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监测放电装置。在很多后备电源系统中,蓄电池都长期处于浮充状态,实践证明对镉镍电池长期的浮充状态会产生记忆效应,导致容量的下降;对免维护铅酸电池长期的浮充状态会造成极板硫化,性能下降。这都需要在静态放电维护中查出有问题的电池,使之活化,并有利于蓄电池容量的确定和保持。在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637-1997中规定所有蓄电池的形式实验和出厂试验均需做10小时倍率的电池容量试验,为达到此试验目的,目前现有的技术为(A)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利用盐水漕、碳棒、线绕可变电阻、大功率电阻盘等负荷进行蓄电池放电试验,用人工调节放电电流。缺点1、维护人员要在8~10小时中连续操作,劳动强度大,放电电流波动很大,控制精度极差,容易造成蓄电池过放损伤。2、放电设备由于产生高温及带电通断造成使用寿命较短。3、国家标准规定放电期间每隔一小时测量单节蓄电池端电压、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并根据蓄电池的终止电压,尤其是单节电池端电压降至规定电压时作为放电结束标志,这样繁重的检测工作往往使现场人员难以做到,直接影响蓄电池容量判断的准确性。(B)如图2所示,使用继电器或可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频稳流式蓄电池监测放电装置,包括脉宽控制电路、拓朴恒流电路,其特征在于脉宽控制电路、拓朴恒流电路连接到蓄电池组的正、负极两端,其中拓朴恒流电路由IGBT功率管、谐振电感、放电电阻、谐振电容、续流二级管、续流电感组成,蓄电池的放电电流从蓄电池正极经IGBT功率管、谐振电感到续流二级管的负极及谐振电容的正极,然后,通过放电电阻回到蓄电池负极,在续流二极管负极与谐振电容之间,串接续流电感,放电电流信号从蓄电池正极引入脉宽控制电路输入端,放电电阻端电压信号从放电电阻正极引入脉宽控制电路输入端,谐振电感端电压信号从谐振电感引入脉宽控制电路输入端,脉宽控制电路的控制端口外接IGBT功率管。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