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费托蜡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293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费托蜡的加工方法。以费托合成蜡为原料,在加氢异构催化剂和氢气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固定床反应器;所得加氢异构流出物不经分离,继续与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精制反应,得到韧性改善的费托蜡产品;所述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以氧化铝为载体,以镍、钼为活性金属组分;所述活性金属组分的分散度为: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费托蜡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费托蜡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费托合成产物为原料经蒸馏、加氢过程生产稳定的费托蜡产品,并提高了韧性。
技术介绍
费-托(F-T)合成技术是1923年专利技术的,1936年在德国实现工业化。费托合成技术主要包括高温合成技术和低温合成技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费托合成工艺及催化剂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费托合成产品日益丰富。费托合成产品硫、氮含量很低,无芳烃,可以选取适当馏分生产蜡产品。但费托合成产物通常含有烯烃和含氧化合物,影响费托蜡产品的稳定性;同时较高熔点的费托蜡产品硬且脆,影响其使用。国内有部分精制费托蜡的方法报道。如,CN102041067A公开了一种费托合成油品的精制方法,采用一个固定床反应器,装入两种催化剂对费托合成油品进行加氢精制。但是该方法基本不发生异构化反应,所以当费托合成油品在加氢后,韧性没有改变。目前未见针对费托蜡精制同时提高韧性的催化剂和相关工艺的报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费托蜡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利用加氢异构催化剂和活性金属分散度高、活性高的催化剂,对高熔点费托合成产物进行加氢,可生产稳定的费托蜡产品,并提高了韧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费托蜡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以费托合成蜡为原料,在加氢异构催化剂和氢气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固定床反应器;所得加氢异构流出物不经分离,继续与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精制反应,得到费托蜡产品;其中,所述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以氧化铝为载体,以镍、钼为活性金属组分,以催化剂质量为基准,氧化钼的含量为2.0%~35.0%,优选12.0%~25.0%,进一步优选为15.0~25.0%,氧化镍的含量为0.5%~20.0%,优选为4.0%~10.0%,进一步优选为5.0~10.0%,所述活性金属组分的分散度为:IMo/IAl为0.14~0.30,优选0.14~0.20,INi/IAl为0.065~0.150,优选0.065~0.100。所述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中还含有磷,以催化剂的质量为基准,磷的含量为0.01%~6.00%,优选0.10~3.00%。其中,所述IMo/IAl、INi/IAl分别代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金属原子和铝原子的个数比。本专利技术中,活性金属分散度是采用X光电子能谱仪对催化剂表面活性金属组分分析得到,具体为采用美国MULTILAB2000型光电子能谱仪。分散度数值越大,说明活性金属分散得越均匀。所述费托蜡原料,系通过费托合成工艺所得到的产物。费托蜡中正构烷烃的重量含量为85%以上,优选为95%以上;其初馏点一般为470~500℃、终馏点一般为510~540℃。所述的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A)制备催化剂载体;(B)用含磷溶液浸渍步骤(A)所得的催化剂载体,然后干燥;(C)用含有含羧基聚合物的活性金属溶液浸渍步骤(B)干燥后的载体,然后干燥、焙烧,制得催化剂。所得的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为氧化铝,活性金属组分为镍、钼,以催化剂的质量为基准,氧化钼的含量为2.0%~35.0%,优选为12.0%~25.0%,进一步优选为15.0%~25.0%;氧化镍的含量为0.5%~20.0%,优选为4.0%~10.0%,进一步优选为5.0%~10.0%;磷的含量为0.01%~6.00%,优选为0.10%~3.00%。步骤(A)中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的比表面积为150~400m2/g,孔容为0.68~1.10mL/g,平均孔径为10~18nm。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催化剂载体优选为氧化铝载体,可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所述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可以为:采用大孔拟薄水铝石,加入助挤剂、粘合剂及适量的水充分混捏后成型,成型后经干燥、焙烧得到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所述的助挤剂和粘合剂为本领域常用的助挤剂和粘合剂。上述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的含磷溶液为溶液中含磷酸根、磷酸一氢根、磷酸二氢根、六配位磷阴离子和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含磷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15.00%,优选0.01%~5.00%。上述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的浸渍为等体积浸渍法或过体积浸渍法均可。所述的浸渍优选在20℃~80℃条件下进行。步骤(B)中所述的干燥过程优选采用冷冻干燥。所述冷冻干燥的具体操作为:以0.1~20℃/min的降温速率降至-20℃~-90℃进行冷冻干燥,冷冻干燥的时间为2h~96h,优选的冷冻干燥的时间为3h~36h。上述方法中,步骤(C)中所述含羧基聚合物,其重复单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羧基;所述的含羧基聚合物为液态化合物或者可溶性聚合物。所述的含羧基聚合物符合以下通式:其中,R1、R2和R3各自独立的选自氢、脂肪族烷基或其经取代的衍生物、酰基或其经取代的衍生物、羟基、羧基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的脂肪族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5,酰基的碳原子数为1~6,羧基的碳原子数为1~6;其中M选自H、Na、K中的至少一种,n为≥1的自然数。所述含有含羧基聚合物的活性金属溶液中,羧基聚合物的含量以羧酸根计,为0.1~30.0g/100mL,优选0.1~10.0g/100mL。上述方法中,步骤(C)中所述活性金属溶液为钼镍磷溶液。所述的干燥条件为空气中80~150℃干燥2~15小时,焙烧条件为350~650℃条件下焙烧3~5小时。步骤(C)所得催化剂,以氧化铝为载体,以镍、钼为活性金属组分,以催化剂的质量为基准,氧化钼的含量为2.0%~35.0%,优选为12.0%~25.0%,进一步优选为15.0%~25.0%;氧化镍的含量为0.5%~20.0%,优选为4.0%~10.0%,进一步优选为5.0%~10.0%;磷的含量为0.01%~6.00%,优选为0.10%~3.00%;所述活性金属组分的分散度为:IMo/IAl为0.14~0.30,优选0.14~0.20;INi/IAl为0.065~0.150,优选为0.065~0.100。其中,所述IMo/IAl、INi/IAl分别代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金属原子和铝原子的个数比。所述的活性金属分散度是采用X光电子能谱仪对催化剂表面活性金属组分分析得到,具体为采用美国MULTILAB2000型光电子能谱仪。分散度数值越大,说明活性金属分散的越均匀。所述的加氢异构催化剂包括无定形硅铝、改性b分子筛、耐熔多孔氧化物、第ⅥB族和第Ⅷ族金属氧化物。以加氢异构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加氢异构催化剂中含有b分子筛1wt%~40wt%、优选为1wt%~10wt%,改性b分子筛的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重量比为50~90,晶粒平均尺寸为0.1~0.5微米,红外酸度0.1~0.4mmol/g;第ⅥB族金属以氧化物计为15wt%~30wt%,优选为18wt%~26wt%;第Ⅷ族金属以氧化物计为1wt%~10wt%,优选为5wt%~7wt%。第ⅥB族金属一般为W和/或Mo,第Ⅷ族金属一般为Ni和/或Co。所含的无定形硅铝可以为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费托蜡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以费托合成蜡为原料,在加氢异构催化剂和氢气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固定床反应器;所得加氢异构流出物不经分离,继续与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精制反应,得到费托蜡产品;/n其中,所述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以氧化铝为载体,以镍、钼为活性金属组分,以催化剂质量为基准,氧化钼的含量为2.0%~35.0%,优选12.0%~25.0%,,氧化镍的含量为0.5%~20.0%,优选为4.0%~10.0%;所述活性金属组分的分散度为: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费托蜡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以费托合成蜡为原料,在加氢异构催化剂和氢气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固定床反应器;所得加氢异构流出物不经分离,继续与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精制反应,得到费托蜡产品;
其中,所述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以氧化铝为载体,以镍、钼为活性金属组分,以催化剂质量为基准,氧化钼的含量为2.0%~35.0%,优选12.0%~25.0%,,氧化镍的含量为0.5%~20.0%,优选为4.0%~10.0%;所述活性金属组分的分散度为:IMo/IAl为0.14~0.30,优选0.14~0.20,INi/IAl为0.065~0.150,优选0.065~0.100,IMo/IAl、INi/IAl分别代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金属原子和铝原子的个数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中还含有磷,以催化剂的质量为基准,磷的含量为0.01%~6.00%,优选0.10~3.0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费托合成蜡中正构烷烃的重量含量为85%以上,优选为95%以上;初馏点为470~500℃、终馏点为510~540℃。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异构催化剂包括无定形硅铝、改性b分子筛、耐熔多孔氧化物、第ⅥB族和第Ⅷ族金属氧化物;以重量为基准,加氢异构催化剂含有b分子筛1wt%~40wt%;所述改性b分子筛的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重量比为50~90,晶粒平均尺寸为0.1~0.5微米,红外酸度0.1~0.4mmol/g;第ⅥB族金属以氧化物计为15wt%~30wt%,第Ⅷ族金属以氧化物计为1wt%~10wt%。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异构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00~450℃,体积空速0.1~2.0h-1,反应压力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文卓孙剑锋刘文洁郭慧兵吴颖韩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