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阻尼钢框架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43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阻尼钢框架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建筑结构底层的阻尼钢框架结构,所述阻尼钢框架结构包括门式钢框架和阻尼器,所述门式钢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柱,两个立柱上端经横梁相连接,立柱下端与建筑结构的基础相连接,阻尼器安装在门式钢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阻尼器设置三个且依次铰接形成三角形机构,三角形机构的三个铰接点分别经销轴与立柱、横梁、梁柱节点复合铰接,立柱上下端分别通过钢抱箍与建筑结构的支柱相连接,本装置采用阻尼钢框架结构加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施工方便,对底层薄弱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加固控制效果,能够有效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阻尼钢框架装置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阻尼钢框架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抗震加固

技术介绍
我国一些建筑由于商业用途或者公共用途等原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这样的结构形式在其底层拥有较大的使用空间,而结构上部一般用于办公或者住宅等,需要较多的隔断而设置较多的墙体,形成了上刚下柔的形式,这样的建筑往往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底层薄弱层破坏,进而导致整体建筑发生损坏,造成较大的安全问题和经济损失,因此对底层薄弱的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建筑物的底层需要较大的使用空间,而采用增大截面法、增设支撑会大量挤占使用空间而不易施行;另外,碳纤维布加固和预应力筋加固的方法也只能增加结构的延性而无法提高的抗侧刚度,不适宜用于底层薄弱建筑的加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阻尼钢框架装置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阻尼钢框架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结构底层的阻尼钢框架结构,所述阻尼钢框架结构包括门式钢框架和阻尼器,所述门式钢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柱,两个立柱上端经横梁相连接,立柱下端与建筑结构的基础相连接,阻尼器安装在门式钢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阻尼器设置三个且依次铰接形成三角形机构,三角形机构的三个铰接点分别经销轴与立柱、横梁、梁柱节点复合铰接,立柱上下端分别通过钢抱箍与建筑结构的支柱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下端设置有端板,端板上开设有通孔,螺栓穿过端板上的与通孔建筑结构的基础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立柱、横梁、梁柱节点上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安装销轴的连接键。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的两端均设有连接销头。进一步的,所述钢抱箍包括边柱抱箍、角柱抱箍,处于建筑结构底层边部的支柱经边柱抱箍与相配合的立柱连接,处于建筑结构底层角部的支柱经角柱抱箍与相配合的立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角柱抱箍包括两块Z型钢板和一块W型钢板,所述边柱抱箍包括四块W型钢板,W型钢板、Z型钢板端部设置有翼缘板,翼缘板上开设有螺栓孔,角柱抱箍的Z型钢板的翼缘板与相邻的Z型钢板、W型钢板上的翼缘板经螺栓连接,边柱抱箍的W型钢板上的翼缘板与相邻的W型钢板上的翼缘板经螺栓连接。一种装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第一个阻尼器的两端连接销头分别与第二个阻尼器和第三个阻尼器的连接销头放置一起,第二个阻尼器余下的连接销头与第三个阻尼器的余下的连接销头放置一起,连接销头上预留有利于销轴穿过实现连接的孔洞;步骤S2:在门式钢框架上部内侧的梁柱节点、横梁和立柱分别安装连接键,将三处连接键分别与三角形机构三个角的销轴进行连接,完成阻尼器的安装;步骤S3:利用螺栓将门式钢框架的立柱底端的端板固定在建筑结构的基础上的指定位置;步骤S4:将处于建筑结构底层边部的支柱经边柱抱箍与相配合的立柱连接,将处于建筑结构底层角部的支柱经角柱抱箍与相配合的立柱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阻尼钢框架结构加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施工方便,对底层薄弱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加固控制效果,能够有效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图1为若干阻尼钢框架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总体示意图;图2为单个阻尼钢框架加固底层框架局部示意图;图3为阻尼钢框架的构造示意图;图4为三角形机构的构造示意图;图5为边柱抱箍的构造示意图;图6为角柱抱箍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建筑结构;101-建筑结构的基础;102-支柱;2-阻尼钢框架结构;21-门式钢框架;22-阻尼器,201-立柱;202-横梁;203-梁柱节点;204-端板;206-连接销头;3-钢抱箍;31-边柱抱箍;32-角柱抱箍;301-Z型钢板;302-W型钢板;303-翼缘板;4-螺栓;5-销轴;6-连接键,7-第一个阻尼器;8-第二个阻尼器;9-第三个阻尼器;10-三角形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阻尼钢框架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结构1底层的阻尼钢框架结构2,所述阻尼钢框架结构包括门式钢框架21和阻尼器22,所述门式钢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柱201,两个立柱上端经横梁202相连接,立柱下端与建筑结构的基础101相连接,阻尼器安装在门式钢框架的梁柱节点203处,阻尼器设置三个且依次铰接形成三角形机构10,三角形机构的三个铰接点分别经销轴5与立柱、横梁、梁柱节点复合铰接,实现对门式钢框架上梁柱节点变形的控制,立柱上下端分别通过钢抱箍3与建筑结构的支柱102相连接,钢抱箍的尺寸与立柱201和支柱的尺寸相适应,可通过拼装连接将阻尼钢框架结构的立柱与建筑结构的支柱扣紧,实现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下端设置有端板204,端板上开设有通孔,螺栓穿过端板上的与通孔建筑结构的基础进行固定连接,实现阻尼钢框架结构与建筑结构的基础的固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横梁、梁柱节点上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安装销轴的连接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器的两端均设有连接销头20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抱箍包括边柱抱箍31、角柱抱箍32,处于建筑结构底层边部的支柱经边柱抱箍与相配合的立柱连接,处于建筑结构底层角部的支柱经角柱抱箍与相配合的立柱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柱抱箍包括两块Z型钢板301和一块W型钢板302,所述边柱抱箍包括四块W型钢板,W型钢板、Z型钢板端部设置有翼缘板303,翼缘板上开设有螺栓孔5,可通过螺栓对其进行拼接固定,实现阻尼钢框架的立柱与建筑结构的支柱的相互固联,角柱抱箍的Z型钢板的翼缘板与相邻的Z型钢板、W型钢板上的翼缘板经螺栓4连接,边柱抱箍的W型钢板上的翼缘板与相邻的W型钢板上的翼缘板经螺栓连接。一种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第一个阻尼器7的两端连接销头分别与第二个阻尼器8和第三个阻尼器9的连接销头放置一起,第二个阻尼器余下的连接销头与第三个阻尼器的余下的连接销头放置一起,连接销头上预留有利于销轴穿过实现连接的孔洞;步骤S2:在门式钢框架上部内侧的梁柱节点、横梁和立柱分别安装连接键,将三处连接键分别与三角形机构三个角的销轴进行连接,完成阻尼器的安装;步骤S3:利用螺栓将门式钢框架的立柱底端的端板固定在建筑结构的基础上的指定位置;步骤S4:将处于建筑结构底层边部的支柱经边柱抱箍与相配合的立柱连接,将处于建筑结构底层角部的支柱经角柱抱箍与相配合的立柱连接。本设计采用无损装配式的加固,不仅施工简单快捷,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同时不会对建筑结构造成损伤;本设计在阻尼钢框架由于设置了阻尼器,利用其特点,可使得阻尼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相适应的抗侧刚度,以满足建筑结构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加固需求;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阻尼钢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建筑结构底层的阻尼钢框架结构,所述阻尼钢框架结构包括门式钢框架和阻尼器,所述门式钢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柱,两个立柱上端经横梁相连接,立柱下端与建筑结构的基础相连接,阻尼器安装在门式钢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阻尼器设置三个且依次铰接形成三角形机构,三角形机构的三个铰接点分别经销轴与立柱、横梁、梁柱节点复合铰接,立柱上下端分别通过钢抱箍与建筑结构的支柱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阻尼钢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建筑结构底层的阻尼钢框架结构,所述阻尼钢框架结构包括门式钢框架和阻尼器,所述门式钢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柱,两个立柱上端经横梁相连接,立柱下端与建筑结构的基础相连接,阻尼器安装在门式钢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阻尼器设置三个且依次铰接形成三角形机构,三角形机构的三个铰接点分别经销轴与立柱、横梁、梁柱节点复合铰接,立柱上下端分别通过钢抱箍与建筑结构的支柱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阻尼钢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下端设置有端板,端板上开设有通孔,螺栓穿过端板上的与通孔建筑结构的基础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阻尼钢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横梁、梁柱节点上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安装销轴的连接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阻尼钢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的两端均设有连接销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底层薄弱建筑结构的阻尼钢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抱箍包括边柱抱箍、角柱抱箍,处于建筑结构底层边部的支柱经边柱抱箍与相配合的立柱连接,处于建筑结构底层角部的支柱经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绍飞张漳荣戴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