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斗安全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34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北斗安全通信装置,其安全性较高。其主要包括海上用户终端、指挥中心和地面北斗传输终端,海上用户终端与地面北斗传输终端、指挥中心通信连接。海上用户终端一般部署在远洋运输船、渔船及海上平台等船舶或设施上。地面北斗传输终端基于海上用户终端建立;指挥中心可以起到指挥作用,其能够完成北斗系统海上遇险过程中的通信安全以及海上信息常规数据接收功能。当海上用户终端的数据信息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通过北斗系统RDSS数据通道发送给指挥中心和地面北斗传输终端,使其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船舶海上安全状态,实现船舶和陆地管理用户间的安全信息交互,提高了海上通信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其对信息的接收更加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北斗安全通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北斗安全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海上搜救系统较为落后,对于海上遇险不能给快速搜救,对其信息的掌握不够全面,因此在搜救过程中也会影响到搜救的及时性,安全数据信息对于遇险事件发生后的安全保证有直接的影响,然而,我国目前海上通信安全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北斗安全通信装置,其安全性较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北斗安全通信装置,其包括海上用户终端、指挥中心和地面北斗传输终端,地面北斗传输终端与指挥中心相连,海上用户终端与地面北斗传输终端、指挥中心通信连接。海上用户终端一般部署在远洋运输船、渔船及海上平台等船舶或设施上,通过系统终端的综合船桥系统和综合平台管理系统、航海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装置获取航行安全、航次情况、船载系统状态及重要部位状态等船舶安全信息以及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并且监控,能够将数据信息有效传到陆地,使陆地上的用户终端能够准确掌握海上船舶的安全状态,并且能够及时沟通以此提高管理水平。地面北斗传输终端基于海上用户终端建立,利用地面北斗传输终端能够与海上用户终端保持数据通信以及安全业务,对海上用户终端起到监控作用。指挥中心可以起到指挥作用,其能够完成北斗系统海上遇险过程中的通信安全以及海上信息常规数据接收功能。一旦船舶出现紧急情况,指挥中心可以及时将海上安全信息发送到地面北斗传输终端以便在应急的过程中提供数据。当海上用户终端的数据信息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通过北斗系统RDSS数据通道发送给指挥中心和地面北斗传输终端,使其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船舶海上安全状态,实现船舶和陆地管理用户间的安全信息交互,提高了海上通信的信息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其对信息的接收更加精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海上用户终端包括电性连接的数据采集装置和第一数据处理装置,第一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与地面北斗传输终端连接、指挥中心通信连接。数据采集装置可以对航行安全、航次情况、船载系统状态及重要部位状态等船舶安全信息以及数据进行收集,以便于统一管理和观察;第一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对数据采集装置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使其能够将信息准确无误的传输到地面北斗传输终端和指挥中心,以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到船舶安全信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处理装置设置有第一加解密模块,第一加解密模块与第一数据处理装置电性连接。第一加解密模块主要用于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加解密。当第一数据处理装置中的信息和数据需要进行传输时,第一加解密模块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密,加密后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在后续传输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解密,以对信息和数据进行保护,使得北斗安全通信装置对船舶安全信息的防护性和保密性更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海上用户终端还包括供电组件,供电组件包括蓄电池和/或太阳能板。供电组件用于给海上用户终端提供电能。蓄电池便于用户进行更换和拆卸,同时,蓄电池的应用较为广泛,其成本较低。而太阳能板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使得北斗安全通信装置更加绿色环保。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指挥中心设置有第二数据处理装置,第二数据处理装置与第一数据处理装置通信连接。第二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对第一数据处理装置的数据进行接收和处理,便于指挥中心进行监控和查看,使其准确掌握船舶详细信息,为其采取迅速而有效的应急行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通过通信连接的第一数据处理装置和第二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对船舶安全信息进行传输和发送,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处理装置和第二数据处理装置均包括单片机。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价格较为便宜等优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处理装置设置有第二加解密模块,第二加解密模块与第一加解密模块连接。通过第二加解密模块的设置,可以对第一加解密模块加密的信息进行解密,进而传输给第二数据处理装置和地面北斗传输终端,使得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地面北斗传输终端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三数据处理装置和储存装置,第三数据处理装置与海上用户终端、指挥中心通信连接。第三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对海上用户终端和指挥中心传输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和接收,使得用户可以有效监控海上船舶的航行状况、航次情况、船载系统状态及重要部位状态等船舶安全信息,及时掌握船舶的运行状态。储存装置可以对第三数据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储存,便于用户进行查看和对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储存装置连接有第三加解密模块。第三加解密模块可以对经过指挥中心加密后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解密,以便于第三数据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第三加解密模块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北斗安全通信装置的信息安全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地面北斗传输终端还电性连接有显示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显示器来观察和监测海上船舶的航行状况、航次情况、船载系统状态及重要部位状态等船舶安全信息,以便于及时掌握船舶的运行状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北斗安全通信装置,其安全性较高。其主要包括海上用户终端、指挥中心和地面北斗传输终端,地面北斗传输终端与指挥中心相连,海上用户终端与地面北斗传输终端、指挥中心通信连接。海上用户终端一般部署在远洋运输船、渔船及海上平台等船舶或设施上,通过系统终端的综合船桥系统和综合平台管理系统、航海传感器等设备获取航行安全、航次情况、船载系统状态及重要部位状态等船舶安全信息以及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并且监控,能够将数据信息有效传到陆地,使陆地上的用户终端能够准确掌握海上船舶的安全状态,并且能够及时沟通以此提高管理水平。地面北斗传输终端基于海上用户终端建立,利用地面北斗传输终端能够与海上用户终端保持数据通信以及安全业务,对海上用户终端起到监控作用。指挥中心可以起到指挥作用,其能够完成北斗系统海上遇险过程中的通信安全以及海上信息常规数据接收功能。一旦船舶出现紧急情况,指挥中心可以及时将海上安全信息发动到地面北斗传输终端以便在应急的过程中提供数据。当海上用户终端的数据信息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通过北斗系统RDSS数据通道发送给指挥中心和地面北斗传输终端,使其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船舶海上安全状态,实现船舶和陆地管理用户间的安全信息交互,提高了海上通信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其对信息的接收更加精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北斗安全通信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北斗安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海上用户终端、指挥中心和地面北斗传输终端,所述地面北斗传输终端与所述指挥中心相连,所述海上用户终端与所述地面北斗传输终端、所述指挥中心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北斗安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海上用户终端、指挥中心和地面北斗传输终端,所述地面北斗传输终端与所述指挥中心相连,所述海上用户终端与所述地面北斗传输终端、所述指挥中心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斗安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上用户终端包括电性连接的数据采集装置和第一数据处理装置,所述第一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地面北斗传输终端、所述指挥中心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北斗安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装置设置有第一加解密模块,所述第一加解密模块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装置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北斗安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上用户终端还包括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蓄电池和/或太阳能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北斗安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挥中心设置有第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恩多袁江侠曹明月刘轩周伟伟张擎天李崇先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北斗卫星导航平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