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汽车减震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安全
,具体为一种双向汽车减震系统。
技术介绍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为衰减震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震器多是液力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目前现有减震器自身的高度和减震效果只能取其中一个,所以如果需要良好的减震效果就需要将汽车设计的特别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汽车减震系统,解决了目前现有减震器自身的高度和减震效果只能取其中一个,所以如果需要良好的减震效果就需要将汽车设计的特别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汽车减震系统,包括顶端减震模块(1)、缓冲模块(2)和输压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减震模块(1)包括减震槽(101)、减震盖板(102)、减震盖板固定环(103)、减震滑块(104)、减震弹簧(105)、减震伸缩筒(106)、减震桶(107)和减震伸缩杆(108),所述减震槽(1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减震滑块(104),减震滑块(10)与减震槽(101)通过减震伸缩杆(108)滑动连接,所述减震槽10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伸缩筒(106),所述减震槽(101)的上表面通过减震盖板固定环(103)固定连接有减震盖板(102);/n所述的缓冲模块(2)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汽车减震系统,包括顶端减震模块(1)、缓冲模块(2)和输压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减震模块(1)包括减震槽(101)、减震盖板(102)、减震盖板固定环(103)、减震滑块(104)、减震弹簧(105)、减震伸缩筒(106)、减震桶(107)和减震伸缩杆(108),所述减震槽(1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减震滑块(104),减震滑块(10)与减震槽(101)通过减震伸缩杆(108)滑动连接,所述减震槽10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伸缩筒(106),所述减震槽(101)的上表面通过减震盖板固定环(103)固定连接有减震盖板(102);
所述的缓冲模块(2)包括防尘罩201、防尘板(202)、齿条(203)、齿条支架(204)、齿条滑柱(205)、输入齿轮(206)、首端从动齿轮(207)、输出齿轮(208)、中部从动齿轮(209)、中部齿轮支架(210)、中部主动齿轮(211)、拉压弹簧(212)、拉动齿条(213)、扭矩板(214)、扭簧(215)、扭环(216)、末端主动齿轮(217)、末端齿轮支架(218)、末端从动齿轮(219)、首端主动齿轮(220)和首端齿轮支架(221),所述防尘罩(2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板(202),防尘板(2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扭矩板(214),扭矩板(214)的侧面通过扭簧(215)固定连接有扭环(216),扭环(21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末端主动齿轮(217),末端主动齿轮(217)的侧方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末端从动齿轮(219),所述末端主动齿轮(217)和末端从动齿轮(219)与防尘板(202)通过末端齿轮支架(218)转动连接;
所述的输压模块(3)包括减震输压管(301)、减震输压管支架(302)、减震输压管支架固定柱(303)、支架输压管(304)、输压活塞(305)、输压套筒(306)和输压套筒支架(307),所述减震桶(10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减震输压管(301),减震输压管(3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输压管(304),支架输压管(3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压套筒(306),输压套筒(30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输压活塞(305),输压活塞(305)与防尘板(202)通过输压套筒支架(30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伸缩杆(108)的外表面与减震伸缩筒(106)的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