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智能诊断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
,具体地说,是关于人工智能诊断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全球哮喘患者至少3亿,且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20岁以上成人哮喘患病率高达4.2%,患病人数约4570万人,在接受调查的哮喘患者中,仅有28.8%患者得到诊断,这一现象在占全部哮喘75%~77%的轻度哮喘中尤其普遍。由于肺功能参数复杂,仅凭借单一指标敏感性和特异性低,即便是三级医院的高年资专科医生对于肺功能阅读能力依然不足。同时,哮喘症状的非特异性以及肺的强大代偿能力,早期患者自身对于症状的感知度较差,导致早期患者有效诊断及识别困难,因此,患者在被确诊时往往已经有了肺功能和气流受限可逆程度的下降,以及在症状带来生活质量下降的同时,伴随重度急性发作,甚至危及生命,造成严重的卫生经济学负担。同时,哮喘患者手术麻醉意外和术中支气管痉挛的风险增加,研究表明在麻醉相关死亡中7%是由支气管痉挛引起,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呼吸系统索赔案中2%与支气管痉挛有关,其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T1、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智能终端和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建立通讯联络;/nT2、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智能终端命令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数据;/nT3、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将采集数据输入训练好的特征提取;/nT4、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对采集数据测算且获取哮喘信息;/nT5、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基于哮喘信息生成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报告发送给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智能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T1、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智能终端和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建立通讯联络;
T2、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智能终端命令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数据;
T3、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将采集数据输入训练好的特征提取;
T4、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对采集数据测算且获取哮喘信息;
T5、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基于哮喘信息生成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报告发送给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智能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数据采集装置还包括肺功能检测仪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T2采集数据包括患病者的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身体检查参数主要包括潮气量、用力肺活量、中心气道参数、FEV1/FVC、最高呼气流速、四种外周气道参数。
技术研发人员:张旻,包婺平,郝慧娟,张雪,张颖颖,周妍,殷俊峰,殷东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