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锻压机缺件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930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压机缺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检测锻压机的工作电流判断缺件情况,包括以下步骤:(1)给定一设定值,使之大于锻压机在缺件冲压时的浪涌电流真有效值而小于锻压机在有效冲压时的浪涌电流真有效值;(2)在锻压机的一个工作周期内,依次检测锻压机工作电流在连续的每个电流周期内的真有效值,与上述设定值进行比较;(3)若步骤(2)中有至少一个检测电流值大于所述设定值,直接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输出报警信号;(4)重复步骤(2)和(3),实现锻压机缺件的连续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锻压机工作电流真有效值的检测,可准确判断锻压机实际冲压工位上的冲压状态,检测可靠,避免漏报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体涉及一种在锻压工件过程中,对因缺料产生废品的情况进行监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锻压机是一种常用机电设备,广泛用于机械工件成形加工领域,一般由机架、锤头、工作台(砧座)、模具和用于带动锤头作直线移动的动力机构组成,模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固定在锤头上,与锤头的运动保持一致,另一部分模具固定在工作台上。使用时,先将需要锻压的工件放入工作台上的模具型腔中,启动动力机构,驱动锤头沿机架导轨向工作台上的模具移动,锤头模具压向工件,在锤头模具的作用下使工件变形,达到对工件锻压成形的目的。根据锻压加工的工件的需要,一台锻压机上有多个工位,呈流水作业,由送料机构输送待加工工件至每一冲压工位处,一次锻压完成多道工序。以锻压圆柱形电解电容铝外壳的加工工序为例,锻压机工作台包括冲压、标记和裁剪三个工位,送料机构将原料即铝圆薄片送至“冲压”工位,冲压成圆柱外壳后移至“标记”工位,在壳体的底部打印标记,打完标记后传至“裁剪”工位进行裁剪,最后出件。冲压、标记、裁剪各工位上同步完成前后连续的三个不同的工件。正常情况下,上述加工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出件均为合格品,但如果送料机构出现故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压机缺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检测锻压机的工作电流判断缺件情况,包括以下步骤:(1)给定一设定值,使之大于锻压机在缺件冲压时的浪涌电流真有效值而小于锻压机在有效冲压时的浪涌电流真有效值;(2)在锻压机的一个工作周期 内,依次检测锻压机工作电流在连续的每个电流周期内的真有效值,与上述设定值进行比较;(3)若步骤(2)中有至少一个检测电流值大于所述设定值,直接进入下一步骤,否则输出报警信号;(4)重复步骤(2)和(3),实现锻压机缺件的连续 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檀永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