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抗拉及抗震功能的桥梁支座
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抗拉及抗震功能的桥梁支座。
技术介绍
桥梁支座是桥梁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起到将上部结构力传递到桥梁墩台的作用,同时要保证上部结构按设计要求能产生一定的位移。随着对桥梁抗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桥梁支座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的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目前,为了提升桥梁支座的抗震性能,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利用橡胶类材料来进行减震处理。这样虽然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减震效果,但是,橡胶类材料相较于钢材而言更容易变形、损坏,材料的抗老化性能也远低于钢材。因此,如果桥梁支座中采用橡胶材料来作为抗震结构,其往往需要频繁检修、维护,并且定期更换支座,一旦出现问题支座更换不及时的情况,便可能导致桥梁传力和梁体位移难以为继,进而导致桥梁出现变形、损坏甚至断裂、倾覆等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影响着桥梁的长期、稳定设置,这种情况在地震多发区域或者其他易发生剧烈振动的场合更加明显。同时,传统桥梁支座的更换过程繁琐,会极大地增加桥梁养护成本,造成一定程度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抗拉及抗震功能的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凸型曲面上板、凹型曲面下板、滑块和基座;/n所述凸型曲面上板的底部向下突出设置有凸出部,该凸出部的外表面为曲面,且所述凸出部的横向两侧分别沿横向设置有转轴;/n所述凹型曲面下板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支撑部的底部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连接并组成“T形”结构;所述支撑部的顶面开设有内周壁面为曲面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横向两端均不贯穿该支撑部的横向两端面,以及在所述支撑部的横向两端面上分别开设有贯穿所述凹槽的转轴孔,使得所述凸出部可以嵌入所述凹槽并以两转轴分别匹配对应的转轴孔;/n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凹型曲面下板的下方,其中部设置有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具备抗拉及抗震功能的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凸型曲面上板、凹型曲面下板、滑块和基座;
所述凸型曲面上板的底部向下突出设置有凸出部,该凸出部的外表面为曲面,且所述凸出部的横向两侧分别沿横向设置有转轴;
所述凹型曲面下板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支撑部的底部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连接并组成“T形”结构;所述支撑部的顶面开设有内周壁面为曲面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横向两端均不贯穿该支撑部的横向两端面,以及在所述支撑部的横向两端面上分别开设有贯穿所述凹槽的转轴孔,使得所述凸出部可以嵌入所述凹槽并以两转轴分别匹配对应的转轴孔;
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凹型曲面下板的下方,其中部设置有仅在基座顶部开口的内缸;所述滑块嵌设在所述内缸中,其顶部与穿过基座顶部开口的连接部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顶部开口的纵向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纵向宽度,使得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顶部开口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一限位槽;以及所述滑块的纵向宽度小于所述内缸的纵向宽度,使得所述滑块与所述内缸的侧壁面之间形成第二限位槽;继而所述滑块可带动所述凹型曲面下板在纵向上往复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抗拉及抗震功能的桥梁支座,其中,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若干连通其纵向两侧端面的内通孔,使得位于所述滑块纵向两侧的两第二限位槽可通过所述内通孔连通,形成始终封闭的腔室结构;且所述第二限位槽和所述内通孔中分别设置有粘滞液体。
技术研发人员:高泽宇,王振宇,耿正君,梁瑞卿,张艺,王鹤兰,谭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漯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