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包括:佩戴件,所述佩戴件具有用于固定于人体人中位置的贴合面;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佩戴件连接,所述导气管背离所述贴合面,且适于设在人体的鼻腔外,所述导气管具有用于与鼻孔正对的进气口;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导气管的内壁;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监测到的气流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通过在导气管内壁设置传感器,能够排除外界气流的干扰,通过设置佩戴件,将导气管固定在鼻腔外,能够监测鼻腔呼出的气流,在鼻腔外监测能够减轻用户的不适感,降低对用户正常活动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穿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的呼吸状态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呼吸的顺畅程度不仅代表着人体的基本生存需求,还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例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leepApneaSyndrome,SAS)是一种在睡眠期间发生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医学上定义,夜间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大于等于5次/小时,可认定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这类疾病发病率比较高,而且潜在危险系数高,可能会引发高血压、呼吸衰竭的加重、心率失常、心肌梗死或者猝死等危险情况。而且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病率会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此外,对于部分胸腹机能受损的患者,需要长期密切监测呼吸状态,从而对疾病恢复状态和后续干扰措施提供指导。目前的呼吸监测设备往往需要接入鼻导管到鼻孔内侧,使得用户产生不适感,严重影响用户的睡眠,鼻导管延长管联通到外部监测主机或者呼吸机等装置上,会限制用户的正常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接入鼻导管到鼻孔内侧,使得用户产生不适感,严重影响用户的睡眠,鼻导管延长管联通到外部监测主机或者呼吸机等装置上,会限制用户的正常活动的缺陷,实现减轻用户的不适感,降低对用户正常活动的干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包括:佩戴件,所述佩戴件具有用于固定于人体人中位置的贴合面;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佩戴件连接,所述导气管背离所述贴合面,且适于设在人体的鼻腔外,所述导气管具有用于与鼻孔正对的进气口;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感应部与所述导气管内部的气流通道连通;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监测到的气流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导气管内部的气流通道中横截面积最小的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所述导气管的内壁包括凸起部,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凸起部,或者沿所述导气管径向与所述凸起部正对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进气口沿所述导气管轴向的距离至少为所述导气管的长度的一半。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所述凸起部为环状,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导气管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导气管的内壁。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气流通道的一面为平滑曲面,且所述凸起部的厚度从一侧根部到顶部逐渐增大,从顶部到另一侧根部逐渐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所述控制电路设于所述佩戴件内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所述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佩戴于人体的集成件,所述集成件与所述佩戴件间隔开设置,所述集成件与所述导气管柔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设于所述集成件内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所述导气管具有安装槽和接线槽,所述接线槽沿所述导气管的轴向设置,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导气管的内壁,朝向所述导气管的内部敞开,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接线槽连通,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开关模块、供电模块以及传输接口,所述通信模块、所述存储模块、所述开关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以及所述传输接口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传输接口用于进行充电和/或传输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通过在导气管内壁设置传感器,能够排除外界气流的干扰,通过设置佩戴件,将导气管固定在鼻腔外,能够监测鼻腔呼出的气流,在鼻腔外监测能够减轻用户的不适感,降低对用户正常活动的干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的控制电路与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得到的呼吸监测曲线图。附图标记:导气管10,进气口11,气流通道12,凸起部13,安装槽14,接线槽15,出气口16,佩戴件20,控制模块31,通信模块32,存储模块33,开关模块34,供电模块35,传输接口36,传感器40,集成件50,传输线缆5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佩戴件,所述佩戴件具有用于固定于人体人中位置的贴合面;/n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佩戴件连接,所述导气管背离所述贴合面,且适于设在人体的鼻腔外,所述导气管具有用于与鼻孔正对的进气口;/n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感应部与所述导气管内部的气流通道连通;/n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监测到的气流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佩戴件,所述佩戴件具有用于固定于人体人中位置的贴合面;
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佩戴件连接,所述导气管背离所述贴合面,且适于设在人体的鼻腔外,所述导气管具有用于与鼻孔正对的进气口;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感应部与所述导气管内部的气流通道连通;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监测到的气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导气管内部的气流通道中横截面积最小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内壁包括凸起部,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凸起部,或者沿所述导气管径向与所述凸起部正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气口沿所述导气管轴向的距离至少为所述导气管的长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呼吸气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环状,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导气管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导气管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呼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曹璐,李君实,
申请(专利权)人:休美北京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