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噪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07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噪监测设备,包括:箱体,驱动装置和其他结构,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偏心轴,所述偏心轴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滚动部件,所述第一滚动部件与所述偏心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角度为10‑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备体积小、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而且,在测试过程中,噪音会比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噪监测设备
本技术属于大气颗粒物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噪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气颗粒物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颗粒物主要指可吸入颗粒物(PM10即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和细颗粒物(PM2.5即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目前市面上的监测设备在检测过程中,驱动装置由于滑动摩擦的作用,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操作环境,不利于检测,另外,产生滑动摩擦的驱动装置对检测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而且驱动装置体积大,结构复杂,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噪监测设备,通过在驱动装置中设置滚动部件,使滚动部件与偏心轴之间具有一偏心角,使得驱动装置在运转时,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从而能够更好的降低噪音。本技术所述问题是由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噪监测设备,包括:箱体;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纸带输送装置,与所述进气装置之间形成检测气路;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与所述进气装置连接;流量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检测气路;检测装置,连接所述进气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偏心轴,所述偏心轴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滚动部件,所述第一滚动部件与所述偏心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角度为10-4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偏心轴还具有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滚动部件,所述第二滚动部件与所述偏心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角度为10-4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动部件为轴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放射源,与所述进气装置连接;接收测量单元,与所述放射源相对设置;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接收测量单元;其中,所述放射源为环状,且与所述进气装置在同一个竖直方向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固定部,连通所述进气管;运动部,连通所述固定部;其中,所述固定部中设置有第一气路,所述运动部中设置有第二气路,所述第一气路与所述第二气路不在同一个竖直方向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路由所述运动部的中心位置,沿所述运动部的纵向方向,偏移一预设距离。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运动部纵向长度的1/3-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运动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装置为O型密封圈。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上,与所述纸带输送装置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透明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纸带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带盘;第二带盘,与所述第一带盘传动连接;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带盘连接;支撑轮,与所述第二带盘在同一侧;纸带,经所述第二带盘、支撑轮和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带盘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的一面上还设置有一显示屏。在本技术中,通过在驱动装置中设置滚动部件,使滚动部件与偏心轴之间具有一偏心角,使得驱动装置在运转时,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从而能够更好的降低噪音。本技术中的放射源例如为环状,且运动部中的第二气路与固定部中的第一气路在同一个竖直方向上,这样当吸入大气中的颗粒物时,气体直接打到纸带上,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气体损失。本技术的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噪监测设备,结构简单紧凑、携带方便。其他特征、益处和优势将通过本文详述的包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在内的本公开而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降噪监测设备的立体图。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降噪监测设备的一剖面图;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降噪监测设备的内部示意图;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降噪监测设备的外侧单元示意图;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偏心轴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降噪监测设备连接采样杆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01端口3024通配孔101箱体401第一带盘102透明板402第二带盘103固定板403第二电机201进气管404支撑轮202固定部406a第一转轴2021第一气路406b第二转轴203运动部501放射源2031第二气路502接收测量单元301第一电机503显示器302偏心轴601第一密封装置3021转轴602第二密封装置3022第一端部303第一滚动部件3022a第一圆柱体304第二滚动部件3023第二端部02采样杆3023a第二圆柱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注意。如没有特别说明,在本技术中,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和区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通过在驱动装置中设置滚动部件,使滚动部件与偏心轴之间具有一偏心角,使得驱动装置在运转时,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从而能够更好的降低噪音。本技术中的放射源例如为环状,且运动部中的第二气路与固定部中的第一气路在同一个竖直方向上,这样当吸入大气中的颗粒物时,气体直接打到纸带上,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气体损失。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噪监测设备,用于检测空气中所含有的悬浮微粒浓度,所述悬浮微粒例如为,PM2.5大气颗粒物或PM10大气颗粒物。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噪监测设备,包括:箱体101,进气装置,纸带输送装置,驱动装置,流量控制装置和检测装置,用于接受并获取来自所采样杆02的大气颗粒物的浓度。请接着参阅图1,所述箱体10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采样杆02的端口01。所述采样杆02的一端,例如,进气口,连通所述大气,另一端,即出气口,连接所述降噪监测设备。采样杆02的形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噪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n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n纸带输送装置,与所述进气装置之间形成检测气路;/n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与所述进气装置连接;/n流量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检测气路;/n检测装置,连接所述进气装置;/n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偏心轴,所述偏心轴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滚动部件,所述第一滚动部件与所述偏心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角度为10-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噪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纸带输送装置,与所述进气装置之间形成检测气路;
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与所述进气装置连接;
流量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检测气路;
检测装置,连接所述进气装置;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偏心轴,所述偏心轴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滚动部件,所述第一滚动部件与所述偏心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角度为10-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噪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还具有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滚动部件,所述第二滚动部件与所述偏心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角度为1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噪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部件为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噪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放射源,与所述进气装置连接;
接收测量单元,与所述放射源相对设置;
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接收测量单元;
其中,所述放射源为环状,且与所述进气装置在同一个竖直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亚举汪宵张友江李保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