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柔性压力监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力监测垫包括柔性压力垫与中枢控制盒,所述柔性压力垫分为三层,柔性压力垫第一层为垫布层,柔性压力垫第二层为压力监测层,柔性压力垫第三层为垫布层,所述垫布层由纤维布与海绵垫组成,所述压力监测层包括横向FPC线路板、纵向FPC线路板与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焊接在纵向FPC线路板上,所述纵向FPC线路板与横向FPC线路板接连,所述横向FPC线路板接连中枢控制盒,所述中枢控制盒包括绝缘保护壳、PCB线路板、无线传输器、中控器、充电池、USB接口、存储器、启动开关、指示灯。本发明专利技术抗损伤能力强、延展性强、柔韧性好、易收纳、监测压力数据精确、应用范围广,适合在多种环境监测人体压力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压力监测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监测垫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柔性压力监测垫。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融入到生物医学,使生物医学不断演变出新的学科,例如人体工程学与生物医学的融合演变出定量医学。在人体工程学与生物医学融合的过程中,传感器起到的重大推进作用。例如压力传感器延伸了医生的感观,将定性的压力感觉转变成定量化数据,增强了医生分析的准确性。压力传感器在医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临床诊断、病人监护与生理信号监测,并且在应用的基础上衍生一系列医疗设备。压力监测垫是将压力传感器应用在生物医学上衍生的产品。压力监测垫是将定性的人体压力感觉转变成定量化数据,例如:利用压力监测垫监测患者骨关节处压力,可以根据定量化压力数据给予患者最适宜的康复训练;利用压力监测垫监测人体各个部位在不同睡姿下对床垫施加的压力,并根据这个压力设计出最适合人体的床垫,改善人睡眠质量,缓解人体机体压力;利用压力监测垫监测人体在坐姿状态下压力,可以纠正人群的不正确坐姿。现今的压力监测垫在使用时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压力监测垫延展性差,导致在监测压力时压力传感器线路断裂;二是,压力监测垫柔韧性差,致使压力监测垫与人体之间出现悬空部位,导致压力监测垫监测的人体压力数据不完整;三是,由于压力监测垫内部存在PCB线路板,导致压力监测垫不便于收纳;四是,压力垫上压力传感器布稀疏,导致压力垫监测的人体压力数据不精确。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压力监测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佩戴式的多生理参数床单传感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抗损伤能力强、便于收纳、监测压力数据精确、应用范围广,适合在多种环境下监测人体压力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压力监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力监测垫包括柔性压力垫与中枢控制盒,所述柔性压力垫分为三层,柔性压力垫第一层为垫布层,柔性压力垫第二层为压力监测层,柔性压力垫第三层为垫布层,所述垫布层由纤维布与海绵垫组成,所述压力监测层包括横向FPC线路板、纵向FPC线路板与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焊接在纵向FPC线路板上,所述纵向FPC线路板与横向FPC线路板接连,所述横向FPC线路板接连中枢控制盒,所述中枢控制盒包括绝缘保护壳、PCB线路板、无线传输器、中控器、充电池、USB接口、存储器、启动开关、指示灯,所述无线传输器、中控器、充电池与USB接口、存储器、启动开关、指示灯安装在PCB线路板上,所述指示灯与启动开关伸出绝缘保护壳,PCB线路板位于绝缘保护壳内部,绝缘保护壳位于柔性压力垫上方。优选的,所述柔性压力垫第一层垫布层中海绵上有通孔,通孔的个数与压力传感器个数相同。优选的,所述每一平方米的压力监测层上压力传感器个数不小于200个,且每两个压力传感器之间间距不小于8mm。优选的,所述每一条纵向FPC线路板上有一个压力监测数据收集器,压力监测数据收集器整合当前纵向FPC线路板上安装的压力传感器监测的数据。优选的,所述纵向FPC线路板与当前线路板上安装的压力传感器呈岛桥结构,且每两个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纵向FPC线路板为蛇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对柔性压力垫与中枢控制盒进行优选设计组合,成一种无佩戴式的多生理参数床单传感器,采用纤维布、海绵垫制作垫层,增加柔性压力垫的柔韧性,解决传统压力监测垫柔韧性差,致使压力监测垫与人体之间出现悬空部位,导致压力监测垫监测的人体压力数据不完整问题;纵向FPC线路板与当前线路板上安装的压力传感器呈岛桥结构,并将每两个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纵向FPC线路板为蛇形的结构设计,增加压力垫的延展性,解决传统压力监测垫延展性差,导致在监测压力时压力传感器线路断裂问题;通过对垫层与压力监测层的优选设计组合,解决传统压力监测垫不便于收纳问题;每一平方米的压力监测层上压力传感器个数不小于200个,且每两个压力传感器之间间距不小于8mm,解决传统压力垫上压力传感器布稀疏,导致压力垫监测的人体压力数据不精确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抗损伤能力强、便于收纳、监测压力数据精确、应用范围广,适合在多种环境下监测人体压力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压力监测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层垫布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中枢控制盒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对应部件:柔性压力垫(1)、中枢控制盒(2)、垫布层(101)、压力监测层(102)、纤维布(8)、海绵垫(7)、通孔(9)、横向FPC线路板(3)、纵向FPC线路板(4)、压力传感器(5)、压力监测数据收集器(6)、绝缘保护壳(201)、PCB线路板(204)、无线传输器(202)、中控器(206)、充电池(203)、、存储器(205)、启动开关(207)、指示灯(20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的描述,结合说明书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参见附图1~4:一种柔性压力监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力监测垫包括柔性压力垫(1)与中枢控制盒(2),所述柔性压力垫(1)分为三层,柔性压力垫(1)第一层为垫布层(101),柔性压力垫(1)第二层为压力监测层(102),柔性压力垫(1)第三层为垫布层(101),所述垫布层(101)由纤维布(8)与海绵垫(7)组成,所述压力监测层(102)包括横向FPC线路板(3)、纵向FPC线路板(4)与压力传感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5)焊接在纵向FPC线路板(4)上,所述纵向FPC线路板(4)与横向FPC线路板(3)接连,所述横向FPC线路板(3)接连中枢控制盒(2),所述中枢控制盒(2)包括绝缘保护壳(201)、PCB线路板(204)、无线传输器(202)、中控器(206)、充电池(203)、USB接口、存储器(205)、启动开关(207)、指示灯(208),所述无线传输器(202)、中控器(206)、充电池(203)与USB接口、存储器(205)、启动开关(207)、指示灯(208)安装在PCB线路板(204)上,所述指示灯(208)与启动开关(207)伸出绝缘保护壳(201),PCB线路板(204)位于绝缘保护壳(201)内部,绝缘保护壳(201)位于柔性压力垫(1)上方。优选的,所述柔性压力垫(1)第一层垫布层(101)中海绵上有通孔(9),通孔(9)的个数与压力传感器(5)个数相同。优选的,所述每一平方米的压力监测层(102)上压力传感器(5)个数不小于200个,且每两个压力传感器(5)之间间距不小于8mm。优选的,所述每一条纵向FPC线路板(4)上有一个压力监测数据收集器(6),压力监测数据收集器(6)整合当前纵向FPC线路板(4)上安装的压力传感器(5)监测的数据。优选的,所述纵向FPC线路板(4)与当前线路板上安装的压力传感器(5)呈岛桥结构,且每两个压力传感器(5)之间的纵向FPC线路板(4)为蛇形。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受试者坐、背靠、平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压力监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力监测垫包括柔性压力垫与中枢控制盒,所述柔性压力垫分为三层,柔性压力垫第一层为垫布层,柔性压力垫第二层为压力监测层,柔性压力垫第三层为垫布层,所述垫布层由纤维布与海绵垫组成,所述压力监测层包括横向FPC线路板、纵向FPC线路板与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焊接在纵向FPC线路板上,所述纵向FPC线路板与横向FPC线路板接连,所述横向FPC线路板接连中枢控制盒,所述中枢控制盒包括绝缘保护壳、PCB线路板、无线传输器、中控器、充电池、USB接口、存储器、启动开关、指示灯,所述无线传输器、中控器、充电池与USB接口、存储器、启动开关、指示灯安装在PCB线路板上,所述指示灯与启动开关伸出绝缘保护壳,PCB线路板位于绝缘保护壳内部,绝缘保护壳位于柔性压力垫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压力监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力监测垫包括柔性压力垫与中枢控制盒,所述柔性压力垫分为三层,柔性压力垫第一层为垫布层,柔性压力垫第二层为压力监测层,柔性压力垫第三层为垫布层,所述垫布层由纤维布与海绵垫组成,所述压力监测层包括横向FPC线路板、纵向FPC线路板与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焊接在纵向FPC线路板上,所述纵向FPC线路板与横向FPC线路板接连,所述横向FPC线路板接连中枢控制盒,所述中枢控制盒包括绝缘保护壳、PCB线路板、无线传输器、中控器、充电池、USB接口、存储器、启动开关、指示灯,所述无线传输器、中控器、充电池与USB接口、存储器、启动开关、指示灯安装在PCB线路板上,所述指示灯与启动开关伸出绝缘保护壳,PCB线路板位于绝缘保护壳内部,绝缘保护壳位于柔性压力垫上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明,王艳景,李志荣,郭云飞,秦勇,樊文星,
申请(专利权)人:微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