连接在两个横梁之间;所述纵向梁位于侧梁的内侧;纵向梁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两个横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梁的长度大于两个横梁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纵向梁搭接在两个横梁的上方,纵向梁的下表面与横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系悬挂装置固定在纵向梁上,位于纵向梁和侧梁的上方;所述二系悬挂装置与侧梁之间可沿横向产生相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
限位端盖,所述限位端盖位于侧梁的外侧,固定连接至横梁的端部;所述限位端盖的尺寸大于横梁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横梁安装孔为圆孔,所述限位端盖为圆盘形,所述限位端盖上设有螺栓孔以通过螺栓与横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具有横梁主体段和位于横梁主体段两端的横梁配合段,所述横梁主体段的直径大于横梁配合段的直径以使横梁主体段与横梁配合段的衔接处形成定位轴肩;横梁配合段的长度大于横梁安装孔的长度;
所述限位件还包括:定位挡圈和衬套,所述衬套套设在横向配合段上,衬套的轴向长度与横梁安装孔的长度相匹配;定位挡圈套设在横向配合段上且位于衬套与定位轴肩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还具有横梁连接段,所述横梁连接段位于横梁的两端,横梁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横梁配合段的直径;
所述限位端盖包括:端盖主体部以及端盖限位部;所述端盖限位部为垂直设置在端盖主体部内表面的环形围板状,所述端盖限位部罩设在横梁连接段的外侧;所述端盖限位部的外径小于衬套的孔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包括:车轴、对称设置在车轴上的两个车轮、套设于车轴两端的轴承;
所述车轴通过两端的轴承转动连接在侧梁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底托和缓冲垫;
所述轴承底托可拆卸地设置在侧梁的底部,并在轴承底托与侧梁之间形成轴承座孔,所述轴承容置于所述轴承座孔内;所述缓冲垫夹设于轴承与侧梁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的两端设有开口朝下轮对安装槽,所述轴承底托设有开口朝上的下凹槽;所述轮对安装槽和下凹槽对接形成所述轴承座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沿周向围设在轴承的外侧,缓冲垫的两端延伸至低于轴承轴线所在的高度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系悬挂装置包括:
二系支撑板,固定在纵向梁上;二系支撑板的底面与所述侧梁的顶面之间滑动配合;
多个弹簧组件,设置在二系支撑板的顶面;弹簧组件的弹性变形方向沿垂向延伸;
多个弹簧固定组件,其数量与弹簧组件的数量相同,一个弹簧固定组件对应设置在一个弹簧组件的顶部,用于限制所述弹簧组件在水平方向的位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固定组件包括:
定位销,沿垂向插入弹簧组件的内部;
压板,压设在弹簧组件的顶部,且与定位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姜斌段泽斌于云海关风龙楚京任春雨张博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