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18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包括底座、电机、圆盘、双轨道、固定推起装置和模具,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端,所述底座上端中部还设置有由电机通过齿轮传动驱动的转轴,所述圆盘固定安装在该转轴上端,所述底座上端面外侧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双轨道固定安装在该支撑架上端,且双轨道位于圆盘下方,所述固定推起装置设置有十六个,且十六个固定推起装置均设置在圆盘上端,所述模具的数量与固定推起装置的数量相同,且十六个模具分别固定安装在十六个固定推起装置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具有操作简单,适应性广,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功耗,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器皿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现玻璃器皿公司多采用自动双开模,以及爆炸模等玻璃器皿生产设备,这两种设备各自存在很多弊端:自动双开模能耗高,为响应国家节能降耗;这种模具体积大,质量大,这意味着占用空间更多,搬运转移更费时费力;造价高,更大的体积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没有通用性,一套模具只能制造一种玻璃器皿;寿命短,其本身的开合方式决定了其使用寿命不长;维护成本高,模具合缝线出经常破损需要维修,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爆炸模的固有开模角度,使得玻璃器皿把手断裂,无法生产玻璃把杯;爆炸模的开合方式,使得可以制作的玻璃器皿样式受到很大局限。因此在玻璃器皿生产制造行业,急需一种新型的玻璃器皿生产设备,具有更低的能耗,更小的体积,更强的通用性,更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包括底座、电机、圆盘、双轨道、固定推起装置和模具,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端,所述底座上端中部还设置有由电机通过齿轮传动驱动的转轴,所述圆盘固定安装在该转轴上端,所述底座上端面外侧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双轨道固定安装在该支撑架上端,且双轨道位于圆盘下方,所述固定推起装置设置有十六个,且十六个固定推起装置均设置在圆盘上端,所述模具的数量与固定推起装置的数量相同,且十六个模具分别固定安装在十六个固定推起装置上端。优选的,所述模具包括左模芯、右模芯、第一模底、第二模底、第三模底和模套,所述左模芯和右模芯呈镜像对称,且左模芯和右模芯包裹在模套内侧,所述左模芯和右模芯位于注塑腔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内腔底壁下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模底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凸台,所述左模芯和右模芯下端共同开设有第二台阶,所述左模芯和右模芯外表面下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左模芯和右模芯内侧均开设有把手槽。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底位于第一台阶内,且第一模底的直径与第一台阶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第一模底的内径等于凸台下底的长度,且第一模底的高度等于凸台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第三模底的高度与第二模底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三模底包裹在第二模底外侧,且第三模底内径略大于第二模底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位于凸台正上方,且凸台的角度预定凹槽的角度一致,所述第二台阶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二模底的直径,且第二台阶的深度大于第二模底的高度,所述支撑件的长度与左模芯和右模芯的最大直径之和一致。优选的,所述固定推起装置包括固定零件、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包裹在第一推杆外表面,所述固定零件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共同穿插滑动连接在该安装孔内,所述第二推杆内腔上部开设有第三台阶,所述第一推杆上端延伸至第三台阶内并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上表面的高度与第二推杆上表面的高度一致,且圆柱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三台阶的内径,所述固定零件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模套下部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优选的,所述左模芯和右模芯整体采用灰铸铁材料铸成,且左模芯和右模芯内表面均电镀硬铬,所述左模芯和右模芯的接缝处设置有焊缝。优选的,所述固定零件的材质为灰铸铁。优选的,所述圆盘上端环形阵列开设有十六个安装孔位,所述双轨道为高低在一起的两个轨道,且高轨道和低轨道错开一定角度,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下端均贯穿孔位延伸至其下方并分别紧贴低轨道和高轨道上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可以制造出玻璃把杯,即保持具有完整效果的玻璃把手,也可以更换模芯制造各式各样的玻璃器皿,具有操作简单,适应性广,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功耗,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的整体结构平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的模具与固定推起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的模具与固定推起装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的模具的平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的模具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的固定推起装置的平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的固定推起装置的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的圆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的双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电机;3、圆盘;31、安装孔位;4、双轨道;5、固定推起装置;51、固定零件;52、第一推杆;53、第二推杆;54、第三台阶;55、圆柱;56、安装槽;6、模具;611、左模芯;612、右模芯;62、第一模底;63、第二模底;64、第三模底;65、模套;66、凸台;67、第一台阶;68、凹槽;69、第二台阶;7、手槽;8、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实施例一将电机2接通电源,启动电机2,电机2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带动固定安装在圆盘3下端中部的轴杆转动,使得圆盘3顺时针旋转,圆盘3上的模具6和固定推起装置5在未触碰双轨道4时,由于受重力作用,左模芯611和右模芯612有闭合趋势,挤压第二模底63和第三模底64,第二模底63和第一推杆52配合,第三模底64和第二推杆53配合,使得第二模底63、第三模底64、第一推杆52、第二推杆53下落,在模套65的紧固束缚下,左模芯611和右模芯612紧紧贴合,在冲头的冲压下,将玻璃流体压成玻璃器皿,左模芯(611)和右模芯(612)内侧均开设有把手槽7,可以使产出的玻璃器皿具有把手,左模芯611和右模芯612,整体采用灰铸铁材料,内表面电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包括底座(1)、电机(2)、圆盘(3)、双轨道(4)、固定推起装置(5)和模具(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端,所述底座(1)上端中部还设置有由电机(2)通过齿轮传动驱动的转轴,所述圆盘(3)固定安装在该转轴上端,所述底座(1)上端面外侧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双轨道(4)固定安装在该支撑架上端,且双轨道(4)位于圆盘(3)下方,所述固定推起装置(5)设置有十六个,且十六个固定推起装置(5)均设置在圆盘(3)上端,所述模具(6)的数量与固定推起装置(5)的数量相同,且十六个模具(6)分别固定安装在十六个固定推起装置(5)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包括底座(1)、电机(2)、圆盘(3)、双轨道(4)、固定推起装置(5)和模具(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端,所述底座(1)上端中部还设置有由电机(2)通过齿轮传动驱动的转轴,所述圆盘(3)固定安装在该转轴上端,所述底座(1)上端面外侧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双轨道(4)固定安装在该支撑架上端,且双轨道(4)位于圆盘(3)下方,所述固定推起装置(5)设置有十六个,且十六个固定推起装置(5)均设置在圆盘(3)上端,所述模具(6)的数量与固定推起装置(5)的数量相同,且十六个模具(6)分别固定安装在十六个固定推起装置(5)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6)包括左模芯(611)、右模芯(612)、第一模底(62)、第二模底(63)、第三模底(64)和模套(65),所述左模芯(611)和右模芯(612)呈镜像对称,且左模芯(611)和右模芯(612)包裹在模套(65)内侧,所述左模芯(611)和右模芯(612)位于注塑腔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台阶(67),所述第一台阶(67)内腔底壁下部开设有凹槽(68),所述第二模底(63)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凸台(66),所述左模芯(611)和右模芯(612)下端共同开设有第二台阶(69),所述左模芯(611)和右模芯(612)外表面下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件(8),所述左模芯(611)和右模芯(612)内侧均开设有把手槽(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底(62)位于第一台阶(67)内,且第一模底(62)的直径与第一台阶(67)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第一模底(62)的内径等于凸台(66)下底的长度,且第一模底(62)的高度等于凸台(66)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器皿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底(64)的高度与第二模底(63)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三模底(64)包裹在第二模底(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盛王夕增葛国强段长锦陈敏权宋梦恩丁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凤阳淮河玻璃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