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内燃机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4729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调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和内燃机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调和内燃机油包含以下组分:基础油70‑94重量份,功能复合剂5‑20重量份,非功能添加剂1‑10重量份;其中,所述基础油为III+类CTL基础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调和内燃机油具有优异的氧化安定性、粘温性能、换油周期长、粘度指数高、蒸发损失小等优点,且生产成本低。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内燃机油,无需降凝剂,即可达到润滑油的低温性能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和内燃机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调和
,具体涉及一种调和内燃机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内燃机油亦称发动机油或曲轴箱油,是润滑油消耗量最大、发展最快和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类,占比50%左右。其中,内燃机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组分中基础油是主体,其性能的好坏对润滑油起决定性作用。随节能环保的要求,润滑油基础油已逐渐转向低硫、低氮、低芳烃和高粘度指数方向发展。基于我国“富煤、少油、有气”能源结构,以煤为原料经气化、变换、净化及费托合成生产费托油品,其中费托重油中硫、氮及芳烃含量极低,烃类含量高且以饱和烃为主,经加氢精制和异构脱蜡等工艺流程生产的Ⅲ+类CTL基础油性能与Ⅳ类PAO基础油相当,属于高档润滑油基础油。随着环保等新法规的陆续出台,从降低排放的角度出发,要求内燃机油具有低温性能好、蒸发损失低和氧化稳定高等特点,而现有的内燃机油已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内燃机油存在低温性能差、蒸发损失高、氧化稳定性低、以及需要添加降凝剂达到低温性能指标等问题,提供一种调和内燃机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调和内燃机油,所述调和内燃机油包含以下组分:基础油70-94重量份,功能复合剂5-20重量份,非功能添加剂1-10重量份;其中,所述基础油为III+类CTL基础油。优选地,所述功能复合剂包含清净剂、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抗氧剂和摩擦改进剂。优选地,所述非功能添加剂包含粘度改进剂和抗泡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调和内燃机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III+类CTL基础油、功能复合剂和非功能添加剂进行混合,得到调和内燃机油;其中,所述III+类CTL基础油、功能复合剂和非功能添加剂的重量比为70-94:5-20:1-10。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制得的调和内燃机油。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提供的调和内燃机油在汽油机油、柴油机油、汽柴油机通用机油、船用柴油机油和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油中的应用。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采用III+类CTL基础油替代IV类PAO基础油作为调和内燃机油的基础油,并结合特定比例的功能复合剂、非功能添加剂,使得内燃机油具有优异的氧化安定性、粘温性能、换油周期长、粘度指数高、蒸发损失小等优点,且生产成本低。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燃机油,无需降凝剂,即可达到润滑油的低温性能指标。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调和内燃机油,所述内燃机油包含以下组分:基础油70-94重量份,功能复合剂5-20重量份,非功能添加剂1-10重量份;其中,所述基础油为III+类CTL基础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采用III+类CTL基础油替代IV类PAO基础油作为调和内燃机油的基础油,由于III+类CTL基础油具有高饱和烃(尤其是异构烃)含量、高粘度指数、高氧化安定性、低蒸发损失含量、低酸值、低硫含量、高开口闪点和低倾点,可有效提高内燃机油的高、低温性能和氧化稳定性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还发现:通过特定比例的III+类CTL基础油与功能复合剂的配伍性,以及非功能添加剂的互补性,尤其是不同类型的功能复合剂之间的复合性,可有效提高内燃机油的低温性能(倾点、低温动力粘度)和高温性能(运动粘度和高温高剪切粘度)。在本专利技术中,对所述III+类CTL基础油的来源具有较宽的选择范围,优选地,优选地,所述III+类CTL基础油由煤间接液化所得的费托重油经过加氢异构脱蜡处理得到,其中,所述费托重油为稳定重质油和/或费托蜡;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费托重油中,烷烃含量>85wt%,优选为85-90wt%,碳原子数≥20,优选为20-60。采用优选的条件,更有利于提高III+类CTL基础油的收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所述费托重油进行加氢异构脱蜡处理,得到所述III+类CTL基础油,其中,所述加氢异构脱蜡处理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80-400℃,优选为300-360℃;压力为2-14MPa,优选为4-10MPa;体积空速0.3-1.5h-1,优选为0.5-1.0h-1;氢油体积比200-1000:1,优选为400-800:1。优选地,所述III+类CTL基础油的参数满足:运动粘度(100℃)为3-36mm2/s,饱和烃含量>99wt%,粘度指数>130,氧化安定性>300min,Noack蒸发损失含量<30wt%,酸值<0.03mg·KOH/g,硫含量<5ppm,开口闪点>200℃,倾点<-20℃,其中,所述运动粘度(100℃)采用GB/T265测得,所述饱和烃含量采用SH/T0753测得,所述粘度指数采用GB/T2541测得,所述氧化安定性采用SH/T0193测得,所述Noack蒸发损失含量采用SH/T0059测得,所述酸值采用GB/T4945测得,所述硫含量采用GB/T17040测得,所述开口闪点采用GB/T3536测得,所述倾点采用GB/T3535测得。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基础油为具有高粘度指数、低倾点、高氧化安定性和高饱和烃含量特性的III+类基础油。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功能复合剂用于弥补基础油中某些性能以实现内燃机油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优选地,所述功能复合剂包含清净剂、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抗氧剂和摩擦改进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清净剂、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抗氧剂和摩擦改进剂的重量比为2-8:2-9:0.5-3:0.5-2:0.5-3。通过限定特定比例的重量比,以及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更有利于最大化发挥功能复合剂的功能与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中,对所述功能复合剂具有较宽的选择范围,只要所述功能复合剂含有一定重量比的所述清净剂、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抗氧剂和摩擦改进剂即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清净剂选自石油磺酸盐、合成磺酸盐、硫化烷基酚盐、环烷酸盐和烷基水杨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石油磺酸盐选自石油磺酸钡和/或石油磺酸钙,所述合成磺酸盐选自合成磺酸镁、合成磺酸钙和合成磺酸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硫化烷基酚盐选自硫化烷基酚钙和/或硫化烷基酚镁,所述环烷酸盐选自环烷酸钙和/或环烷酸镁,所述烷基水杨酸盐选自烷基水杨酸钙和/或烷基水杨酸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分散剂选自丁二酰亚胺、丁二酸酯、无灰膦酸酯、硼化无灰分散剂和酚醛胺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抗氧抗腐剂选自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和/或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其中,所述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选自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烷基二硫代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和内燃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和内燃机油包含以下组分:基础油70-94重量份,功能复合剂5-20重量份,非功能添加剂1-10重量份;/n其中,所述基础油为III+类CTL基础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和内燃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和内燃机油包含以下组分:基础油70-94重量份,功能复合剂5-20重量份,非功能添加剂1-10重量份;
其中,所述基础油为III+类CTL基础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和内燃机油,其中,所述III+类CTL基础油由煤间接液化所得的费托重油经过加氢异构脱蜡处理得到,其中,所述费托重油为稳定重质油和/或费托蜡;
优选地,所述费托重油中,烷烃含量≥85wt%,优选为85-90wt%,碳原子数≥20,优选为2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和内燃机油,其中,所述III+类CTL基础油的参数满足:运动粘度(100℃)为3-36mm2/s,饱和烃含量>99wt%,粘度指数>130,氧化安定性>300min,Noack蒸发损失含量<30wt%,酸值<0.03mg·KOH/g,硫含量<5ppm,开口闪点>200℃,倾点<-2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和内燃机油,其中,所述功能复合剂包含清净剂、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抗氧剂和摩擦改进剂;
优选地,所述清净剂、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抗氧剂和摩擦改进剂的重量比为2-8:2-9:0.5-3:0.5-2:0.5-3;
优选地,所述清净剂选自石油磺酸盐、合成磺酸盐、硫化烷基酚盐、环烷酸盐和烷基水杨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选自丁二酰亚胺、丁二酸酯、无灰膦酸酯、硼化无灰分散剂和酚醛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抗腐剂选自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和/或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选自烷基化二苯胺、2,6-二叔丁基对甲酚、钼酸酯和有机铜盐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守敬张安贵安良成白天忠梁雪美李艳白忠祥何金学张慧佳张静范娜娜段永亮王慧琴燕艺楠郑舒丹苏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