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及大梁压型拼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906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及大梁压型拼装方法。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包括底架、多个压紧组件、内模具、两旋压组件、多个支撑组件和多个压型组件。多个压紧组件沿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用于将大梁压紧于底架上;内模具位于底架长度方向的前端;两旋压组件分列于内模具的两侧,用于将大梁的上翼板和下翼板向内模具旋压而成型颈部连接段;多个支撑组件沿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底架的其中一侧,并位于旋压组件的后方;多个压型组件沿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在底架的两侧并位于旋压组件的前方均设有压型组件,用于成型头部延伸段,在旋压组件的后方相对于支撑组件的另一侧设有压型组件,从而与支撑组件配合而成型尾部延伸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及大梁压型拼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挂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及大梁压型拼装方法。
技术介绍
大梁是车辆车架的最重要的受力件,其一般包括上翼板、腹板和下翼板三个部分,腹板垂直于上翼板和下翼板。其中,具有鹅颈的大梁的重心较低,能够起到降低重心,适应性强,更安全,从而适用范围较广。目前,大梁的拼装一般是操作员利用油缸对上翼板或下翼板单边的依次赶压进行拼装点焊完成拼装,该拼装方法拼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装效率较高的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及大梁压型拼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梁的拼装效率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梁压型拼装工装,所述大梁呈鹅颈状,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包括头部延伸段、颈部连接段和尾部延伸段,所述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包括:底架;多个压紧组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在所述底架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大梁的腹板而将所述大梁压紧于所述底架上;内模具,设置于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内模具位于所述底架长度方向的前端;两旋压组件,分列于所述内模具的两侧,用于将所述大梁的上翼板和下翼板向所述内模具旋压而成型所述颈部连接段;多个支撑组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架的其中一侧,并位于所述旋压组件的后方;多个压型组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在所述底架的两侧并位于所述旋压组件的前方均设有所述压型组件,用于将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向所述内模具压紧成型所述头部延伸段,在所述旋压组件的后方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侧设有所述压型组件,从而与所述支撑组件配合而成型所述尾部延伸段。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模具包括所述头部模具和设置于所述头部模具后方的颈部模具;所述头部模具的宽度沿其长度方向由前至后逐渐增大,所述颈部模具的两侧均呈波浪形,且所述颈部模具的前端的高度高于后端的高度。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模具与所述底架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旋压组件包括:两安装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立于所述底架的侧边;旋转臂,呈波浪形,设置于所述内模具的侧边;所述旋转臂的第一端与其中一安装架的顶部铰接连接;液压油缸,安装于其中一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并与所述旋转臂的第二端的外侧连接,从而驱动所述旋转臂旋转而成型所述颈部连接段。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两所述旋压组件的其中一旋转臂内侧的形状与所述大梁的颈部连接段的顶部的形状相一致,另一所述旋压组件的旋转臂内侧的弧形与所述大梁的颈部连接段底部的形状相一致。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臂的第二端的外侧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液压油缸与所述安装架之间通过竖向延伸的第二转轴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水平延伸的第三转轴连接。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油缸与所述旋转臂由外至内方向的凹部连接。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压型组件均包括: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底架上;压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并能够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移动而压紧或松开位于所述大梁压型拼装工装上的大梁的上翼板或下翼板;驱动件,与所述压块连接并驱动所述压块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移动。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驱动件,具有固定端和相对于所述固定端升降的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底架上;压紧臂,与所述自由端连接而能够随所述自由端升降。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底架的侧边;支撑板,竖立于所述连接板上,用于与所述大梁大的上翼板或下翼板抵接。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调节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调节孔滑动配合;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驱动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丝杆从而驱动所述支撑板在所述调节孔内移动。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大梁压型拼装工装还包括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顶升组件;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板,水平设置;驱动件,具有固定端和相对于所述固定端升降的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底架上,所述自由端与所述顶升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所述顶升板升降。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架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前段底架和后段底架,所述前段底架与所述后段底架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给一种大梁压型拼装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将大梁的上翼板、腹板和下翼板上料至所述底架上,所述腹板水平放置,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竖直设置,并使位于所述底架前端的腹板放置于所述内模具上,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分别放置于所述内模具的两侧;启动所述旋压组件,成型所述大梁的颈部连接段;启动所述压型组件,成型所述大梁的头部延伸段和尾部延伸段;启动所述压紧组件,将所述大梁的腹板压紧于所述底架上;焊接所述大梁的所述上翼板、所述下翼板和所述腹板,完成拼装。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大梁压型拼装工装通过旋压组件与内模具的配合而成型大梁的头部延伸段和颈部连接段,内模具提供颈部连接段成型的形状,旋压组件用于旋压成型,压型组件用于压制成型,不仅成型效率高且成型精度高、成型质量好。并通过成型组件与支撑组件的配合,成型大梁的尾部延伸段,最后通过压紧组件将大梁的腹板压紧于底架上,进行焊接完成大梁的拼装。因此,该大梁压型拼装工装的拼装效率高、拼装精度高、拼装质量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大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大梁放置于大梁压型拼装工装上时大梁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大梁压型拼装工装的前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大梁压型拼装工装的后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前段底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后段底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头部模具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颈部模具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支撑组件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压紧组件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顶升组件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大梁;11、上翼板;12、下翼板;13、腹板;14、头部延伸段;15、颈部连接段;16、尾部延伸段;3、大梁压型拼装工装;311、前段底架;3111、第一法兰;312、后段底架;3121、第二法兰;321、头部模具;3211、边梁;3212、连接梁;3213、加强梁;322、颈部模具;3221、侧板;3222、连接板;3223、加强筋;33、旋压组件;331、旋转臂;332、第一安装架;3321、安装板;3322、耳板;333、第二安装架;3331、安装板;3332、支撑柱;334、液压油缸;34、压型组件;341、固定板;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梁压型拼装工装,所述大梁呈鹅颈状,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包括头部延伸段、颈部连接段和尾部延伸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包括:/n底架;/n多个压紧组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在所述底架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大梁的腹板而将所述大梁压紧于所述底架上;/n内模具,设置于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内模具位于所述底架长度方向的前端;/n两旋压组件,分列于所述内模具的两侧,用于将所述大梁的上翼板和下翼板向所述内模具旋压而成型所述颈部连接段;/n多个支撑组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架的其中一侧,并位于所述旋压组件的后方;/n多个压型组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在所述底架的两侧并位于所述旋压组件的前方均设有所述压型组件,用于将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向所述内模具压紧成型所述头部延伸段,在所述旋压组件的后方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侧设有所述压型组件,从而与所述支撑组件配合而成型所述尾部延伸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梁压型拼装工装,所述大梁呈鹅颈状,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包括头部延伸段、颈部连接段和尾部延伸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包括:
底架;
多个压紧组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在所述底架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大梁的腹板而将所述大梁压紧于所述底架上;
内模具,设置于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内模具位于所述底架长度方向的前端;
两旋压组件,分列于所述内模具的两侧,用于将所述大梁的上翼板和下翼板向所述内模具旋压而成型所述颈部连接段;
多个支撑组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架的其中一侧,并位于所述旋压组件的后方;
多个压型组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在所述底架的两侧并位于所述旋压组件的前方均设有所述压型组件,用于将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向所述内模具压紧成型所述头部延伸段,在所述旋压组件的后方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侧设有所述压型组件,从而与所述支撑组件配合而成型所述尾部延伸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具包括所述头部模具和设置于所述头部模具后方的颈部模具;所述头部模具的宽度沿其长度方向由前至后逐渐增大,所述颈部模具的两侧均呈波浪形,且所述颈部模具的前端的高度高于后端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具与所述底架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旋压组件包括:
两安装架,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立于所述底架的侧边;
旋转臂,呈波浪形,设置于所述内模具的侧边;所述旋转臂的第一端与其中一安装架的顶部铰接连接;
液压油缸,安装于其中一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并与所述旋转臂的第二端的外侧连接,从而驱动所述旋转臂旋转而成型所述颈部连接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旋压组件的其中一旋转臂内侧的形状与所述大梁的颈部连接段的顶部的形状相一致,另一所述旋压组件的旋转臂内侧的弧形与所述大梁的颈部连接段底部的形状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梁压型拼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的第二端的外侧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液压油缸与所述安装架之间通过竖向延伸的第二转轴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水平延伸的第三转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巍高承文李康民许俊王亮刘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