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隔震框架结构、减隔震阻尼器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减隔震
,尤其涉及一种减隔震框架结构、减隔震阻尼器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支座是设置在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的重要连接装置。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球型钢支座和盆式橡胶支座,然而这两类支座不具备明显的减隔震功能。针对地震对桥梁产生的破坏,在桥梁的梁体和桥墩之间设置减隔震装置或阻尼器成为桥梁减隔震设计的重要手段。目前使用的减隔震装置有铅芯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摩擦摆支座、粘滞阻尼器、金属阻尼器等,其中金属阻尼器又包括E形钢阻尼器、X形钢阻尼器等。从技术角度看,这些减隔震装置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铅芯橡胶支座的初始刚度偏小,摩擦摆支座工作时的竖向位移容易抬高线路标高,对行车有影响;粘滞阻尼器的工作寿命或耐久性是关注的问题;E形钢、X形钢阻尼器的单向受力使其减隔震受方向性限制,且受梁底与墩顶之间的空间影响大。鉴于桥梁减隔震装置的技术现状,如何设计一种可有效延长结构周期、增大阻尼比、控制地震作用下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间发生的过大相对位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隔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隔震框架,所述减隔震框架上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处的两端部呈上、下设置,两个所述端部上分别连接有传力连接端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隔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隔震框架,所述减隔震框架上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处的两端部呈上、下设置,两个所述端部上分别连接有传力连接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隔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隔震框架为矩形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隔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隔震框架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减隔震框架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隔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隔震框架是由多段连接杆件连接组成或一体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隔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连接杆之间的角隅点处为光滑圆弧倒角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隔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隔震框架是由抗震用优质碳素钢LY345Q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隔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连接端子包括两块连接板,所述上端部的前侧面和上侧面连接两块所述连接板,所述下端部的前侧面和下侧面连接两块所述连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隔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连接板上分别设有多个连接孔。
9.一种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根,岳迎九,高日,赵会东,吴延伟,陈子衡,杨少军,康炜,赵其光,周友权,李侠,李歧,高斯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达铁工科技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