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制成型钢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345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制成型钢制品具有第一部位和与第一部位连接的第二部位,第一部位的金属组织中的马氏体分率为90%以上,第一部位的原γ粒径的长宽比相对于第二部位的原γ粒径的长宽比为1.4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制成型钢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制成型钢制品。本申请基于2018年4月13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077657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对于汽车或各种产业机械等中使用的钢制品,为了提高耐磨性、疲劳强度等机械性质,有时实施用于制成制品形状的成型工序,进一步实施渗碳淬火、软氮化等表面硬化热处理工序。作为成型工序,可列举出冷加工、热冲压等热加工。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中,例如,在将钢材加热至Ac3相变点以上后,骤冷至400~600℃的温度。之后,在该温度范围内对上述钢材实施压制加工后,以超过临界马氏体淬火速度的冷却速度将钢材冷却。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中,在冷成型工序后实施渗碳淬火作为表面硬化热处理工序。在该渗碳淬火中,将钢材加热至成为渗碳温度的1040~1100℃为止,通过设定为烃气体气氛下而使碳浸入扩散至钢材的表面而提高耐磨性。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技术中,作为表面硬化热处理工序,实施软氮化处理。在该软氮化处理中,将钢材加热至550~620℃,在包含氨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的混合气体气氛中进行热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制成型钢制品,其是具有第一部位和与所述第一部位连成一体的第二部位的压制成型钢制品,其中,/n所述第一部位的金属组织中的马氏体分率以体积%计为90%以上,/n所述第一部位的原γ粒径的长宽比为所述第二部位的原γ粒径的长宽比的1.4倍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13 JP 2018-0776571.一种压制成型钢制品,其是具有第一部位和与所述第一部位连成一体的第二部位的压制成型钢制品,其中,
所述第一部位的金属组织中的马氏体分率以体积%计为90%以上,
所述第一部位的原γ粒径的长宽比为所述第二部位的原γ粒径的长宽比的1.4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制成型钢制品,其中,所述第一部位的原γ粒径的长宽比为1.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制成型钢制品,其中,所述第一部位的厚度方向中心部处的该厚度方向的维氏硬度比所述第二部位的厚度方向中心部处的该厚度方向的维氏硬度高5%以上。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川伸麻塚野保嗣山形光晴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