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气体回收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51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气体回收管道,涉及气体输送管道技术领域,包括外管体,所述外管体内部设有内管体,所述外管体和内管体之间设有保温棉层,所述外管体和内管体的两端通过挡片进行密封,所述内管体包括大环片和小环片,所述大环片的直径大于小环片的直径,所述大环片和小环片沿外管体的轴线方向依次搭接设置,所述外管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保温棉层和内管体并通过拧紧螺母进行固定,所述大环片和小环片沿固定螺栓的轴线方向留有缓冲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热量损失少,隔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气体回收管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输送管道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温气体回收管道。
技术介绍
炼钢过程中需要燃煤进行高温锻烧,煤炭燃烧的气体需配合风机进入热风炉中加热,加热过后的气体还有大量余热,为减少生产成本常对余热气体进行回收,回收过程中需要用耐高温的管道对气体进行输送。如申请号为CN201721647233.6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热风炉流水线用的防裂防粉尘堵塞管道,它包括保温箱,保温箱内设置有两个圆板;两个圆板之间设有间隙,每个圆板的侧面与保温箱内壁均设有间隙;每个圆板一侧均连接有排烟管,每个排烟管的一端均设置在保温箱外;每个排烟管上均套接有保温棉,保温棉位于保温箱内;所述保温箱两侧均连接有热风管,热风管位于两个圆板之间,每个热风管内均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其中一个排烟管上连接有燃烧炉。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排烟管外套设保温棉,并将保温棉设置在保温箱内,保温棉对热风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了热风中热量的散失;但是,当排烟管内温度较高时,排烟管受热膨胀,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排烟管发生变形甚至损坏,进而对管道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气体回收管道,具有热量损失少,隔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温气体回收管道,包括外管体,所述外管体内部设有内管体,所述外管体和内管体之间设有保温棉层,所述外管体和内管体的两端通过挡片进行密封,所述内管体包括大环片和小环片,所述大环片的直径大于小环片的直径,所述大环片和小环片沿外管体的轴线方向依次搭接设置,所述外管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保温棉层和内管体并通过拧紧螺母进行固定,所述大环片和小环片沿固定螺栓的轴线方向留有缓冲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在使用时,由于管道内气体温度较高,内管体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发生膨胀,大环片和小环片均会发生变形,变形过程中,大环片和小环片之间留有的缓冲间隙用来对大环片和小环片发生的变形进行缓冲;当管道不使用时,管道内温度下降,大环片和小环片回缩,使大环片和小环片之间的缓冲间隙再次恢复。通过将内管体设置为大环片和小环片,并将两者安装在固定螺栓上,同时在大环片和小环片之间留出缓冲间隙,缓冲间隙对高温状态下的大环片和小环片的变形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保温棉层,对管道起到了隔热作用,减少气体内热量的散失。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片由多个弧形状的片体拼接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片拆分为多个弧形的片体,一方面便于对挡片进行运输,另一方面便于将挡片与外管体和内管体进行焊接。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螺栓上安装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内管体和拧紧螺母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螺栓上安装垫片,垫片增加了拧紧螺母对内管体的固定效果,提高了内管体安装的稳定性,使保温棉层夹持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管体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风机进行连接的法兰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管体的端部设置法兰盘,法兰盘便于将管道与风机进行连接,使用方便,设计合理。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棉层的材料选择陶瓷纤维棉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棉层选择陶瓷纤维棉层,陶瓷纤维棉层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氧化、导热率低、柔软性好、耐腐蚀、热容小及隔音等优良特点,能够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散失,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环片和小环片相搭接的部分设置有耐高温弹性片,所述耐高温弹性片充满缓冲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大环片和小环片相搭接的位置处设置耐高温弹性片,并且使耐高温弹性片充满缓冲间隙,耐高温弹性片一方面能够实现大环片和小环片之间发生的膨胀变形,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气体中的杂质通过缓冲间隙进入到保温棉层中,对保温棉层造成腐蚀,提高了管道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环片靠近小环片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小环片靠近大环片的一端设置有与滑槽相插接配合的插接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大环片靠近小环片的一侧开设滑槽,在小环片的侧壁上设置插接环,利用插接环与滑槽的插接配合,一方面能够实现大环片与小环片之间发生的膨胀变形,另一方面能够减少气体中的杂质通过缓冲间隙进入到保温棉层中。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环片的内壁和小环片的外壁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环,位于大环片上的凸环的直径沿大环片的轴线朝向大环片的端部方向依次减小,位于小环片上的凸环的直径沿小环片的轴线朝向小环片的端部方向依次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大环片的内壁和小环片的外壁上设置多个凸环,在内管体受热发生膨胀时,大环片和小环片均发生膨胀,膨胀过程中,大环片和小环片相互搭接的位置处相互靠近,靠近的过程中凸环相互抵接,温度越高,膨胀越剧烈,直径较小的凸环由于不能承受变形带来的应力,直径较小的凸环相互挤压错位,使直径较大的凸环相抵接。凸环的相互抵接,能够适应内管体发生的膨胀变形,防止热气中的灰尘进入到保温棉层中,对保温棉层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当内管体内的温度还不足够使其发生变形时,由于凸环的作用,能够对热气中的灰尘起到阻挡的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将内管体设置为大环片和小环片,并将两者安装在固定螺栓上,同时在大环片和小环片之间留出缓冲间隙,缓冲间隙对高温状态下的大环片和小环片的变形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保温棉层,对管道起到了隔热作用,减少气体内热量的散失;2.通过在大环片和小环片相搭接的位置处设置耐高温弹性片,并且使耐高温弹性片充满缓冲间隙,耐高温弹性片一方面能够实现大环片和小环片之间发生的膨胀变形,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气体中的杂质通过缓冲间隙进入到保温棉层中,对保温棉层造成腐蚀,提高了管道的使用寿命;3.通过在大环片靠近小环片的一侧开设滑槽,在小环片的侧壁上设置插接环,利用插接环与滑槽的插接配合,一方面能够实现大环片与小环片之间发生的膨胀变形,另一方面能够减少气体中的杂质通过缓冲间隙进入到保温棉层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2为突出显示耐高温弹性片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3为突出显示滑槽和插接环的剖面示意图;图5时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4为突出显示凸环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外管体;2、内管体;21、大环片;22、小环片;3、挡片;4、保温棉层;5、固定螺栓;6、拧紧螺母;7、缓冲间隙;8、垫片;9、耐高温弹性片;10、滑槽;11、插接环;12、凸环。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气体回收管道,包括外管体(1),所述外管体(1)内部设有内管体(2),所述外管体(1)和内管体(2)之间设有保温棉层(4),所述外管体(1)和内管体(2)的两端通过挡片(3)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2)包括大环片(21)和小环片(22),所述大环片(21)的直径大于小环片(22)的直径,所述大环片(21)和小环片(22)沿外管体(1)的轴线方向依次搭接设置,所述外管体(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螺栓(5),所述固定螺栓(5)依次穿过保温棉层(4)和内管体(2)并通过拧紧螺母(6)进行固定,所述大环片(21)和小环片(22)沿固定螺栓(5)的轴线方向留有缓冲间隙(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气体回收管道,包括外管体(1),所述外管体(1)内部设有内管体(2),所述外管体(1)和内管体(2)之间设有保温棉层(4),所述外管体(1)和内管体(2)的两端通过挡片(3)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2)包括大环片(21)和小环片(22),所述大环片(21)的直径大于小环片(22)的直径,所述大环片(21)和小环片(22)沿外管体(1)的轴线方向依次搭接设置,所述外管体(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螺栓(5),所述固定螺栓(5)依次穿过保温棉层(4)和内管体(2)并通过拧紧螺母(6)进行固定,所述大环片(21)和小环片(22)沿固定螺栓(5)的轴线方向留有缓冲间隙(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气体回收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3)由多个弧形状的片体拼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气体回收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5)上安装有垫片(8),所述垫片(8)位于内管体(2)和拧紧螺母(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气体回收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晟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