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剖面双极化天线、阵列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1384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剖面双极化天线、阵列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双极化天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金属层、第一介质基板、第二金属层、第二介质基板、第三金属层、第三介质基板及第四金属层;第一金属层设置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第三金属层设置双极化馈电网络;第二金属层是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的参考地平面,第四金属层为双极化馈电网络的参考地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带宽宽、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和工艺成熟的特点,可满足5G毫米波通信设备规模化市场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剖面双极化天线、阵列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剖面双极化天线、阵列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克服sub-6G频谱资源紧缺的问题,毫米波在大带宽、高速率通信方面有显著优势。但在5G毫米波频段,电磁波信号空间损耗大,传播路径短,为此,需要毫米波高增益高方向性的阵列天线。同时,为了满足市场对5G毫米波大规模应用的需求,5G毫米波阵列天线同时需要满足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和工艺成熟可靠的要求。双极化阵列天线,可以同时接收或发射两个极化方式相互垂直的信号,而且互不干扰,可减少天线数量,节省天线占用的空间。同时,提供极化分集以对抗多径衰落和增加信道容量。但是目前市场上毫米波双极化阵列天线比较少见,目前适合于5G毫米波通信的双极化阵列天线大都处于预研阶段,常见的是毫米波单极化阵列天线,通过两幅不同极化的阵列天线,来满足hybrid-Beamforming应用场景MIMO通信的需求,但天线数量较多,不利于设备小型化设计。工艺实现方面,采用LTCC工艺的毫米波阵列天线,由于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剖面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金属层、第一介质基板、第二金属层、第二介质基板、第三金属层、第三介质基板及第四金属层;/n第一金属层设置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n第三金属层设置双极化馈电网络;/n第二金属层是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的参考地平面,第四金属层为双极化馈电网络的参考地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剖面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金属层、第一介质基板、第二金属层、第二介质基板、第三金属层、第三介质基板及第四金属层;
第一金属层设置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
第三金属层设置双极化馈电网络;
第二金属层是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的参考地平面,第四金属层为双极化馈电网络的参考地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剖面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包括两个天线子单元,两个天线子单元的结构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剖面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子单元包括方形贴片,所述方形贴片的四个边开有半圆形缺口,缺口设置馈电圆盘进行侧边耦合馈电,所述馈电圆盘的中心位置设置金属化过孔与双极化馈电网络连接,实现对馈电圆盘的馈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剖面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馈电网络具体为一驱二天线子单元馈电网络,每个天线子单元馈电网络包括+45°馈电网络及-45°馈电网络,两个+45°馈电网络分别与第一一分二功分器的两个输出端连接,第一一分二功分器的输入端设置激励端口;
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秀银李广伟杨圣杰赵小兰徐慧俊杨波伍尚坤高永振高霞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