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14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6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构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构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以及连接两个侧梁的横梁,横梁包括用于连接牵引装置的主体部分以及用于与侧梁铰接的连接部分,连接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的两端,在背离主体部分的方向上,连接部分的宽度逐渐缩小,连接部分背离主体部分的一端与侧梁活动连接。本申请将横梁的两端与两个侧梁活动连接,使得横梁与侧梁之间可以产生一定的位移,使构架具有柔性,构架自身也能够吸收一部分扭曲能量,提高转向架的抗扭曲能力,有利于轨道车辆安全高速灵活的通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或曲线路面,提高轨道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构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构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转向架设置在车体和轨道之间,是轨道车辆上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转向架的主要作用有:支撑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车轮之间或从轮轨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及作用力;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能灵活地沿直线线路运行及顺利地通过曲线;缓和车辆和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振动和冲击,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按照有无动力装置,转向架可分为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构架是转向架的核心部件,起着连接各功能组件、承受载荷、传递各个方向的力的重要作用。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构架通常是由横梁和侧梁组成,两个侧梁并列设置,两个横梁搭接在两个侧梁之间,并且横梁与侧梁的连接处通过焊接连接。但是,采用相关技术中的方案,由于横梁和侧梁是通过焊接连接(也即刚性连接),横梁和侧梁之间没有供构架活动的空间,因此车辆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或曲线路面行驶时,抗扭曲能力差,不利于轨道车辆安全高速灵活的行驶,给车辆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构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主要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构架抗扭曲能力差,使车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构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梁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梁活动连接;所述横梁包括用于连接牵引装置的主体部分以及用于与侧梁铰接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两端,在背离所述主体部分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分的宽度逐渐缩小;所述连接部分背离所述主体部分的一端与所述侧梁活动连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包括如上所述的构架,所述侧梁上设有二系弹簧安装座;二系弹簧,所述二系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二系弹簧安装座上,所述二系弹簧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车体,所述二系弹簧为空气弹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如上所述的转向架,所述车体设置在所述转向架上。采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构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构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以及连接两个侧梁的横梁,横梁包括用于连接牵引装置的主体部分以及用于与侧梁铰接的连接部分,连接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的两端,在背离主体部分的方向上,连接部分的宽度逐渐缩小,连接部分背离主体部分的一端与侧梁活动连接。本申请将横梁的两端与两个侧梁活动连接,使得横梁与侧梁之间可以产生一定的位移,使构架具有柔性,构架自身也能够吸收一部分扭曲能量,提高转向架的抗扭曲能力,有利于轨道车辆安全高速灵活的通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或曲线路面,提高轨道车辆的安全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构架的结构简图;图2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侧梁的结构简图;图3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横梁的结构简图;图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侧梁与横梁的连接结构简图;图5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的结构简图;图6中示出的是图5的侧视图;图7中示出的是图5的仰视图;图8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轮对和驱动装置的连接结构简图;图9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轴箱和端盖的连接结构简图;图10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的结构简图;图1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的主视图;图12中示出的是图11的A-A剖视图;图13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轴箱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1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轴箱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15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轴箱的俯视图;图16中示出的是图15的B-B剖视图;图17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轮对轴箱的结构简图。附图标记:10-轮对;11-车轴;12-车轮;13-轮对轴箱;131-一系弹簧支撑座;20-构架;21-侧梁;211-第一铰接部;2111-铰接销座;2112-压套;2113-定位圈;2114-铰接端盖;212-一系弹簧安装座;213-制动夹钳吊座;214-横向减振器座;215-抗侧滚扭杆安装座;216-二系弹簧安装座;22-横梁;221-子横梁;2211-牵引拉杆安装座;22111-牵引拉杆节点安装座;22112-三角板橡胶节点安装座;222-支撑梁;2221-横向缓冲器安装座;223-连接梁;2231-连接梁主体;2232-第一连接部;2233-第二连接部;2234-第二铰接部;22341-铰接销;22342-中心螺栓;31-直驱电机;311-壳体;3111-定子;3112-端盖;31121-端盖本体;31122-第一凸台;31123-第二凸台;31124-第一连接板;32-电机轴箱;321-电机轴箱本体;322-第二连接板;323-定位平台;324-底座;325-定位圆台;326-第二加强筋;327-第一加强筋;40-一系弹簧;50-二系弹簧;60-牵引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图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构架的结构简图;图2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侧梁的结构简图;图3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横梁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构架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21以及连接两个侧梁21的横梁22,横梁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梁21活动连接。具体的,横梁22包括用于连接牵引装置的主体部分以及用于与侧梁21铰接的连接部分,连接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的两端,在背离主体部分的方向上,连接部分的宽度逐渐缩小;连接部分背离主体部分的一端与侧梁21活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侧梁21与横梁22铰接式连接,彻底放开了转动自由度,使得侧梁21与轮对有很好的随动性。本实施例实现了构架20的柔性化,构架20自身也能够承担一部分的轨道扭曲量,减小轨道扭曲带来的挠度变化,使得转向架在平直线路和曲线上均有良好的适应性,有利于提高乘客的舒适度。连接部分的宽度逐渐缩小使得连接部分与侧梁21之间可以形成间隙,该间隙可以保证横梁22相对于侧梁21可以具有更大的转动量,避免横梁22与侧梁21发生碰撞。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部分间隙内的空间以设置转向架上的其他零部件(如制动夹钳吊座等)。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横梁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梁21可活动连接,也即本实施例的横梁22与侧梁21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梁的横梁;/n所述横梁包括用于连接牵引装置的主体部分以及用于与侧梁铰接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两端,在背离所述主体部分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分的宽度逐渐缩小;/n所述连接部分背离所述主体部分的一端与所述侧梁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梁的横梁;
所述横梁包括用于连接牵引装置的主体部分以及用于与侧梁铰接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两端,在背离所述主体部分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分的宽度逐渐缩小;
所述连接部分背离所述主体部分的一端与所述侧梁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的中部设有第一铰接部,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第二铰接部,所述侧梁与所述横梁通过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梁内的铰接销座,所述铰接销座内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压套、定位圈和铰接端盖,所述定位圈位于远离所述横梁的一侧,所述压套靠近所述横梁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所述定位圈通过紧固件压紧所述压套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定位圈套设在所述铰接端盖的外侧;
所述第二铰接部包括铰接销和中心螺栓,所述铰接销穿设在所述压套内且与所述铰接端盖相抵接,所述中心螺栓穿过所述铰接端盖后固定在所述铰接销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子横梁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子横梁之间的两个支撑梁,所述连接部分包括连接两个所述子横梁两端的两个连接梁;
所述连接梁包括连接梁主体,所述连接梁主体朝向所述子横梁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子横梁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交,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侧梁之间均形成有间隙,所述连接梁主体背离所述子横梁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铰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梁上均设有横向缓冲器安装座,所述横向缓冲器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梁朝向另一个所述支撑梁的一侧,两个所述横向缓冲器安装座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子横梁上均设有牵引拉杆安装座,所述牵引拉杆安装座包括牵引拉杆节点安装座和三角板橡胶节点安装座,所述牵引拉杆节点安装座和三角板橡胶节点安装座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的两端均设有两个一系弹簧安装座,两个所述一系弹簧安装座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两侧的两个制动夹钳吊座,所述制动夹钳吊座设置在所述侧梁朝向所述横梁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部下方的横向减振器座,所述横向减振器座与所述一系弹簧安装座位于所述侧梁的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还包括抗侧滚扭杆安装座,所述抗侧滚扭杆安装座与所述一系弹簧安装座位于所述侧梁的同一侧且靠近所述横向减振器座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部上方的二系弹簧安装座,所述二系弹簧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侧梁上与所述一系弹簧安装座相对的另一侧。


12.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构架,所述侧梁上设有二系弹簧安装座;
二系弹簧,所述二系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二系弹簧安装座上,所述二系弹簧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车体,所述二系弹簧为空气弹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轮对,所述轮对包括车轴和固定在所述车轴外周面的两个车轮;
轮对轴箱,所述轮对轴箱设置在所述车轴的两端,所述侧梁连接所述轮对轴箱;
直驱电机,位于两个所述车轮之间;
电机轴箱,位于所述直驱电机和所述车轮之间,所述电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李淑华吴瑞梅燕春光蒋洁黄雪飞兰琪杨林郑建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