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表水体的异位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表水体的异位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环保要求也日益严格,人民对构建良好生态社会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而目前我国水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地表水污染较重。2019年,在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劣五类断面比例为3.4%,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通过水环境治理措施,可改善地表水生态。主要技术有污染水原位修复技术与污染水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包含人工浮床、人工曝气增氧等技术,但原位修复技术实施周期长,近期效果不明显。异位修复技术通过反应器进行水处理,可对水体中污染物进行快速降解,尤其对黑臭河道治理效果明显。但异位修复技术往往针对水体悬浮颗粒物指标,通过悬浮颗粒物浓度(SS)控制降低污染水体中COD、氨氮、总氮与总磷等指标。但随着SS浓度的下降,对COD、氨氮、总氮与总磷等指标的影响也逐渐减小。进一步降低COD、氨氮、总氮与总磷从而达标地表四类水甚至三类水成为地表水治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表水体的异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在目标地表水体的一侧设置泵坑,在泵坑内沉设潜水泵,检测目标地表水体内污水的氨氮浓度,并在目标地表水体的一侧设置生态塘和台田,当污水的氨氮浓度≥1mg/L时,则通过潜水泵将污水泵入至生物处理设备中,则执行步骤(2),当污水的氨氮浓度<1mg/L时,则通过潜水泵将污水泵入至磁混凝-磁分离处理设备中,则执行步骤(3);/n(2)污水通过管路输送至生物处理设备中,依次经过生物处理设备中的絮凝沉淀装置、生物降解装置和物理吸附装置,去除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微生物和残余药剂,经生物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路输送至生态塘或台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表水体的异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目标地表水体的一侧设置泵坑,在泵坑内沉设潜水泵,检测目标地表水体内污水的氨氮浓度,并在目标地表水体的一侧设置生态塘和台田,当污水的氨氮浓度≥1mg/L时,则通过潜水泵将污水泵入至生物处理设备中,则执行步骤(2),当污水的氨氮浓度<1mg/L时,则通过潜水泵将污水泵入至磁混凝-磁分离处理设备中,则执行步骤(3);
(2)污水通过管路输送至生物处理设备中,依次经过生物处理设备中的絮凝沉淀装置、生物降解装置和物理吸附装置,去除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微生物和残余药剂,经生物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路输送至生态塘或台田,通过生态塘或台田的自净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待达标排放要求后排放至受纳水体;
(3)污水通过管路输送至磁混凝-磁分离处理设备中,通过磁混凝-磁分离设备中投加磁种、PAC和PAM与污水反应生成磁性絮团,再通过磁分离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总磷、COD和重金属,检测磁混凝-磁分离处理设备出水的COD值,当出水的COD<30mg/L时,则通过管路输送至台田或生态塘,通过台田或生态塘的自净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待达标排放要求后排放至受纳水体,当出水的COD≥30mg/L时,则执行步骤(4);
(4)所述步骤(3)的出水通过管路输送至生物处理设备中,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固体悬浮物、藻类、微生物、氨氮和总磷,所述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通过管路输送至生态塘和台田,通过生态塘或台田的自净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待达标排放要求后排放至受纳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达标排放要求为COD≤
20mg/L,TP≤0.05mg/L,NH3-N≤1m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污水从流入磁混凝-磁分离处理设备至流出磁混凝-磁分离处理设备的停留时间为3-5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从流入生物处理设备至就出生物处理设备的停留时间为2-2.5h。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位处理方法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生物处理设备、磁混凝-磁分离处理设备、生态塘和台田;
所述生物处理设备,用于对污水进行生化反应,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固体悬浮物、氨氮和总磷;
所述磁混凝-磁分离处理设备,用于通过磁分离技术去除污水中的悬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保安,黄佳音,董先锋,李鑫斐,王占军,谭相君,史浩良,丰鸿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