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包线油膜涂覆结构、涂覆方法及涂覆后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4475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5
本申请涉及漆包线涂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漆包线表面润滑涂覆结构,包括清洁件、涂覆件和擦拭件,所述涂覆件和擦拭件均为吸油材料制成,所述涂覆结构还包括注油结构,所述注油结构包括油盒、油泵和滴定针管,油泵能够将油盒内的油抽送至滴定针管,滴定针管向涂覆件内注油。漆包线首先经过清洁件进行清洁,擦掉漆包线表面上的污染物,之后经过涂覆件进行涂覆润滑油膜,并且通过油泵的作用持续从油盒内补充润滑油,利用滴定针管定量向涂覆件内补充,保证漆包线经过涂覆件之后,产生的油膜厚度不会过厚,之后再经过擦拭件的作用,能够将油膜厚度再次变薄并且抹匀,从而精准控制油膜的厚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并且保证油膜的厚度均匀。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并且保证油膜的厚度均匀。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并且保证油膜的厚度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漆包线油膜涂覆结构、涂覆方法及涂覆后的检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漆包线涂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漆包线油膜涂覆结构、涂覆方法及涂覆后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漆包线是用来制作绕组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成品的漆包线为了便于保存和运输,需要在漆包线的外侧涂覆润滑油,之后进行收卷保存。
[0003]现有的漆包线表面润滑涂覆结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10223804B的专利技术专利,涂覆结构包括上海绵块、下海绵块、润滑涂覆辊和防滴吸油毛毡,润滑涂覆辊有一部分浸泡在油盒内,漆包线首先经过上海绵块和下海绵块之间进行表面清洁,之后经过润滑涂覆辊进行涂油,之后再经过防滴吸油毛毡进行吸附,完成对漆包线表面进行涂油。
[0004]一些特殊领域用的漆包线,出于环保等因素的考虑,对于漆包线表面涂覆的油膜厚度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做到精准控制,但上述现有技术很难实现精准控制油膜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涂覆的油膜厚度难以精确控制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漆包线表面润滑涂覆结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漆包线表面润滑涂覆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漆包线油膜涂覆结构,包括清洁件、涂覆件和擦拭件,所述涂覆件和擦拭件均为吸油材料制成,所述涂覆结构还包括注油结构,所述注油结构包括油盒、油泵和滴定针管,油泵能够将油盒内的油抽送至滴定针管,滴定针管向涂覆件内注油。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漆包线首先经过清洁件进行清洁,擦掉漆包线表面上的污染物,之后经过涂覆件进行涂覆润滑油膜,并且通过油泵的作用持续从油盒内补充润滑油,利用滴定针管定量向涂覆件内补充,保证漆包线经过涂覆件之后,产生的油膜厚度不会过厚,之后再经过擦拭件的作用,能够将油膜厚度再次变薄并且抹匀,从而精准控制油膜的厚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并且保证油膜的厚度均匀。
[000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漆包线油膜涂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漆包线油膜涂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清洁件、涂覆件和擦拭件分别套设在漆包线上,随着漆包线的行进方向,漆包线依次经过清洁件、涂覆件和擦拭件;S2、间歇或者持续启动油泵,通过滴定针管向涂覆件内添加涂覆油;S3、定期更换清洁件、涂覆件和擦拭件。
[0009]优选的,所述涂覆件和擦拭件的吸油性能为5g/g~8g/g。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覆件和擦拭件的吸油性能不能过高,否则漆包线经过涂覆件和擦拭件之后,产生的油膜厚度会较薄而不达标,同时吸油性能也不能过低,否则漆包线的油膜厚度会较厚而不达标。
[0011]优选的,滴定针管的滴定速度为7滴/min~10滴/min。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滴定针管的滴定速度过快,容易导致涂覆件内的润滑油量过多,漆包线经过涂覆件后油膜的厚度会较厚,也会导致擦拭件上积攒的润滑油量提升,导致最终的油膜厚度超标;反之,滴定针管的滴定速度过慢,容易导致漆包线的有膜厚度不达标。
[0013]优选的,油泵为间歇启动,运行8~10秒,间隔9~12秒再次运行。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歇启动油泵,有利于保证涂覆件和擦拭件内润滑油的分散,提升漆包线油膜的稳定性。
[0015]优选的,漆包线的涂覆速度为18~22米/min。
[0016]优选的,新的涂覆件和擦拭件安装之前,向涂覆件和擦拭件正中心靠近漆包线的位置滴3~4滴润滑油。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漆包线经过新的涂覆件和擦拭件之前,涂覆件和擦拭件内就有足够的润滑油,以保证初始涂覆过程中漆包线上的油膜厚度满足要求。
[0018]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漆包线表面润滑涂覆后的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漆包线表面润滑涂覆后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量取两米长的漆包线线样;S2、取5张以上的吸油纸,纸张厚度为0.04
±
0.01mm,将全部吸油纸对折,并且将漆包线夹在吸油纸中间,用手用力夹住吸油纸,并且用吸油纸以匀速的方式从漆包线线样的一端擦拭至另一端;S3、展开吸油纸,目测油浸透的纸张的数量。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漆包线表面油膜浸透吸油纸的数量大致判断油膜的厚度,方便快捷。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清洁件、涂覆件和擦拭件,并且向涂覆件内采用定量滴定的方式注油,达到了精确控制漆包线油膜厚度的效果;2、通过采用吸油纸擦拭测试的方法,达到快速检测油膜厚度是否符合要求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施例润滑涂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清洁件;2、涂覆件;3、擦拭件;43、滴定针管;5、固定支架;51、容置槽;9、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介绍了一种漆包线表面润滑涂覆结构,包括注油结构和固定支架5,固定支架5上设置有清洁件1、涂覆件2和擦拭件3,本实施例中,清洁件1、涂覆件2和擦拭件3均以可拆卸的卡接形式与固定支架5连接,漆包线沿着行进方向依次经过清洁件1、涂覆件2和擦拭件3,注油结构能够向涂覆件2内注油。随着漆包线的行进,漆包线首先经
过清洁件1的包裹擦拭,将漆包线表面上的杂质清理干净,之后漆包线经过涂覆件2后,吸附在涂覆件2内的润滑油能够附着在漆包线上,最后漆包线再经过擦拭件3,通过擦拭件3对漆包线上的油膜进行吸附并且抹匀,保证漆包线上的油膜厚度满足标准并且较为均匀。
[0024]涂覆件2和擦拭件3均为吸油材料制成,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清洁件1、涂覆件2和擦拭件3均为圆柱状的毛毡,固定支架5上开设有三个容置槽51,每个容置槽51的一侧均开口,清洁件1、涂覆件2和擦拭件3按顺序单独安装在容置槽51内。清洁件1、涂覆件2和擦拭件3的径向开设有切口9,切口9的一端位于轴线上、另一端向外延伸致外周面,这样就方便漆包线沿切口9位置安装至清洁件1、涂覆件2或者擦拭件3的中心部位。
[0025]注油结构的功能是向涂覆件2内定量注油,保证涂覆件2内吸附的润滑油量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以此来保证漆包线经过涂覆件2之后,漆包线上的润滑油油膜不会过厚或者过薄。如图1所示,注油结构包括油盒、油泵和滴定针管43,油泵能够将油盒内的油抽送至滴定针管43,滴定针管43向涂覆件2内注油,滴定针管43的针尖一般位于涂覆件2靠近中心位置的上方,保证滴定到涂覆件2内的润滑油能够快速的涂抹到漆包线上,降低涂覆件2内吸附的润滑油的总量,提升润滑油的使用效率和涂覆质量。
[0026]本实施例还介绍了一种漆包线油膜的涂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清洁件1、涂覆件2和擦拭件3分别套设在漆包线上,随着漆包线的行进方向,漆包线依次经过清洁件1、涂覆件2和擦拭件3。
[0027]S2、间歇或者持续启动油泵,通过滴定针管43向涂覆件2内添加涂覆油。
[0028]其中,涂覆件2和擦拭件3的吸油性能为5g/g~8g/g,即每克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漆包线油膜涂覆结构,包括清洁件(1)、涂覆件(2)和擦拭件(3),所述涂覆件(2)和擦拭件(3)均为吸油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结构还包括注油结构,所述注油结构包括油盒、油泵和滴定针管(43),油泵能够将油盒内的油抽送至滴定针管(43),滴定针管(43)向涂覆件(2)内注油。2.漆包线油膜涂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结构,包括以下步骤:S1、将清洁件(1)、涂覆件(2)和擦拭件(3)分别套设在漆包线上,随着漆包线的行进方向,漆包线依次经过清洁件(1)、涂覆件(2)和擦拭件(3);S2、间歇或者持续启动油泵,通过滴定针管(43)向涂覆件(2)内添加涂覆油;S3、定期更换清洁件(1)、涂覆件(2)和擦拭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漆包线油膜涂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件(2)和擦拭件(3)的吸油性能为5g/g~8g/g。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漆包线油膜涂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兵贺锋张维赵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