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70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家居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包括机体,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第一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机体内以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以及拖地装置,所述拖地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拖地装置包括拖布单元、安装壳、第二驱动装置和联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具有更好的拖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了智能机器来辅助人们的清洁作业。现有技术中,智能清洁机器人结构大同小异,多是在产品底部放置一块平铺的拖布,利用内部的控制器来控制智能机器人的活动轨迹,以此来完成拖地作业。上述拖地过程中,拖布相对机体是不动的,在拖布被更换或者被清洗之前,已经变脏的拖布仍将继续执行拖地任务,从而导致清洁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使其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包括:机体,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第一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机体内以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以及拖地装置,所述拖地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拖地装置包括拖布单元、安装壳、第二驱动装置和联接装置;所述拖布单元包括:第一辊轮轴;第一辊轮,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辊轮轴上;第二辊轮轴,其与所述第一辊轮轴平行设置;第二辊轮,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辊轮轴上;环状拖布,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外;第一支架,其在所述第一辊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辊轮轴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所述第二辊轮轴方向延伸;第二支架,其在所述第二辊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辊轮轴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所述第一辊轮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另一端滑动连接;以及锁止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其用于使所述第一辊轮轴和所述第二辊轮轴之间保持不同的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当所述第一辊轮轴和所述第二辊轮轴之间保持第一间距时,所述环状拖布可随所述第一辊轮和/或所述第二辊轮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安装壳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一端,所述安装壳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半壳体,所述拖布单元设置在两个所述半壳体之间,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半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内,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辊轮轴转动;所述联接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内,其包括:联接件,其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递给与所述第一辊轮轴;以及第三驱动装置,其用于使所述联接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来回移动,当所述联接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辊轮轴,当所述联接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不可传递给所述第一辊轮轴,且所述拖布单元可从两个所述半壳体之间取出。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拉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另一端铰接,其另一端具有滑动部;连接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另一端,其上开有用于对所述滑动部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成心形,所述引导槽包括滑入滑出引导部、第一引导部、暂定部和第二引导部,所述滑动部沿所述滑入滑出引导部和所述第一引导部滑动到所述暂定部并可暂时定位在所述暂定部,所述滑动部离开所述暂定部后沿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滑入滑出引导部滑动;以及复位弹簧,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上开有一容置槽,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导杆,所述复位弹簧的所述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导杆外,所述导杆可滑入到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限位臂,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当所述第一辊轮轴和所述第二辊轮轴之间保持第一间距时,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限位臂与所述限位块抵接,当所述第一辊轮轴和所述第二辊轮轴之间保持第二间距时,所述滑动部暂时定位在所述暂定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辊轮轴两端的带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辊轮轴平行设置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用于将两个所述带传动机构进行同轴连接;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连接轴转动的第二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连接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带轮上同轴连接有第一花键轴,所述联接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花键轴上的套部和设置在所述套部外的连接部,所述套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花键轴相适配的花键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辊轮轴的端部一体化设置有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二花键轴与所述花键槽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通过设置可以插拔安装的拖布单元来进行拖地作业,拖布单元安装好之后通过联接装置受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而工作,第二驱动装置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以进行智能化的操控。每当拖地机器人前行一段预设的距离后,第二驱动装置使环状拖布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已经变脏的部分拖布(即与地面接触的位于前方的拖布)被转到上方,这样重复执行多次后,直到整个环状拖布都变得比较脏的时候,拖地机器人停止拖地工作,由使用者将拖布单元取下并清洗或更换环状拖布后,再次进行拖地工作。因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拖地机器人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的立体图;图2为图1在一个视角下的部分立体图;图3为拖布单元的立体图;图4为拖布单元在一个视角下的部分立体图;图5为拖布单元在另一个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A-A面剖视图。附图标记:10-拖布单元、11-第一辊轮轴、111-第二花键轴、12-第一辊轮、13-第二辊轮轴、14-第二辊轮、15-环状拖布、16-第一支架、161-第一滑动条、162-限位臂、17-第二支架、171-第二滑动条、172-限位块、21-半壳体、30-第二驱动装置、301-第一带轮、302-第二带轮、303-连接轴、304-第二电机、305-第一花键轴、40-联接装置、401-套部、402-花键槽、403-连接部、404-电动推杆、60-锁止机构、61-锁止拉杆、611-滑动部、62-连接块、621-引导槽、622-滑入滑出引导部、623-第一引导部、624-暂定部、625-第二引导部、63-复位弹簧、64-导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体,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n第一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机体内以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以及/n拖地装置,所述拖地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上;/n所述拖地装置包括拖布单元、安装壳、第二驱动装置和联接装置;/n所述拖布单元包括:/n第一辊轮轴;/n第一辊轮,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辊轮轴上;/n第二辊轮轴,其与所述第一辊轮轴平行设置;/n第二辊轮,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辊轮轴上;/n环状拖布,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外;/n第一支架,其在所述第一辊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辊轮轴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所述第二辊轮轴方向延伸;/n第二支架,其在所述第二辊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辊轮轴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所述第一辊轮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另一端滑动连接;以及/n锁止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其用于使所述第一辊轮轴和所述第二辊轮轴之间保持不同的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当所述第一辊轮轴和所述第二辊轮轴之间保持第一间距时,所述环状拖布可随所述第一辊轮和/或所述第二辊轮的转动而转动;/n所述安装壳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一端,所述安装壳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半壳体,所述拖布单元设置在两个所述半壳体之间,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半壳体滑动连接;/n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内,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辊轮轴转动;/n所述联接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内,其包括:/n联接件,其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递给与所述第一辊轮轴;以及/n第三驱动装置,其用于使所述联接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来回移动,当所述联接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辊轮轴,当所述联接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不可传递给所述第一辊轮轴,且所述拖布单元可从两个所述半壳体之间取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第一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机体内以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以及
拖地装置,所述拖地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上;
所述拖地装置包括拖布单元、安装壳、第二驱动装置和联接装置;
所述拖布单元包括:
第一辊轮轴;
第一辊轮,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辊轮轴上;
第二辊轮轴,其与所述第一辊轮轴平行设置;
第二辊轮,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辊轮轴上;
环状拖布,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外;
第一支架,其在所述第一辊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辊轮轴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所述第二辊轮轴方向延伸;
第二支架,其在所述第二辊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辊轮轴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所述第一辊轮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另一端滑动连接;以及
锁止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其用于使所述第一辊轮轴和所述第二辊轮轴之间保持不同的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当所述第一辊轮轴和所述第二辊轮轴之间保持第一间距时,所述环状拖布可随所述第一辊轮和/或所述第二辊轮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安装壳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一端,所述安装壳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半壳体,所述拖布单元设置在两个所述半壳体之间,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半壳体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内,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辊轮轴转动;
所述联接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内,其包括:
联接件,其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递给与所述第一辊轮轴;以及
第三驱动装置,其用于使所述联接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来回移动,当所述联接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辊轮轴,当所述联接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不可传递给所述第一辊轮轴,且所述拖布单元可从两个所述半壳体之间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伟莫绍强刘江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