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简易叶轮和光电编码器的潮气量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54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简易叶轮和光电编码器的潮气量实时监测装置,吹嘴、总气管、吸气管、呼气管和微处理器,吹嘴与总气管的一端相连接,吸气管、呼气管均与所述总气管的另一端相连接,吸气管内设置有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一叶轮机构,吸气管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一光电编码器,第一叶轮机构与第一光电编码器的轴相连接,呼气管内设置有第二分流机构和第二叶轮机构,呼气管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二光电编码器,第二叶轮机构与所述第二光电编码器的轴相连接,第一光电编码器、第二光电编码器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简易叶轮和光电编码器的潮气量实时监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保证气体的单向流动,得到潮气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简易叶轮和光电编码器的潮气量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体呼吸潮气量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简易叶轮和光电编码器的潮气量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现如今,呼吸类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呼吸衰竭以及哮喘是最为常见的几类呼吸类疾病,极大地威胁人类的健康。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会导致肺功能进行性恶化,以及抑郁、营养不良、心功能衰竭等问题。据统计,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超过4300万。在过去十年间,此病住院率不断攀升,其高昂的治疗费用,对患者以及社会都造成了巨大负担。人体呼吸系统信号监测是呼吸类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数据对患者的确诊与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潮气量的监测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现有潮气量的监测设备存在价格昂贵、设备笨重与功能简单、医用价值不高的技术问题,难以进行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简易叶轮和光电编码器的潮气量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简易叶轮和光电编码器的潮气量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吹嘴、总气管、吸气管、呼气管和微处理器,所述吹嘴与所述总气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吸气管、呼气管均与所述总气管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吸气管内设置有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一叶轮机构,所述吸气管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一光电编码器,所述第一叶轮机构与所述第一光电编码器的轴相连接,所述呼气管内设置有第二分流机构和第二叶轮机构,所述呼气管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二光电编码器,所述第二叶轮机构与所述第二光电编码器的轴相连接,所述第一光电编码器、第二光电编码器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简易叶轮和光电编码器的潮气量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吹嘴、总气管、吸气管、呼气管和微处理器,所述吹嘴与所述总气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吸气管、呼气管均与所述总气管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吸气管内设置有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一叶轮机构,所述吸气管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一光电编码器,所述第一叶轮机构与所述第一光电编码器的轴相连接,所述呼气管内设置有第二分流机构和第二叶轮机构,所述呼气管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二光电编码器,所述第二叶轮机构与所述第二光电编码器的轴相连接,所述第一光电编码器、第二光电编码器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简易叶轮和光电编码器的潮气量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机构包括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开合连接的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沿所述吸气管内气流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后方,所述第二分流机构包括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开合连接的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沿所述呼气管内气流方向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简易叶轮和光电编码器的潮气量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与吹气管的交叉处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的距离为10-30mm,所述吸气管与吹气管的交叉处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为10-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简易叶轮和光电编码器的潮气量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与吹气管的交叉处与所述吹嘴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简易叶轮和光电编码器的潮气量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树梅敬诗呈后鹏程王佳腾仲伟龙苏畅李政孙荣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