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34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涉及自然灾害监测技术领域,通过采用包括装置本体、数据采集系统以及北斗传输终端,数据采集系统与北斗传输终端通信连接,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探测组件、数据采集仪、数据协议转换器以及供电模块的技术路线,具有监测数据准确,适用性高,传输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然灾害监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宇宙辐射、赤潮(极少出现,出现了也影响小)等。地质灾害占据自然灾害的绝大部分,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协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移动事件。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备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的双重性,它既是自然灾害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属于人为灾害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地质灾害已经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的重要因素。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就不仅是指预防、躲避和工程治理,在高层次的社会意识上更表现为努力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或政府立法约束公众的行为,自觉地保护地质环境,从而达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的目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崩塌(即危岩体)、滑坡、泥石流、岩溶地而塌陷和地裂缝等,它们是比较公认的原地壳表层地质结构的剧烈变化而产生的,且通常被认为是突发性的。地质环境灾害是指区域性地质生态环境变异引起的危害,如区域性地而沉降、海水人侵、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石山地区的水土流失、石漠化和区域性地质构造沉降背景下平原或盆地地区的频繁洪灾等,这些问题通常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且缓慢发生的,地质界常称其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在现有技术中的自然灾害监测中,还存在着监测的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能够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具有监测数据准确,适用性高,传输效果好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数据采集系统以及北斗传输终端,数据采集系统与北斗传输终端通信连接;装置本体包括至少一个设备箱和至少一个支撑柱,每一个设备箱均设置于对应支撑柱的一端,每一个支撑柱远离对应设备箱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板和固定结构,固定结构设置于固定板远离设备箱的一侧;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探测组件、数据采集仪、数据协议转换器以及供电模块,供电模块为北斗传输终端、探测组件、数据采集仪和数据协议转换器进行供电,探测组件与数据采集仪通信连接,数据协议转换器通过串口通信连接数据采集仪;北斗传输终端与数据协议转换器通过串口通信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供电模块为蓄电池和太阳能板的组合供电模式,蓄电池设置在设备箱内,太阳能板设置在设备箱顶部,太阳能板覆盖设置有一层透明罩,透明罩是玻璃透明罩或者是塑料透明罩;或者供电模块为市电和UPS电源组合供电模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探测组件包括气象监测组件、地表沉降监测组件、山体滑坡监测组件、地面崩塌监测组件、地应力监测组件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气象监测组件包括不低于五要素监测的气象观测台;地表沉降监测组件包括静力水准仪、地表位移传感器、水位水温传感器以及分层标;山体滑坡监测组件包括水位水温传感器、固定倾斜仪、深部位移计、雨量计以及裂缝计;地面崩塌监测组件包括水位水温传感器、裂缝计、地表倾斜计以及孔隙水压力监测仪;地应力监测组件包括高精度水温传感器、高精度水位传感器以及压磁应力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数据采集仪上设置有多个数据接口,WiFi模块,存储空间以及备用电池;数据接口用于数据传输和视频输出和音频输出;WiFi模块用于现场实现组网;存储空间支持数据存储不少于32G;备用电池用于没有电源供应时继续使用仪器,备用电池可供仪器连续使用不少于6个小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数据协议转换器包括微控制器、时钟信号芯片以及串口兼容模块,所述时钟信号芯片以及串口兼容模块均与微控制器通信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串口兼容模块包括不少于2个MAX系列串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微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时钟信号芯片包括DS系列时钟信号芯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北斗传输终端为北斗RDSS一体终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效果一,监测数据准确,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装置本体、数据采集系统以及北斗传输终端,数据采集系统与北斗传输终端通信连接,且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了监测组件和数据采集仪,彼此通信连接的技术方案,利用监测组件和数据采集仪的配合,采用与监测内容相关的监测单元,采集地质和气候的相关数据,再利用数据采集仪将多个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和整理,以及数据格式的转化等,使得采集的监测数据更具有条理化,清晰,结果准确,有助于后台中心进行判断和分析,提高自然灾害的监测准确率。效果二,适用性高,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内设置有监测组件,进一步地,检测组件可以包括多种针对于不同灾害所设置的不同监测单元,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能够针对于不同的监测内容,从而更换不同的监测组件即可,无需更换整套装置,适用性高,成本低廉,节省人力成本。效果三,传输效果好,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装置本体、数据采集系统以及北斗传输终端,数据采集系统与北斗传输终端通信连接,且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了监测组件和数据采集仪以及数据协议转换器,并且彼此通信连接的技术方案,由于监测组件和数据采集仪的通信接口与北斗传输终端不一致,若是直接通信,会造成数据损坏,甚至整个装置的故障,因此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数据协议转换器,将数据采集仪和北斗传输终端进行串口的兼容,使得传输数据准确,传输数据效果好,有利于后台中心进行更加准确的灾害预测和判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多个支撑柱的装置本体;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一个支撑柱的装置本体;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协议转换器主动模式工作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协议转换器被动模式工作流程示意图。图标:1-装置本体,2-设备箱,3-支撑柱,4-固定板,5-固定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数据采集系统以及北斗传输终端,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北斗传输终端通信连接;/n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至少一个设备箱和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支撑柱,每一个所述设备箱均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支撑柱的一端,每一个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设备箱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和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固定板远离所述设备箱的一侧;/n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探测组件、数据采集仪、数据协议转换器以及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北斗传输终端、探测组件、数据采集仪和数据协议转换器进行供电,所述探测组件与所述数据采集仪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协议转换器通过串口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仪;/n所述北斗传输终端与所述数据协议转换器通过串口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数据采集系统以及北斗传输终端,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北斗传输终端通信连接;
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至少一个设备箱和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支撑柱,每一个所述设备箱均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支撑柱的一端,每一个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设备箱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和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固定板远离所述设备箱的一侧;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探测组件、数据采集仪、数据协议转换器以及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北斗传输终端、探测组件、数据采集仪和数据协议转换器进行供电,所述探测组件与所述数据采集仪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协议转换器通过串口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仪;
所述北斗传输终端与所述数据协议转换器通过串口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为蓄电池和太阳能板的组合供电模式,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设备箱内,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设备箱顶部,所述太阳能板覆盖设置有一层透明罩,所述透明罩是玻璃透明罩或者是塑料透明罩;或者所述供电模块为市电和UPS电源组合供电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组件包括气象监测组件、地表沉降监测组件、山体滑坡监测组件、地面崩塌监测组件、地应力监测组件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监测组件包括不低于五要素监测的气象观测台;
所述地表沉降监测组件包括静力水准仪、地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恩多王忠祥周伟伟陈晶晶曹明月王红星李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北斗卫星导航平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