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斗行车记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21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行车记录技术领域的一种北斗行车记录设备,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且第一盒体位于第二盒体的上方,第一盒体的后端设置有卡合机构,第一盒体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第一盒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拉块,且第一盒体的内部设置有报警器,第二盒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天线,且第二盒体的内部设置有记录机构;卡合机构包括有凹槽、直杆、扣块与扣槽,凹槽开设在第一盒体的后端外表面,直杆固定连接在箱体内部后壁,能够保证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之间放置的稳定性,便于使用者对装置进行安装,且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便于工作人员对于装置后期的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北斗行车记录设备
本技术涉及行车记录
,具体为一种北斗行车记录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普及,使得人们对汽车行驶安全看的越来越严重,因随着车辆的增多导致车祸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多,为保护自身的利益,和记录行驶过程,现在许多的车辆内都会设立行车记录仪。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21896025.9一种北斗车载具有远程报警装置的行车记录仪,具体内容为:警报设备,警报设备的一端开设有螺槽,螺槽内连接有天线,警报设备内部设立有内槽,内槽内部的一角连接有供电模块,供电模块的底部一侧设立有输送模块,输送模块的顶部设立有收集模块,收集模块的远离输送模块的一侧设立有转化模块,转化模块的上方设立有发射模块,供电模块与收集模块之间连接有连接线,发射模块和转化模块之间设立有接头,将插板插进插槽,在插槽内部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板,而在插板对应的位置上在开设有卡槽,在插板插进插槽内后,卡板会卡接在卡槽内,使上盖能够牢固的连接在下盖上,使警报设备组成成型。这种行车记录设备在将装置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对应卡合连接,需要位置对准才能卡合成功,不够快捷方便,且使用的过程中没有较好的防护性,使用存在弊端,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北斗行车记录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北斗行车记录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需要位置对准才能卡合成功,不够快捷方便,且使用的过程中没有较好的防护性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北斗行车记录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且第一盒体位于第二盒体的上方,所述第一盒体的后端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第一盒体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第一盒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拉块,且第一盒体的内部设置有报警器,所述第二盒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天线,且第二盒体的内部设置有记录机构;卡合机构包括有凹槽、直杆、扣块与扣槽,所述凹槽开设在第一盒体的后端外表面,所述直杆固定连接在箱体内部后壁,所述扣块固定连接在直杆外表面一端的位置,所述扣槽开设在凹槽的内部;安装机构包括有滑条、挡板与穿孔,所述穿孔设置在第一盒体的内部下端,所述滑条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表面,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一盒体的下端外表面。优选的,所述直杆的直径等于凹槽的直径,所述直杆的位置与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扣块活动连接在扣槽的内部,所述扣槽为环形槽。优选的,所述扣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为软体材质,所述扣块与防滑垫的整合与扣槽之间为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滑条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在箱体内部两侧,两个所述滑条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呈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宽度等于滑条的宽度,所述挡板与第二盒体的上端面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同时滑进箱体的内部,滑条能够对第一盒体进行支撑,将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推进箱体内部之后,直杆便能够插进凹槽的内部,通过扣块与扣槽连接,能够保证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之间放置的稳定性,能够直接将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进行安装,不需要考虑对位问题,便于使用者对装置进行安装,且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便于工作人员对于装置后期的维护。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盒体与滑条的结合视图;图3为本技术凹槽与直杆的结合视图;图4为本技术直杆与扣块的结合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箱体;2、第一盒体;3、天线;4、拉块;5、第二盒体;6、滑条;7、凹槽;8、直杆;9、扣块;10、扣槽;11、挡板;12、防滑垫;13、穿孔;14、报警器;15、记录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北斗行车记录设备技术方案:一种北斗行车记录设备,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盒体2与第二盒体5,且第一盒体2位于第二盒体5的上方,所述第一盒体2的后端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第一盒体2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第一盒体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拉块4,且第一盒体2的内部设置有报警器14,所述第二盒体5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天线3,且第二盒体5的内部设置有记录机构15;卡合机构包括有凹槽7、直杆8、扣块9与扣槽10,所述凹槽7开设在第一盒体2的后端外表面,所述直杆8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部后壁,所述扣块9固定连接在直杆8外表面一端的位置,所述扣槽10开设在凹槽7的内部,所述直杆8的直径等于凹槽7的直径,所述直杆8的位置与凹槽7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扣块9活动连接在扣槽10的内部,所述扣槽10为环形槽,所述扣块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2,且防滑垫12为软体材质,所述扣块9与防滑垫12的整合与扣槽10之间为过盈配合;安装机构包括有滑条6、挡板11与穿孔13,所述穿孔13设置在第一盒体2的内部下端,所述滑条6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表面,所述挡板11固定连接在第一盒体2的下端外表面,所述滑条6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在箱体1内部两侧,两个所述滑条6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呈平行设置,所述挡板11的宽度等于滑条6的宽度,所述挡板11与第二盒体5的上端面相接触。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记录机构包括有供电模块、输送模块、收集模块、转化模块、接头、发射模块,记录机构与天线3和报警器14电性连接,第一盒体2与第二盒体5通过穿孔13导线连接,第一盒体2与第二盒体5上均设置有穿孔13,将其连接进行排布之后,工作人员可将第一盒体2与第二盒体5同时滑进箱体1的内部,滑条6能够对第一盒体2进行支撑,将第一盒体2与第二盒体5推进箱体1内部之后,直杆8便能够插进凹槽7的内部,通过扣块9与扣槽10连接,能够保证第一盒体2与第二盒体5之间放置的稳定性,便于使用者对装置进行安装,且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便于工作人员对于装置后期的维护。本技术所采用的供电模块、输送模块、收集模块、转化模块、接头、发射模块,记录机构与天线3和报警器14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过程以及连接关系均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背景资料所给出的,并且配合本技术的说明书的阐述,所属
人员能得出其使用过程,并且得到相应的使用效果,故没有一一公开。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北斗行车记录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盒体(2)与第二盒体(5),且第一盒体(2)位于第二盒体(5)的上方,所述第一盒体(2)的后端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第一盒体(2)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第一盒体(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拉块(4),且第一盒体(2)的内部设置有报警器(14),所述第二盒体(5)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天线(3),且第二盒体(5)的内部设置有记录机构(15);/n卡合机构包括有凹槽(7)、直杆(8)、扣块(9)与扣槽(10),所述凹槽(7)开设在第一盒体(2)的后端外表面,所述直杆(8)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部后壁,所述扣块(9)固定连接在直杆(8)外表面一端的位置,所述扣槽(10)开设在凹槽(7)的内部;/n安装机构包括有滑条(6)、挡板(11)与穿孔(13),所述穿孔(13)设置在第一盒体(2)的内部下端,所述滑条(6)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表面,所述挡板(11)固定连接在第一盒体(2)的下端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北斗行车记录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盒体(2)与第二盒体(5),且第一盒体(2)位于第二盒体(5)的上方,所述第一盒体(2)的后端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第一盒体(2)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第一盒体(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拉块(4),且第一盒体(2)的内部设置有报警器(14),所述第二盒体(5)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天线(3),且第二盒体(5)的内部设置有记录机构(15);
卡合机构包括有凹槽(7)、直杆(8)、扣块(9)与扣槽(10),所述凹槽(7)开设在第一盒体(2)的后端外表面,所述直杆(8)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部后壁,所述扣块(9)固定连接在直杆(8)外表面一端的位置,所述扣槽(10)开设在凹槽(7)的内部;
安装机构包括有滑条(6)、挡板(11)与穿孔(13),所述穿孔(13)设置在第一盒体(2)的内部下端,所述滑条(6)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表面,所述挡板(11)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轩白恩多李崇先许志伟王红星袁江侠曹明月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北斗卫星导航平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