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18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初滤池、调节池和絮凝沉淀池,所述初滤池连通调节池,调节池连通絮凝沉淀池,絮凝沉淀池连通氨吹脱池,氨吹脱池连通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连通好氧池,好氧池连通超滤膜过滤池,超滤膜过滤池连通消毒池,消毒池连通清水池,所述调节池、絮凝沉淀池、厌氧反应池和水解酸化池连通分污泥管,启动污泥泵,将调节池、絮凝沉淀池、厌氧反应池和水解酸化池中的污泥抽出,经过分污泥管和主污泥管进入污泥浓缩池中,再利用压滤机对污泥处理后,泥饼外运,本垃圾渗透液脱氮处理装置的出水水质较好,水质指标可达到排放要求,出水水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出水的水质较差,水质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包括初滤池、调节池和絮凝沉淀池,所述初滤池连通调节池,调节池连通絮凝沉淀池,絮凝沉淀池连通氨吹脱池,氨吹脱池连通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连通好氧池,好氧池连通超滤膜过滤池,超滤膜过滤池连通消毒池,消毒池连通清水池,所述调节池、絮凝沉淀池、厌氧反应池和水解酸化池连通分污泥管,分污泥管的另一端连通主污泥管,主污泥管连通污泥泵的进料口,污泥泵的出料口连通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连接压滤机,所述初滤池的一侧上端连通进水管,所述清水池的一侧上端连通出水管,所述氨吹脱池的上端连通氨回收管,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进料口处连接循环管,循环管位于好氧池和超滤膜过滤池的内部处安装有进料罩,所述循环泵的出料口处通过回流管连通水解酸化池。上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中,所述初滤池的上端处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上等间距设有通孔,且过滤板呈倾斜状。上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中,所述初滤池的内壁对应过滤板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位于过滤板的下端处。上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中,所述过滤板的上下两端处安装有丝杆支架,丝杆支架内安装有丝杆,丝杆与过滤板平行设置。上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中,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丝杆支架,丝杆上安装有刮板,且刮板对应丝杆开设有螺纹孔,刮板滑动连接过滤板。上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中,所述丝杆的上端连接电机,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垃圾渗滤液经过初滤池过滤,进入调节池中,可以均花水质水量,减少对本脱氮装置的冲击,絮凝沉淀池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降低后续装置的负荷,氨吹脱池将吹脱的氮回收用做肥料,废水进入厌氧反应池、水解酸化池和好氧池进行处理,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可以脱氮除磷,好氧池出书进入超滤膜过滤池过滤,污泥浓液通过循环泵回流到水解酸化池,经过超滤膜过滤后进入消毒池中进行消毒,消毒后的水进入清水池,可达标从出水管排放,启动污泥泵,将调节池、絮凝沉淀池、厌氧反应池和水解酸化池中的污泥抽出,经过分污泥管和主污泥管进入污泥浓缩池中,再利用压滤机对污泥处理后,泥饼外运,本垃圾渗透液脱氮处理装置的出水水质较好,水质指标可达到排放要求,出水水质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括初滤池1、调节池2和絮凝沉淀池3,所述初滤池1连通调节池2,调节池2连通絮凝沉淀池3,絮凝沉淀池3连通氨吹脱池4,氨吹脱池4连通水解酸化池6,水解酸化池6连通好氧池7,好氧池7连通超滤膜过滤池8,超滤膜过滤池8连通消毒池9,消毒池9连通清水池10,所述调节池2、絮凝沉淀池3、厌氧反应池5和水解酸化池6连通分污泥管18,分污泥管18的另一端连通主污泥管17,主污泥管17连通污泥泵11的进料口,污泥泵11的出料口连通污泥浓缩池12,污泥浓缩池12连接压滤机13,所述初滤池1的一侧上端连通进水管14,所述清水池10的一侧上端连通出水管15,所述氨吹脱池4的上端连通氨回收管16,所述好氧池7内设有循环泵19,循环泵19的进料口处连接循环管20,循环管20位于好氧池7和超滤膜过滤池8的内部处安装有进料罩21,所述循环泵19的出料口处通过回流管22连通水解酸化池6。如图2所示,所述初滤池1的上端处设有过滤板23,过滤板23上等间距设有通孔,且过滤板23呈倾斜状,所述初滤池1的内壁对应过滤板23设有支撑块24,支撑块24位于过滤板23的下端处,所述过滤板23的上下两端处安装有丝杆支架25,丝杆支架25内安装有丝杆26,丝杆26与过滤板23平行设置,丝杆26转动连接丝杆支架25,丝杆26上安装有刮板27,且刮板27对应丝杆26开设有螺纹孔,刮板27滑动连接过滤板23,所述丝杆26的上端连接电机28,电机28安装在电机支架29上。上述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垃圾中转站产生的渗滤液进入初滤池1进行过滤,利用过滤板23过滤悬浮物,再进入调节池2内调节水量和均衡水质;2)垃圾渗滤液进入絮凝沉淀池3中,通过向絮凝沉淀池3内投入絮凝剂进行反应,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重金属物质;3)经过絮凝沉淀池3反应后的垃圾渗滤液进入氨吹脱池4,将氨进行回收处理;4)垃圾渗滤液进入厌氧反应池5中,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污水中有机物质达到净化处理;5)垃圾渗滤液进入水解酸化池6中,利用水解菌和酸化菌将水中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6)垃圾渗滤液进入好氧池7中,与活性污泥混合搅拌并曝气,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7)垃圾渗滤液进入超滤过滤池8中,将垃圾渗滤液中一定大小的高分子胶体和悬浮颗粒从溶液中分离出来;8)垃圾渗滤液进入消毒池9中,利用消毒剂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消毒;9)消毒后的水进入清水池10中,从出水管15排出;10)启动污泥泵11,将调节池2、絮凝沉淀池3、厌氧反应池5和水解酸化池6中沉淀的污泥抽出,进入污泥浓缩池12中,再进入压滤机13进入处理;11)电机28正向和反向转动,带动刮板27沿着过滤板23上下往复运动,对刮板27的上表面进行清洁,防止过滤板23产生堵塞。工作原理:垃圾渗滤液经过初滤池1过滤,进入调节池2中,可以均花水质水量,减少对本脱氮装置的冲击,絮凝沉淀池3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降低后续装置的负荷,氨吹脱池4将吹脱的氮回收用做肥料,废水进入厌氧反应池5、水解酸化池6和好氧池7进行处理,可有效去除废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包括初滤池(1)、调节池(2)和絮凝沉淀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池(1)连通调节池(2),调节池(2)连通絮凝沉淀池(3),絮凝沉淀池(3)连通氨吹脱池(4),氨吹脱池(4)连通水解酸化池(6),水解酸化池(6)连通好氧池(7),好氧池(7)连通超滤膜过滤池(8),超滤膜过滤池(8)连通消毒池(9),消毒池(9)连通清水池(10),所述调节池(2)、絮凝沉淀池(3)、厌氧反应池(5)和水解酸化池(6)连通分污泥管(18),分污泥管(18)的另一端连通主污泥管(17),主污泥管(17)连通污泥泵(11)的进料口,污泥泵(11)的出料口连通污泥浓缩池(12),污泥浓缩池(12)连接压滤机(13),所述初滤池(1)的一侧上端连通进水管(14),所述清水池(10)的一侧上端连通出水管(15),所述氨吹脱池(4)的上端连通氨回收管(16),所述好氧池(7)内设有循环泵(19),循环泵(19)的进料口处连接循环管(20),循环管(20)位于好氧池(7)和超滤膜过滤池(8)的内部处安装有进料罩(21),所述循环泵(19)的出料口处通过回流管(22)连通水解酸化池(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包括初滤池(1)、调节池(2)和絮凝沉淀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池(1)连通调节池(2),调节池(2)连通絮凝沉淀池(3),絮凝沉淀池(3)连通氨吹脱池(4),氨吹脱池(4)连通水解酸化池(6),水解酸化池(6)连通好氧池(7),好氧池(7)连通超滤膜过滤池(8),超滤膜过滤池(8)连通消毒池(9),消毒池(9)连通清水池(10),所述调节池(2)、絮凝沉淀池(3)、厌氧反应池(5)和水解酸化池(6)连通分污泥管(18),分污泥管(18)的另一端连通主污泥管(17),主污泥管(17)连通污泥泵(11)的进料口,污泥泵(11)的出料口连通污泥浓缩池(12),污泥浓缩池(12)连接压滤机(13),所述初滤池(1)的一侧上端连通进水管(14),所述清水池(10)的一侧上端连通出水管(15),所述氨吹脱池(4)的上端连通氨回收管(16),所述好氧池(7)内设有循环泵(19),循环泵(19)的进料口处连接循环管(20),循环管(20)位于好氧池(7)和超滤膜过滤池(8)的内部处安装有进料罩(21),所述循环泵(19)的出料口处通过回流管(22)连通水解酸化池(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池(1)的上端处设有过滤板(23),过滤板(23)上等间距设有通孔,且过滤板(23)呈倾斜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池(1)的内壁对应过滤板(23)设有支撑块(24),支撑块(24)位于过滤板(23)的下端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3)的上下两端处安装有丝杆支架(25),丝杆支架(25)内安装有丝杆(26),丝杆(26)与过滤板(23)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再军孙明艳孔令会张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乾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