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弯制试验系统及弯制试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66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9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弯制试验系统及弯制试验方法,涉及电机制作技术领域,电磁线扭转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设有第一回转中轴线、第一工作面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插孔,第一工作面与第一回转中轴线垂直,第一插孔的中轴线与第一回转中轴线平行;第二部件设有第二回转中轴线、第二工作面以及至少第二插孔,第二工作面与第二回转中轴线垂直设置,第二插孔的中轴线与第二回转中轴线平行设置;第一回转中轴线与第二回转中轴线共线,第一工作面与第二工作面共面;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转动配合;弯制试验系统包括上述扭转装置和弯曲装置,弯制试验方法采用上述系统。本申请能够模拟现场电磁线的弯制,检测电线线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弯制试验系统及弯制试验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机制作中电磁线围绕制作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弯制试验系统及弯制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电机的内部设有定子绕组,定子绕组是指安装在定子上的绕组,也就是绕在定子上面的电磁线,电磁线包括内部的导体和包裹在导体外部的绝缘层。绕组是由多个线圈或线圈组构成一相或整个电磁电路的统称,绕组一般通过电磁线绕制成一定的形状。目前,电磁线的生产厂家在电磁线质量检验时,均需要依据电磁线后续的加工用途进行弯制模拟,以检测弯折部位的强度和弯折部位绝缘层的质量;对于简单的折弯模拟,采用简单工具(例如钳子)即可手工弯制检测外部绝缘层有无破碎,但是对于具有特殊要求的定子绕组,制作加工时需要弯制呈如图1所示的形状再进行绕制,图1中的电磁线扭转件1具有第一折弯部102、第二折弯部103和第三折弯部104,第一折弯部102在两侧还设有一定的扭转,由于第一折弯部102、第二折弯部103和第三折弯部104是生产弯制成型中最主要的三个受力点,出厂前对这三个点的模拟弯制检测非常重要。由于上述形状的电磁线具有特定的形状,工作人员采用普通的工具无法进行手工弯制,导致无法对电磁线预先弯制模拟,对后期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对于如图1所示的形状的电磁线,出厂前不进行弯制模拟试验,无法对第一至第三折弯部的质量进行检测,导致电磁线后期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现有的无法针对图1所示形状电磁线弯制模拟检测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弯制试验系统及弯制试验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包括第一部件,设有第一回转中轴线、第一工作面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插孔,所述第一工作面与所述第一回转中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插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回转中轴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插孔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一工作面上;和第二部件,设有第二回转中轴线、第二工作面以及至少第二插孔,所述第二工作面与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插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插孔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二工作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回转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共线设置,所述第一工作面与所述第二工作面共面设置;所述第二部件沿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与所述第一部件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成对设置,成对的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的横截面尺寸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具有第一折弯部的电磁线,将电磁线的两个竖直臂,分别对应插接在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使折弯的电磁线的内凹弧位置位于第一插孔的入口位置;然后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发生相互转动,电磁线的两个竖直臂在第一插孔内和第二插孔内跟随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转动发生错位,电磁线的上部发生扭转,使电磁线在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入口位置发生反方向的折弯,即制作得到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检查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外部的绝缘层由于破损的情况,即可模拟生产现场的使用情况,进行初步的模拟试验检测。优选的,当所述第一插孔的数量≥2时,各所述第一插孔的横截面尺寸非相等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具有第一折弯部的电磁线,将电磁线的两个竖直臂,分别对应插接在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使折弯的电磁线的内凹弧位置位于第一插孔或第二插孔的入口位置;然后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发生相互转动,电磁线的两个竖直臂在第一插孔内和第二插孔内跟随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转动发生错位,电磁线的上部发生扭转,使电磁线在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入口位置发生反方向的折弯,即制作得到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检查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外部的绝缘层由于破损的情况,即可模拟生产现场的使用情况,进行初步的模拟试验检测。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孔的外侧设有筒形的第一孔套,所述第一孔套与所述第一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插孔的外侧设有筒形的第二孔套,所述第二孔套与所述第二部件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使用寿命,在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被磨损无法使用时,无需直接报废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以只更换掉第一孔套和第二孔套即可,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另外,采用螺栓组件进行安装固定,使用方便,安装拆卸更加便捷。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的用于使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转动的驱动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部件使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转动,使用更加便捷。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设有相互抵接的滑动配合面,所述滑动配合面为以所述第一回转中轴线和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为中轴线的圆柱面;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分别开设于所述滑动配合面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结构整体更加紧凑,并且通过上述圆柱形内表面与圆柱形外表面的抵接滑动配合,能够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转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可以代替第二部件底部的中心轴与第一部件设有轴孔插接配合实现第二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的相对转动的结构设计,使转动更加灵活、可靠,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为圆柱体,所述第一部件的中部设有柱孔,所述第二部件位于所述柱孔内,且与所述第一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工作面为所述第一部件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工作面为所述第二部件的上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圆柱体同轴套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整体结构紧凑,配合可靠。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转动角度的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横截面轮廓为多边形的调节柱体、开设于所述第二部件的远离所述第二工作面一端的且以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为中心轴的第二调节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部件的远离所述第一工作面一端的且以所述第一回转中轴线为中心轴的第一调节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部件侧壁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连通的调节槽以及插接于所述调节槽内且与所述调节柱体连接的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的横截面轮廓与所述调节柱体的横截面轮廓相同,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连通,所述调节柱体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孔内;所述调节槽包括沿所述第一部件的横截面外圆周开设的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和所述第二调节槽沿所述第一回转中轴线的轴向上下布置,所述第一调节槽和所述第二调节槽的开设长度不同;所述第一调节槽和所述第二调节槽连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对转动角度的控制,即能够调整成对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之间错位移动的距离,即能够控制电磁线扭转错位时,两个竖直臂的错位距离和第一折弯部的扭转角度以及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的折弯程度大小,起到了调节控制的作用,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和不同折弯扭转要求的试验要求,适用范围更广。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线弯制试验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线弯制试验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部件(2),设有第一回转中轴线(201)、第一工作面(202)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插孔(203),所述第一工作面(202)与所述第一回转中轴线(20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插孔(203)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回转中轴线(201)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插孔(203)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一工作面(202)上;和/n第二部件(3),设有第二回转中轴线(301)、第二工作面(302)以及至少第二插孔(303),所述第二工作面(302)与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301)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插孔(303)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301)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插孔(303)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二工作面(302)上;/n其中,所述第一回转中轴线(201)与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301)共线设置,所述第一工作面(202)与所述第二工作面(302)共面设置;所述第二部件(3)沿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301)与所述第一部件(2)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插孔(203)和所述第二插孔(303)成对设置,成对的所述第一插孔(203)和所述第二插孔(303)的横截面尺寸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件(2),设有第一回转中轴线(201)、第一工作面(202)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插孔(203),所述第一工作面(202)与所述第一回转中轴线(20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插孔(203)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回转中轴线(201)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插孔(203)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一工作面(202)上;和
第二部件(3),设有第二回转中轴线(301)、第二工作面(302)以及至少第二插孔(303),所述第二工作面(302)与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301)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插孔(303)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301)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插孔(303)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二工作面(302)上;
其中,所述第一回转中轴线(201)与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301)共线设置,所述第一工作面(202)与所述第二工作面(302)共面设置;所述第二部件(3)沿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301)与所述第一部件(2)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插孔(203)和所述第二插孔(303)成对设置,成对的所述第一插孔(203)和所述第二插孔(303)的横截面尺寸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插孔(203)的数量≥2时,各所述第一插孔(203)的横截面尺寸非相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孔(203)的外侧设有柱形的第一孔套(13),所述第一孔套(13)与所述第一部件(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插孔(303)的外侧设有柱形的第二孔套(14),所述第二孔套(14)与所述第二部件(3)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部件(3)连接的用于使所述第二部件(3)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2)转动的驱动部件(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2)和所述第二部件(3)之间设有相互抵接的滑动配合面(6),所述滑动配合面(6)为以所述第一回转中轴线(201)和所述第二回转中轴线(301)为中轴线的圆柱面;所述第一插孔(203)和所述第二插孔(303)分别开设于所述滑动配合面(6)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均为圆柱体,所述第一部件(2)的中部设有柱孔,所述第二部件(3)位于所述柱孔内,且与所述第一部件(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工作面(202)为所述第一部件(2)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工作面(302)为所述第二部件(3)的上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磁线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2)与所述第二部件(3)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部件(3)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2)转动角度的调节结构;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兵贺锋张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