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力式耐火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685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力式耐火闸阀,在阀体中腔内设有阀座,在阀体内设有闸板,闸板的顶部连接阀杆螺母,阀杆与阀杆螺母间形成螺纹副,阀盖连接在阀体上方,在阀盖上端固定连接支架,阀杆穿过阀盖和支架后其顶部与手轮固定连接,在阀盖内依次设有填料、填料隔环和填料压盖,在阀杆上套设弹簧套,在弹簧套内部设有弹簧且弹簧顶部固定在螺纹连接在阀杆上的弹簧座上,在弹簧套上方设有轴承支撑环,在轴承支撑环上方设有轴承压盖,轴承设在弹簧套与填料压盖及轴承支撑环和轴承压盖之间,在轴承压盖与支架顶面之间设有垫片。本新型公开的闸阀的结构设计合理,可进一步提升闸阀在工作过程中的密封稳定性及遇到火情温度升高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力式耐火闸阀
本技术涉及石油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力式耐火闸阀。
技术介绍
闸阀由于具有流体阻力小,启闭力矩小,介质流动方向不受限制,不扰流、不降低压力,密封性能好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井口装置中,但是由于油井本身存在极大的发生火灾的潜在风险,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设计,使得阀门能在遭遇火灾后在保持相应的密封性能和操作性能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力式耐火闸阀,产品不仅具有稳定性好、密封性佳等优势,还能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迅速隔离阀体内的压力,减少泄漏,提高阀体的安全性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力式耐火闸阀,在阀体中腔内安装有阀座,在阀体内设有闸板,在闸板的顶部连接阀杆螺母,阀杆与阀杆螺母螺纹连接形成螺纹副,阀盖通过螺柱螺母组件连接在阀体上方,在阀盖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支架并在底部以螺钉紧固,阀杆依次穿过阀盖和支架后其顶部与手轮固定连接且以螺母限位,在阀盖内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依次设有填料、填料隔环和填料压盖,填料压盖与阀盖螺纹连接,在阀杆上套设弹簧套,在弹簧套内部设有套设在阀杆上的弹簧且弹簧顶部固定在弹簧座上,弹簧座螺纹连接在阀杆上,在弹簧套上方设有轴承支撑环,在轴承支撑环上方设有轴承压盖,轴承设在弹簧套与填料压盖及轴承支撑环和轴承压盖之间,在轴承压盖与支架顶面之间设有垫片,在阀盖上设有注油器组件。进一步地,在阀盖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防火罩。进一步地,在支架顶端设有防尘圈。进一步地,在阀座底部与阀体底面间设有支撑板。进一步地,在阀座与阀体的接触面上设有阀座密封圈。进一步地,在阀盖与阀体的相接处设有密封环。进一步地,在支架上端设有O形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力式耐火闸阀的结构设计合理,可进一步提升闸阀在工作过程中的密封稳定性,且在遇到火情温度升高时,支架内部的垫片会自动熔化,弹簧复位带动阀杆上移,会使阀杆与阀盖之间形成背密封,从而隔离阀体内的压力,减少泄漏,从而提高闸阀的安全性;防火罩的设计使得在遇到火情或温度过高时可对螺柱螺母组件进行保护,防止其因温度的急剧升高而失效。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自力式耐火闸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其中,1-阀体,2-阀座,3-闸板,4-阀杆螺母,5-阀杆,6-阀盖,7-螺柱螺母组件,8-支架,9-螺钉,10-手轮,11-螺母,12-填料,13-填料隔环,14-填料压盖,15-弹簧套,16-弹簧,17-弹簧座,18-轴承支撑环,19-轴承压盖,20-轴承,21-垫片,22-注油器组件,23-防火罩,24-防尘圈,25-支撑板,26-阀座密封圈,27-密封环,28-O形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为了提升闸阀工作时的密封稳定性,并使其在遭遇火灾或温度急剧升高时能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一种自力式耐火闸阀,在阀体1中腔内安装有阀座2,在阀座2底部与阀体1底面间设有支撑板25以保持阀座2的稳定,从而增强产品的稳定性,在阀座2与阀体1的接触面上设有阀座密封圈26。在阀体1内设有闸板3,在闸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阀杆螺母4,阀杆5与阀杆螺母4螺纹连接形成螺纹副,进而可将阀杆5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闸板3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以实现阀门的开启和闭合。阀盖6通过螺柱螺母组件7连接在阀体1上方,在阀盖6与阀体1的相接处设有密封环27。在阀盖6外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防火罩23以在火灾或温度过高时保护螺柱螺母组件7,防止其因为温度的急剧升高而失效。在阀盖6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支架8并在底部以螺钉9紧固,在支架8上端设有O形圈28,在支架8顶端内部设有防尘圈24。阀杆5依次穿过阀盖6和支架8后其顶部与手轮10固定连接且以螺母11限位。在阀盖6内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依次设有填料12、填料隔环13和填料压盖14,密封性好,稳定性佳,填料压盖14与阀盖6螺纹连接。在阀杆5上套设弹簧套15,弹簧套15的位置可相对固定,在弹簧套15内部设有套设在阀杆5上的弹簧16且弹簧16顶部固定在弹簧座17上,弹簧座17螺纹连接在阀杆5上,弹簧座17顶端与弹簧套15顶面间有活动间隙。在弹簧套15上方设有轴承支撑环18,在轴承支撑环18上方设有轴承压盖19,轴承20设在弹簧套15与填料压盖14、轴承支撑环18和轴承压盖19之间,降低摩擦系数,使得操作过程更加流畅。在轴承压盖19与支架8顶面之间设有垫片21,在阀盖6上设有注油器组件22。正常工况下,通过转动手轮10带动阀杆5顺时针/逆时针转动,由于阀杆5与阀杆螺母4之间形成螺纹副,从而可将阀杆5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阀杆螺母4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在阀杆螺母4底部的闸板3纵向移动,闸板3上/下运动实现阀门的开启/关闭。当遇到火灾情况,垫片21遇高温熔化,在轴承压盖19与支架8顶面间形成移动间隙,在弹簧16复位力作用下,推动弹簧座17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与弹簧座17螺纹连接的阀杆5向上移动,使得阀杆5与阀盖6之间形成金属对金属的背密封接触,从而隔离阀体1内压力,防止阀门内部压力的泄漏,提升作业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力式耐火闸阀,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中腔内安装有阀座(2),在阀体(1)内设有闸板(3),在闸板(3)的顶部连接阀杆螺母(4),阀杆(5)与阀杆螺母(4)螺纹连接形成螺纹副,阀盖(6)通过螺柱螺母组件(7)连接在阀体(1)上方,在阀盖(6)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支架(8)并在底部以螺钉(9)紧固,阀杆(5)依次穿过阀盖(6)和支架(8)后其顶部与手轮(10)固定连接且以螺母(11)限位,在阀盖(6)内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依次设有填料(12)、填料隔环(13)和填料压盖(14),填料压盖(14)与阀盖(6)螺纹连接,在阀杆(5)上套设弹簧套(15),在弹簧套(15)内部设有套设在阀杆(5)上的弹簧(16)且弹簧(16)顶部固定在弹簧座(17)上,弹簧座(17)螺纹连接在阀杆(5)上,在弹簧套(15)上方设有轴承支撑环(18),在轴承支撑环(18)上方设有轴承压盖(19),轴承(20)设在弹簧套(15)与填料压盖(14)及轴承支撑环(18)和轴承压盖(19)之间,在轴承压盖(19)与支架(8)的顶面之间设有垫片(21),在阀盖(6)上设有注油器组件(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力式耐火闸阀,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中腔内安装有阀座(2),在阀体(1)内设有闸板(3),在闸板(3)的顶部连接阀杆螺母(4),阀杆(5)与阀杆螺母(4)螺纹连接形成螺纹副,阀盖(6)通过螺柱螺母组件(7)连接在阀体(1)上方,在阀盖(6)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支架(8)并在底部以螺钉(9)紧固,阀杆(5)依次穿过阀盖(6)和支架(8)后其顶部与手轮(10)固定连接且以螺母(11)限位,在阀盖(6)内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依次设有填料(12)、填料隔环(13)和填料压盖(14),填料压盖(14)与阀盖(6)螺纹连接,在阀杆(5)上套设弹簧套(15),在弹簧套(15)内部设有套设在阀杆(5)上的弹簧(16)且弹簧(16)顶部固定在弹簧座(17)上,弹簧座(17)螺纹连接在阀杆(5)上,在弹簧套(15)上方设有轴承支撑环(18),在轴承支撑环(18)上方设有轴承压盖(19),轴承(20)设在弹簧套(15)与填料压盖(14)及轴承支撑环(18)和轴承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平闵瑞松周明童力李莹莹陈宁路闯杨代贵邹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道森钻采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