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50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文氏管负区燃油压力的压力控制器,包括用于连接泵油管的安装盘,文氏管穿过安装盘中部开设的中心孔并构成轴向限位配合,文氏管的内腔构成燃油主通路且燃油主通路最窄位置处构成文氏管负区,位于泵油管内部的安装盘盘面上开设有贯通盘面的通孔,调节单元调节通孔的横截面积大小,用于调节文氏管负区的燃油压力。对于文氏管来说,负区的流速加大,压力减小,流速减小,压力增大。上述方案中,通过调节通孔的横截面积大小,改变流经通孔的燃油流量,间接改变流经燃油主通路的流量,使得飞机油箱燃油入口处的燃油压力始终等于文氏管负区的燃油压力,从而实现对飞机油箱燃油入口处的燃油压力进行控制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控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加油设备
,具体设计一种用于飞机加油车的压力控制器。
技术介绍
飞机加油车是大中型机场使用最为广泛的加油设备,为飞机加油保障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给飞机加油时,要求快速、安全且大流量加油,因此希望飞机加油车泵油系统工作压力尽可能大,但是飞机油箱及其内部供油系统能承受的压力值是一定的,过高的压力会导致飞机油箱及其内部供油系统的损坏,这就要求飞机加油车设置压力控制系统,自动控制飞机油箱入口处燃油的压力,使其不超过允许值。飞机加油车的压力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在加油系统中设置由文氏管2和压力控制阀1组成的压力回路,给飞机加油时,是通过加油胶管3给飞机油箱4注入燃油的,直接从加油胶管3的末端即飞机油箱4燃油入口处采集燃油压力信号,然后再将该信号反馈给压力控制阀1进行压力控制比较困难,为此在泵油系统中设置文氏管2。文氏管2又名文丘里管,它通过其截面变窄,达到流速加大,压力减小的效果,通常称文氏管最窄截面处为文氏管负区,通过计算确定出合适的文氏管负区直径,使得油箱燃油入口处的燃油压力始终等于文氏管2负区的燃油压力,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文氏管2负区的燃油压力模拟油箱燃油入口处的燃油压力。把文氏管2负区接口与压力控制阀1的液控接口A连接,这样压力控制阀1的开关可以由文氏管2负区燃油压力即油箱燃油入口处的燃油压力来控制。给飞机加油时,当油箱燃油入口处的燃油压力小于允许值,文氏管2负区压力与平衡弹簧压力之和小于气控压力(气控压力值为飞机燃油箱燃油压力许用值与平衡弹簧力之和)时,压力控制阀1处于开启位置,燃油可以从压力控制阀1通过,泵油系统处于加油状态;反之,当飞机油箱燃油入口处的压力高于允许值时,文氏管2负区压力与平衡弹簧压力之和大于气控压力,压力控制阀1关闭,燃油不能从压力控制阀1通过,泵油系统停止加油,从而实现压力的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文氏管负区燃油压力的压力控制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力控制器,包括用于连接泵油管的安装盘,文氏管穿过安装盘中部开设的中心孔并构成轴向限位配合,文氏管的内腔构成燃油主通路且燃油主通路最窄位置处构成文氏管负区,位于泵油管内部的安装盘盘面上开设有贯通盘面的通孔,调节单元调节通孔的横截面积大小,用于调节文氏管负区的燃油压力。上述方案中,对于文氏管来说,负区的流速加大,压力减小,流速减小,压力增大。因此通过调节通孔的横截面积大小,改变流经通孔的燃油流量,间接改变流经燃油主通路的流量,使得飞机油箱燃油入口处的燃油压力始终等于文氏管负区的燃油压力,从而实现对飞机油箱燃油入口处的燃油压力进行控制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飞机加油车的压力控制原理图;图2为压力控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爆炸视图;图4为压力控制器的燃油辅助通路B全闭状态下的示意图;图5为压力控制器的燃油辅助通路B半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6为压力控制器的燃油辅助通路B全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7为图2的剖视图;图8为带有第二通道的压力控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燃油辅助通路B全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0为图8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2-图7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论述。一种压力控制器,包括用于连接泵油管的安装盘10,文氏管20穿过安装盘10中部开设的中心孔11并构成轴向限位配合,文氏管20的内腔构成燃油主通路A且燃油主通路A最窄位置处构成文氏管负区,位于泵油管内部的安装盘10盘面上开设有贯通盘面的通孔12,调节单元调节通孔12的横截面积大小,用于调节文氏管20负区的燃油压力。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泵油管(图中未示出)是连接在安装盘10盘面两侧的,也就是说文氏管20位于泵油管内,属于管中管,从泵油管经过的燃油一大部分从文氏管20的内腔构成燃油主通路A中通过,另外一部分从安装盘10盘面上开设的通孔12中通过(前提是通孔12在调节单元调节下允许燃油通过,如果调节单元调节通孔12关闭,则从泵油管经过的燃油全部从文氏管20的内腔构成燃油主通路A中通过),对于文氏管来说,负区的流速加大,压力减小,流速减小,压力增大,通过调节通孔12的横截面积大小,改变流经通孔12的燃油流量,间接改变流经燃油主通路A的流量,使得飞机油箱燃油入口处的燃油压力始终等于文氏管负区的燃油压力,从而实现对飞机油箱燃油入口处的燃油压力进行控制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调节单元包括调节盘30,安装盘10进油侧的盘面上设置有环形凹部13,通孔12设置在环形凹部13的凹底位置处,调节盘30嵌于环形凹部13内,调节盘30上开设有与通孔12位置对应的圆孔31,动力驱动调节盘30转动改变圆孔31和通孔12的重合面积,圆孔31和通孔12相通区域构成燃油辅助通路B。通过转动调节盘30改变其上的圆孔31的位置,使得圆孔31和通孔12的重合面积相应改变,当圆孔31和通孔12完全错位时,如图4所示,即燃油辅助通路B关闭,燃油无法从燃油辅助通路B中通过,全部的燃油都从燃油主通路A中通过;当圆孔31和通孔12部分重合时,如图5所示,即燃油辅助通路B部分开启,一部分的燃油从燃油辅助通路B中通过,另一部分的燃油从燃油主通路A中通过;当圆孔31和通孔12完全重合时,如图6所示,即燃油辅助通路B完全开启,一部分的燃油从燃油辅助通路B中通过,另一部分的燃油从燃油主通路A中通过,此时相较于图5中而言,流经的燃油从燃油主通路A的燃油流量小,流速小,文氏管20负区的燃油压力大。也就是说当燃油辅助通路B由小变大的过程中,文氏管20负区的燃油压力逐渐上升;反之,当燃油辅助通路B由大变小的过程中,文氏管20负区的燃油压力逐渐降低;从而实现对文氏管20负区燃油压力的调节,进而实现对飞机油箱燃油入口处的燃油压力进行控制的目的。进一步的,环形凹部13设置在中心孔11的外部且两者同芯布置,调节盘30两侧盘面分别与环形凹部13的凹底、文氏管20外壁上设置的台阶抵靠构成轴向限位配合。这样调节盘30在轴向的位置被限定,只能做转动动作,保证调节盘30的盘面与环形凹部13的凹底贴合。为了保证燃油均匀的从文氏管20外部流过,这里要求通孔12、圆孔31的孔芯与文氏管20的管芯平行布置,圆孔31的直径与通孔12的直径相等,通孔12在环形凹部13的凹底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圆孔31在调节盘30上对应设置有多个,从燃油主通路A外部经过的燃油在圆周方向经多个通孔12和圆孔31构成的燃油辅助通路B被均匀的分流到下游。进一步的,调节盘30的盘面上朝向环形凹部13的凹底凸伸设置有导向销32,导向销32插置于环形凹部13的凹底上开设的弧形导向槽14内构成导向滑移配合,弧形导向槽14的曲率中心与调节盘30的盘芯共线。由于弧形导向槽14的导向作用,调节盘30始终绕着自身的盘芯转动,防止调节盘30发生偏移,确保通孔12和圆孔31的孔芯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导向销32在弧形导向槽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泵油管的安装盘(10),文氏管(20)穿过安装盘(10)中部开设的中心孔(11)并构成轴向限位配合,文氏管(20)的内腔构成燃油主通路A且燃油主通路A最窄位置处构成文氏管负区,位于泵油管内部的安装盘(10)盘面上开设有贯通盘面的通孔(12),调节单元调节通孔(12)的横截面积大小,用于调节文氏管(20)负区的燃油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泵油管的安装盘(10),文氏管(20)穿过安装盘(10)中部开设的中心孔(11)并构成轴向限位配合,文氏管(20)的内腔构成燃油主通路A且燃油主通路A最窄位置处构成文氏管负区,位于泵油管内部的安装盘(10)盘面上开设有贯通盘面的通孔(12),调节单元调节通孔(12)的横截面积大小,用于调节文氏管(20)负区的燃油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单元包括调节盘(30),安装盘(10)进油侧的盘面上设置有环形凹部(13),通孔(12)设置在环形凹部(13)的凹底位置处,调节盘(30)嵌于环形凹部(13)内,调节盘(30)上开设有与通孔(12)位置对应的圆孔(31),动力驱动调节盘(30)转动改变圆孔(31)和通孔(12)的重合面积,圆孔(31)和通孔(12)相通区域构成燃油辅助通路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环形凹部(13)设置在中心孔(11)的外部且两者同芯布置,调节盘(30)两侧盘面分别与环形凹部(13)的凹底、文氏管(20)外壁上设置的台阶抵靠构成轴向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通孔(12)、圆孔(31)的孔芯与文氏管(20)的管芯平行布置,圆孔(31)的直径与通孔(12)的直径相等,通孔(12)在环形凹部(13)的凹底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圆孔(31)在调节盘(30)上对应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调节盘(30)的盘面上朝向环形凹部(13)的凹底凸伸设置有导向销(32),导向销(32)插置于环形凹部(13)的凹底上开设的弧形导向槽(14)内构成导向滑移配合,弧形导向槽(14)的曲率中心与调节盘(30)的盘芯共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导向销(32)在弧形导向槽(14)两端位置处时,导向销(32)的中心与调节盘(30)盘芯连线的夹角为α,过调节盘(30)盘芯的圆孔(31)最小孔径处两侧的切线的夹角为β,α=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安装盘(10)上开设有调节孔(15),螺栓组件(40)自安装盘(10)外部插入调节孔(15)内并与调节盘(30)抵靠,调节孔(15)的长度方向和抵靠处与安装盘(10)盘芯连线呈夹角式布置,螺栓组件(40)推动调节盘(30)转动到位后并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组件(40)包括固定设置在调节孔(15)内的导向螺栓(41),导向螺栓(41)为空心结构且空心内腔中螺纹连接有调整螺钉(42),调整螺钉(42)的里端端部与导向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齐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