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异型钢结构表面除锈后的防锈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96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异型钢结构表面除锈后的防锈蚀方法,包括表面灰尘处理、侧表面杂质处理、底面杂质处理、顶面杂质处理、整体除锈、高压冲洗、预热干燥、底层防锈、中间层防锈、外层喷涂防锈蚀涂料,其中还具体涉及一种异型钢表面处理装置,包括传送机构、研磨清理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工字钢传送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全方位的研磨清理,可大幅度提高清理效率,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手磨机打磨过程中有遗漏且表面处理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设立多层的防锈蚀层,并在防锈蚀层之中添加防水粘结层,再通过固定化后的打磨,可以使其形成均匀致密的防锈层,减少表面的孔隙的存在,可有效防止防锈层在使用后期的起皮、鼓包等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异型钢结构表面除锈后的防锈蚀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异型钢结构表面除锈后的防锈蚀方法。
技术介绍
钢结构因其较高的材料强度以及自重较轻同时结构可靠性较高的优点,广泛用于建筑施工、厂房建设、大型锅炉支撑固定等方面,根据钢结构截面形状,又可分为简单截面钢结构(例如方钢、圆钢、角钢)和复杂截面钢结构(例如工字钢、弯曲型钢、槽钢),其中工字钢广泛应用于厂房、支架、基础桩等,其为截面呈H型的长条状钢材,属于复杂截面钢材的一种,即异型钢结构;工字钢在生产完成后露天的堆放极易造成锈迹氧化,长时间造成钢结构的锈蚀;经检索专利号CN111304664A,一种钢结构除锈方法,其除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除钢结构表面杂质;(2)钢结构表面除锈;(3)在除锈液除锈完成后,用清水冲洗金属产品表面;(4)漂洗工序完成后,将钢结构在烘干设备中进行干燥;(5)对干燥后的钢结构采用电弧喷涂防腐涂层的方式进行防腐处理;此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在对钢结构表面去除杂质的时候,不能有效去除钢结构表面的杂质,导致后续步骤的表面除锈不能够使除锈液全面对钢结构表面进行除锈;2)通过电弧喷涂的防腐层容易起皮、鼓包,会在裂缝处锈蚀,并在锈蚀处蔓延,导致局部或全部失去防腐的作用;其步骤(1)中,若采用电动砂轮机进行清理,则对钢结构表面进行清理时,需要多次翻转钢构进行清理,较为损耗处理时间的同时也不能对钢构表面进行全面有效的清理,若采用电动手磨机进行清理,则会导致清理的效率较低,因需要人工手持打磨,进而无法保证表面处理的均匀、彻底、无遗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异型钢结构表面除锈后的防锈蚀方法,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中还具体涉及一种异型钢结构表面处理装置,主要针对工字钢进行表面杂质的处理,在工字钢传送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全方位的研磨清理,无需重复翻转清理同时可以提高清理效率,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手磨机打磨过程中有遗漏且表面处理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设立多层的防锈蚀层,并在防锈蚀层之中添加防水粘结层,再通过固定化后的打磨,可以使其形成均匀致密的防锈层,减少表面的孔隙的存在,可有效防止防锈层在使用后期的起皮、鼓包等现象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异型钢结构表面除锈后的防锈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表面灰尘处理,通过高压喷气管对工字钢进行全面的除尘处理;步骤2:侧表面杂质处理,对步骤1中完成除尘的工字钢进行侧表面杂质处理,侧表面包括工字钢中间的肋板两侧的外端面以及翼板的外侧端面;步骤3:底面杂质处理,对步骤2中完成侧表面杂质处理的工字钢进一步进行底面杂质处理;步骤4:顶面杂质处理,对工字钢进一步进行顶面的杂质处理;步骤5:整体除锈,将完成杂质处理的工字钢,整体缓慢平稳的放入除锈池中,通过除锈液进行除锈;步骤6:高压冲洗,通过高压喷水管冲掉表面残留的除锈液以及锈渣;步骤7:预热干燥,将工字钢进行整体预热使表面干燥,同时将工字钢预热至105°-115°;步骤8:底层防锈,将工字钢预热至105°-115°后,进行底层防锈蚀涂料的喷涂,喷涂厚度为15-18μm,等其固化后对漆层进行打磨并用流水冲洗干净;步骤9:中间层防锈,在底层涂料外表面通过热熔方式进行防水膜的粘结;步骤10:外层喷涂防锈蚀涂料:在防水膜外表面进行防锈蚀涂料二次喷涂,喷涂厚度为30-35μm,等其固化后对漆层进行打磨并用流水冲洗干净;上述一种基于异型钢结构表面除锈后的防锈蚀方法中步骤2~步骤4对工字钢表面杂质处理还具体涉及一种异型钢表面处理装置,包括传送机构、研磨清理机构,所述研磨清理机构两端分别各设有一组传送机构;所述研磨清理机构包括固定箱、研磨清理机构Ⅰ、研磨清理机构Ⅱ、研磨清理机构Ⅲ,所述固定箱内部设有研磨清理机构Ⅱ,所述固定箱外部两侧分别各设有一组研磨清理机构Ⅰ,其中一组研磨清理机构Ⅰ一侧设有研磨清理机构Ⅲ,通过研磨清理机构Ⅰ对工字钢中间的肋板两侧的外端面以及翼板的外侧端面进行杂质的研磨清理,通过研磨清理机构Ⅱ对工字钢底面进行杂质的研磨清理,通过研磨清理机构Ⅲ对工字钢顶面进行杂质的研磨清理。优选的,所述研磨清理机构Ⅰ包括固定臂、旋转臂、凹槽、电缸Ⅰ、滑套、固定卡板、弹簧、电机Ⅰ、红外测距仪(型号:IL-600)、钢丝轮Ⅰ、L型电机座、滑动卡扣,所述固定臂一侧设有旋转臂,固定臂与旋转臂之间设有电缸Ⅰ,所述旋转臂内部设有凹槽,凹槽一侧设有滑套,滑套一侧设有若干固定卡板,所述滑套另一侧设有红外测距仪,所述固定卡板另一侧设有L型电机座,L型电机座与旋转臂之间设有两组弹簧,所述L型电机座一侧设有电机Ⅰ,电机Ⅰ一侧设有钢丝轮Ⅰ,所述L型电机座两端设有若干滑动卡扣;固定臂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箱外侧壁,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旋转臂连接,电缸Ⅰ尾部通过销轴连接于固定臂上,电缸Ⅰ头部通过销轴连接于旋转臂上,滑套与凹槽相互配合连接,并通过螺栓对滑套进行固定,红外测距仪固定在滑套外侧壁上,固定卡板分别固定在滑套边角处并与滑动卡扣滑动连接,滑动卡扣固定在L型电机座边角上,弹簧固定在L型电机座的一侧,L型电机座另一侧与电机Ⅰ固定连接,电机Ⅰ头部与钢丝轮Ⅰ固定连接;在对侧表面进行清理时,根据不同钢材的厚度,滑动滑套带动电机Ⅰ进行高度调节,完成高度调节后,通过螺栓将滑套固定,使电机Ⅰ提供动力带动钢丝轮Ⅰ进行旋转,再通过红外测距仪测得的数据回传,以控制电缸Ⅰ伸缩量,使旋转臂进行旋转运动,进而带动电机Ⅰ使钢丝轮Ⅰ靠近侧表面,在进行接触研磨后,若受力不均可通过弹簧进行一定的调节,滑动卡扣在固定卡板内滑动支撑。优选的,所述研磨清理机构Ⅱ包括油缸底座、油缸、齿条、滑轨、支撑块、齿轮、传动轴、连接臂Ⅰ、连接轴、连接臂Ⅱ、电机放置架、电机Ⅱ、钢丝轮Ⅱ、弹簧连接柱、驱动滚珠、红外测距仪,所述油缸底座一侧设有油缸,油缸一侧设有齿条,齿条两侧设有滑轨,所述齿条另一侧设有齿轮,齿轮内部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两端分别设有一组支撑块,支撑块一侧设有两组连接臂Ⅰ,连接臂Ⅰ之间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臂Ⅱ,连接臂Ⅱ之间设有电机放置架,电机放置架一侧设有红外测距仪,所述电机放置架另一侧设有电机Ⅱ,电机Ⅱ一侧设有钢丝轮Ⅱ,电机Ⅱ与钢丝轮Ⅱ之间设有若干弹簧连接柱,弹簧连接柱之间设有驱动滚珠;支撑块固定在固定箱底部的内侧壁上,传动轴两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支撑块内,传动轴穿过两组连接臂Ⅰ、齿轮中心,并通过平键与连接臂Ⅰ、齿轮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齿条一端与油缸固定连接,油缸穿过固定箱侧壁固定于油缸底座上,连接臂Ⅰ通过连接轴与连接臂Ⅱ一端相连接,连接臂Ⅱ另一端与电机放置架相连接,红外测距仪固定在电机放置架外侧壁,电机Ⅱ固定在电机放置架上,电机Ⅱ头部与弹簧连接柱固定连接,钢丝轮Ⅱ通过驱动滚珠与电机Ⅱ头部连接,并通过弹簧连接柱进行辅助支撑;在对底面进行清理时,电机Ⅱ提供动力,带动驱动滚珠进而使钢丝轮Ⅱ进行旋转,同时通过红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异型钢结构表面除锈后的防锈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表面灰尘处理,通过高压喷气管对工字钢进行全面的除尘处理;/n步骤2:侧表面杂质处理,对步骤1中完成除尘的工字钢进行侧表面杂质处理,侧表面包括工字钢中间的肋板两侧的外端面以及翼板的外侧端面;/n步骤3:底面杂质处理,对步骤2中完成侧表面杂质处理的工字钢进一步进行底面杂质处理;/n步骤4:顶面杂质处理,对工字钢进一步进行顶面的杂质处理;/n步骤5:整体除锈,将完成杂质处理的工字钢,整体缓慢平稳的放入除锈池中,通过除锈液进行除锈;/n步骤6:高压冲洗,通过高压喷水管冲掉表面残留的除锈液以及锈渣;/n步骤7:预热干燥,将工字钢进行整体预热使表面干燥,同时将工字钢预热至105°-115°;/n步骤8:底层防锈,将工字钢预热至105°-115°后,进行底层防锈蚀涂料的喷涂,喷涂厚度为15-18μm,等其固化后对漆层进行打磨并用流水冲洗干净;/n步骤9:中间层防锈,在底层涂料外表面通过热熔方式进行防水膜的粘结;/n步骤10:外层喷涂防锈蚀涂料:在防水膜外表面进行防锈蚀涂料二次喷涂,喷涂厚度为30-35μm,等其固化后对漆层进行打磨并用流水冲洗干净;/n上述步骤2~步骤4具体涉及一种异型钢表面处理装置,包括传送机构、研磨清理机构,所述研磨清理机构两端分别各设有一组传送机构;/n所述研磨清理机构包括固定箱、研磨清理机构Ⅰ、研磨清理机构Ⅱ、研磨清理机构Ⅲ,所述固定箱内部设有研磨清理机构Ⅱ,所述固定箱外部两侧分别各设有一组研磨清理机构Ⅰ,其中一组研磨清理机构Ⅰ一侧设有研磨清理机构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异型钢结构表面除锈后的防锈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表面灰尘处理,通过高压喷气管对工字钢进行全面的除尘处理;
步骤2:侧表面杂质处理,对步骤1中完成除尘的工字钢进行侧表面杂质处理,侧表面包括工字钢中间的肋板两侧的外端面以及翼板的外侧端面;
步骤3:底面杂质处理,对步骤2中完成侧表面杂质处理的工字钢进一步进行底面杂质处理;
步骤4:顶面杂质处理,对工字钢进一步进行顶面的杂质处理;
步骤5:整体除锈,将完成杂质处理的工字钢,整体缓慢平稳的放入除锈池中,通过除锈液进行除锈;
步骤6:高压冲洗,通过高压喷水管冲掉表面残留的除锈液以及锈渣;
步骤7:预热干燥,将工字钢进行整体预热使表面干燥,同时将工字钢预热至105°-115°;
步骤8:底层防锈,将工字钢预热至105°-115°后,进行底层防锈蚀涂料的喷涂,喷涂厚度为15-18μm,等其固化后对漆层进行打磨并用流水冲洗干净;
步骤9:中间层防锈,在底层涂料外表面通过热熔方式进行防水膜的粘结;
步骤10:外层喷涂防锈蚀涂料:在防水膜外表面进行防锈蚀涂料二次喷涂,喷涂厚度为30-35μm,等其固化后对漆层进行打磨并用流水冲洗干净;
上述步骤2~步骤4具体涉及一种异型钢表面处理装置,包括传送机构、研磨清理机构,所述研磨清理机构两端分别各设有一组传送机构;
所述研磨清理机构包括固定箱、研磨清理机构Ⅰ、研磨清理机构Ⅱ、研磨清理机构Ⅲ,所述固定箱内部设有研磨清理机构Ⅱ,所述固定箱外部两侧分别各设有一组研磨清理机构Ⅰ,其中一组研磨清理机构Ⅰ一侧设有研磨清理机构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异型钢结构表面除锈后的防锈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清理机构Ⅰ包括固定臂、旋转臂、凹槽、凹槽、电缸Ⅰ、滑套、固定卡板、弹簧、电机Ⅰ、红外测距仪、钢丝轮Ⅰ、L型电机座、滑动卡扣,所述固定臂一侧设有旋转臂,固定臂与旋转臂之间设有电缸Ⅰ,所述旋转臂内部设有凹槽,凹槽一侧设有滑套,滑套一侧设有若干固定卡板,所述滑套另一侧设有红外测距仪,所述固定卡板另一侧设有L型电机座,L型电机座与旋转臂之间设有两组弹簧,所述L型电机座一侧设有电机Ⅰ,电机Ⅰ一侧设有钢丝轮Ⅰ,所述L型电机座两端设有若干滑动卡扣;
固定臂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箱外侧壁,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旋转臂连接,电缸Ⅰ尾部通过销轴连接于固定臂上,电缸Ⅰ头部通过销轴连接于旋转臂上,滑套与凹槽相互配合连接,并通过螺栓对滑套进行固定,红外测距仪固定在滑套外侧壁上,固定卡板分别固定在滑套边角处并与滑动卡扣滑动连接,滑动卡扣固定在L型电机座边角上,弹簧固定在L型电机座的一侧,L型电机座另一侧与电机Ⅰ固定连接,电机Ⅰ头部与钢丝轮Ⅰ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异型钢结构表面除锈后的防锈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清理机构Ⅱ包括油缸底座、油缸、齿条、滑轨、支撑块、齿轮、传动轴、连接臂Ⅰ、连接轴、连接臂Ⅱ、电机放置架、电机Ⅱ、钢丝轮Ⅱ、弹簧连接柱、驱动滚珠、红外测距仪,所述油缸底座一侧设有油缸,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峰钟学华殷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盛阳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