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破坏强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连续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测试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破坏强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非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模量、抗疲劳、耐腐蚀和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在某些方面完全可以代替金属材料,其中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如公开号为CN107964240A、CN110511490A等专利说明书公开的复合材料)在机械行业、建筑行业、汽车行业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而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注塑制件在实际应用中的失效判断标准是根据材料强度进行校核,国家标准的材料强度测试,没有考虑玻纤取向的影响,实际上,注塑成型过程当中由于熔料流动而使纤维产生取向,成型产品的力学性能呈现各向异性。进行强度校核时,目前是采用安全系数进行折扣计算,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偏差,也会出现结构设计缺陷,要么强度过剩,要么强度不足。往往在结构设计时,强度满足了要求,然而没有考虑玻纤取向等影响,到了试验测试阶段,可能出现失效问题,需要重新结构设计、优化、校核,影响项目进度、浪费时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破坏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测试不同玻纤取向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样条的拉伸强度,根据公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破坏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测试不同玻纤取向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样条的拉伸强度,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制件的校核强度σg,即制件的破坏强度;
公式中,σθ1~σθm分别代表玻纤取向与拉伸方向的夹角为θ1~θm的样条的拉伸强度,n1~nm分别代表σθ1~σθm的权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其中的玻璃纤维是非连续纤维,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50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0~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基体树脂为聚丙烯或尼龙。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制备4个不同玻纤取向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样条,样条尺寸采用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1447-2005规定尺寸样式,4个方向分别为0°、30°、45°和90°,其中0°为玻纤取向平行于拉伸的方向,30°为玻纤取向与拉伸方向呈30°夹角的方向,45°为玻纤取向与拉伸方向呈45°夹角的方向,90°为玻纤取向垂直于拉伸的方向;
(2)根据GB/T1447-2005规定,分别测试得到0°、30°、45°和90°玻纤取向的样条的拉伸强度σ0、σ30、σ45和σ90,代入公式:其中σg为校核强度,即制件的破坏强度n1~n4表示σ0、σ30、σ45和σ90的权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1~n4值通过如下方法得到:
(A)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陈晓敏,周功浪,周琨生,郑云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俊尔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