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进气道的下料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的应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进气道的下料方法。
技术介绍
进气道是将空气引入飞机发动机的通道,是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为发动机提供一定流量的空气,保证进气流场能满足压气机和燃烧室正常工作的要求,因此,进气道的外形复杂,通常为变截面结构。传统变截面复合材料进气道的下料方法通常是通过预浸料包覆到进气道铺贴工装上,再手工切割分块,进一步对手工切割分块进行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对各分块进行数字化设计,对铺贴需要的分块进行生产,再进一步将生产出的分块进行现场包覆试验铺贴;这种下料方法由于需要手工分隔切块,导致下料设计的误差较大,准确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目前变截面复合材料进气道的下料方法准确度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进气道的下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进气道的曲面结构定义下料坐标系;S2:根据所述进气道的曲面结构以及所述下料坐标系,定义所述进气道的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进气道的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根据进气道(1)的曲面结构定义下料坐标系;/nS2:根据所述进气道(1)的曲面结构以及所述下料坐标系,定义所述进气道(1)的铺层角度;/nS3:根据所述进气道(1)的铺层角度,对所述进气道(1)的铺层进行离散化设计,得到铺层分块;/nS4:将所述铺层分块展开并投影为平面图形,得到所述进气道(1)的下料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进气道的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进气道(1)的曲面结构定义下料坐标系;
S2:根据所述进气道(1)的曲面结构以及所述下料坐标系,定义所述进气道(1)的铺层角度;
S3:根据所述进气道(1)的铺层角度,对所述进气道(1)的铺层进行离散化设计,得到铺层分块;
S4:将所述铺层分块展开并投影为平面图形,得到所述进气道(1)的下料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进气道的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进气道(1)的曲面结构定义下料坐标系包括:
S11:在所述进气道(1)的曲面上任取一点作为所述下料坐标系的原点;
S12:将所述原点处逆着气流的切线方向作为0°方向;
S13:根据右手准则以及所述0°方向确定所述下料坐标系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进气道的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进气道(1)的铺层角度,对所述进气道(1)的铺层进行离散化设计包括:
S31:根据所述进气道(1)的铺层角度,在所述原点处生成一条角度为所述铺层角度的基准曲线;
S32:将所述基准曲线在所述曲面上依次偏移,生成一系列的偏移曲线;
S33:通过所述基准曲线与一系列的所述偏移曲线对所述进气道(1)的曲面进行分块,得到所述铺层分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进气道的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层角度选自0°、45°、90°、-45°中的至少一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进气道的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层角度为0°时,所述离散化设计方法包括:
S001:在所述原点处生成一条0°方向的第一基准曲线(2),所述第一基准曲线(2)的曲线方程为
S002:将所述第一基准曲线(2)在所述曲面上依次偏移Rmm,生成一系列0°方向的第一偏移曲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伟,郭红军,尚安阳,张佳卫,王玉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启赋安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