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守美专利>正文

一种养殖废水中的COD及氨氮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18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废水中的COD及氨氮处理系统,包括进料系统、固液分离系统、反应系统、改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筛分后的样子废水进行较高温加热,同时在发酵反应的过程中保持边加热边搅拌且边通气的操作,一方面大量杀灭其他微生物使得反应过程中的不可控风险概率被降低,同时加热可激活部分厌氧菌的活性使得产气效率及产量得到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产气后的废水分别进行了真空剥离惰性气体、充氧和静置沉淀等作业,使得废水在排放收集后可达到再利用标准,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同时无需对废水进行化学反应处理,减少了产生新污染问题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废水中的COD及氨氮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养殖废水中的COD及氨氮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于能源特别是新型能源的需求日益提高,其中新型能源不但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价比,同时亦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友好度,其中沼气作为新型能源的代表之一一直备受瞩目,人们从发现沼气到对其进行能源利用化已经有将近20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沼气自身作为新型能源符合环境友好的特征,但是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却容易产生大量污染性的废料产物,例如利用养殖废水生产沼气后的废水的COD指标过高会导致排放地的的厌氧生态性,进而导致大量藻类产生,例如废水的氨氮含量高会使得排行地的生物链产生颠覆性的变化甚至会引发外来物种入侵。而且废水的大量排放不利于循环生产利用,亦不符合环保生产的倡议。目前对于养殖废水再利用化进行沼气生产及后期处理的设备大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生产初期并未对废水中的夹带废料进行预处理,诸如匀散或者破碎等,会使得后期在筛分处理和发酵处理中出现堆积卡壳或者是反应不充分的问题;(2)因为养殖废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废水中的COD及氨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系统、固液分离系统、反应系统、改良系统;/n进料系统包括进料斗(1)、槽(101)、弯管(2)、汇集管(201)、电机二(3)、转轴二(301)、叶片(302);进料斗(1)下端与槽(101)连接,槽(101)内设有若干个搅拌机构,槽(101)下端与弯管(2)连接,弯管(2)下端连接有汇集管(201),电机二(3)与转轴二(301)连接,转轴二(301)上连接有若干个叶片(302),叶片(302)顶面与汇集管(201)底面齐平;/n固液分离系统包括转筒(4)、开口(401)、孔(402)、绞龙(403)、转轴三(404)、电机三(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废水中的COD及氨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系统、固液分离系统、反应系统、改良系统;
进料系统包括进料斗(1)、槽(101)、弯管(2)、汇集管(201)、电机二(3)、转轴二(301)、叶片(302);进料斗(1)下端与槽(101)连接,槽(101)内设有若干个搅拌机构,槽(101)下端与弯管(2)连接,弯管(2)下端连接有汇集管(201),电机二(3)与转轴二(301)连接,转轴二(301)上连接有若干个叶片(302),叶片(302)顶面与汇集管(201)底面齐平;
固液分离系统包括转筒(4)、开口(401)、孔(402)、绞龙(403)、转轴三(404)、电机三(405)、固料回收槽(5)、液料回收槽(6)、水管一(602);所述转筒(4)上设有开口(401),开口(401)位于汇集管(201)正下方,转筒(4)圆周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孔(402),转筒(4)内设有转轴三(404),转轴三(404)上设有绞龙(403),转轴三(404)两端与电机三(405)连接,转筒(4)下方分别设置有固料回收槽(5)、液料回收槽(6),液料回收槽(6)底部连接有水管一(602);
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器(7)、气罐一(8)、气管一(801)、输气管(802)、气孔(803)、气管二(9)、储气柜(901)、出气口(902)、电机四(10)、转轴四(1001)、搅拌棒(1002)、水管二(12);所述反应器(7)一侧与水管一(602)连通,反应器(7)顶部分别设置有气管一(801)、气管二(9),气管一(801)一端与气罐一(8)连接,气管一(801)另一端与输气管(802)连通,输气管(802)上开设有若干个气孔(803),输气管(802)位于反应器(7)内部,气管二(9)一端与储气柜(901)连接,储气柜(901)一侧连接有出气口(902),反应器(7)内设有若干个转轴四(1001),转轴四(1001)上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棒(1002),转轴四(1001)一端与电机四(10)连接,反应器(7)上设置有加热机构,反应器(7)底部连接有水管二(12);
改良系统包括U形管(13)、脱氮箱(14)、吸管(15)、管网一(1501)、泵机一(1502)、管一(16)、管二(19)、充氧机构、沉淀机构;U形管(13)一端与水管二(12)连接,U形管(13)另一端脱氮箱(14)连接,脱氮箱(14)上设有若干个吸管(15),吸管(15)之间通过管网一(1501)连通,管网一(1501)末端与泵机一(1502)连接,脱氮箱(14)一侧通过管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守美李洪梅
申请(专利权)人:于守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