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树花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茶树花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茶树花是茶树的生殖器官,属于完全花,两性虫媒花,花冠由5~9片花瓣组成,花瓣多为白色,小部分为浅黄或粉红色。茶树花具有“寿命短,花期长,开花多,结实少”的特点,花芽在6~7月开始分化,一般在9~12月陆续开放,南方茶区温度较高可延长至次年2~3月。大量研究表明,茶树花营养丰富,富含茶多糖、茶多酚、茶皂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和茶叶相似的组成成分,具有抑菌、抗炎、降血糖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茶树花中的水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茶叶。茶树花曾一度被视为茶叶生产中的废弃物,在生产中常常被修剪或任其自生自灭,随着人们对茶树花的深入认识,将废弃物茶树花充分利用,不仅能促进来年茶叶的增产,而且能解决人力物力等资源闲置问题,增加茶农的收入,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此外更能推动茶产业的发展。此外,茶树花中农残含量较低,与茶叶相比,茶树花更加卫生、安全。因此,十分有必要研究出一种适用于茶树花的加工方法。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树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采摘;/nS2萎凋;/nS3杀青;/nS4揉捻;/nS5发酵;/nS6渥堆;/nS7干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
S2萎凋;
S3杀青;
S4揉捻;
S5发酵;
S6渥堆;
S7干燥。
2.一种茶树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待露水干后采摘花蕾期或开放期的茶树花,残花、烂花不采;
S2萎凋:茶树花以2~3cm的厚度摊在干净的地方,25~30℃的室内自然萎调4~6h;
S3杀青:将萎凋的茶树花杀青,杀青后茶树花含水量为45~50%;
S4揉捻:杀青后的茶树花放入揉捻机揉捻,先不加压揉捻5~8min,再轻压揉捻7~10min,逐步加压揉捻12~15min,随后减压揉捻7~10min;
S5发酵:将揉捻后的茶树花装在培养瓶中;将酶液按比例(10~30):1mL/g加入到装有茶树花的培养瓶中,所述的比例为酶液与捻揉后茶树花的比例,在温度为22~28℃的条件下,酶解1~3h,将酶解后的茶树花在温度为80~100℃条件下灭酶10~20min;将液态菌种按比例接入到灭酶后的茶树花中,在温度为20~30℃的条件下,有氧发酵10~20d,得到发酵茶树花;
S6渥堆:根据发酵后茶树花的含水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