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物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包发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232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颗粒物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包发送方法,颗粒物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设备、站点工控机以及总服务器;监测设备依据监测设备显示时间,在每一个整点TA后,计算出前一小时(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物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包发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颗粒物监测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颗粒物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包发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气颗粒物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尤其是浮尘天气秸秆焚烧期及冬季采暖期。颗粒物主要指可吸入颗粒物(PM10即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 和细颗粒物(PM2.5即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分为一次颗粒物,例如土壤粒子、海盐粒子、燃烧烟尘等等,和二次颗粒物,例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等。
[0003]总体而言,空气中漂浮着多种多样的颗粒物,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监测设备监测过程是,将带有颗粒物的大气通过纸带,气体穿过纸带,而颗粒物被遗留在纸带上,通过放射源对纸带上单位面积内颗粒物量进行检测,实现计算出颗粒物含量。一般的,检测周期是一个小时,即在一个小时内,气体源源不断的通过纸带,然后一小时结束后,检测纸带上颗粒物量,并将信息传递至站点的采集系统,最后站点工控机将颗粒物含量信息等传递至总服务站,工作人员在总服务站即可多的多个监测站点的监测信息和数据。监测站点和总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传输,信息和时间同步,在网络正常时,不会出现时间差。然而,为了降低数据传输成本,同时也确保在恶劣环境中信息传递准确,监测站点内的站点工控机和各个监测设备之间是通过串口直连,进行信息传输。监测设备上的时间一般是通过手动设置或通过站点工控机进行主动纠正,在手动设置时间不准确或监测设备异常操作等原因造成监测设备时间与站点工控机时间不一致,从而导致上传数据重复或丢失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颗粒物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包发送方法,解决监测站点内,监测设备因操作或工作异常出现监测设备时间与站点工控机不一致的问题,解决因时间不一致倒是的数据发送重复或丢失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颗粒物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包发送方法,所述颗粒物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监测站点的监测设备、通过串口与所述监测设备连接的站点工控机以及通过网络与所述站点工控机通讯的总服务器;站点工控机通过网络与总服务器通讯,实时同步站点工控机显示时间和总服务器显示时间;监测设备显示时间通过手动设置或通过站点工控机主动纠正同步;
[0006]监测设备依据监测设备显示时间,在每一个整点TA后,计算出前一小时 (TA

1~TA)内的监测数据,获得携带监测设备发送时间戳T1的监测数据包,并通过串口发送至站点工控机,站点工控机接收监测数据包并将监测数据包携带上站点工控机接收时间戳T2并暂存;站点工控机依据站点工控机显示时间,在每一整点TB后指定时间段T0内向总服务器发送前一小时(TB

1~TB)内的监测数据包;
[0007]若,TA与TB在同一整点内,且站点工控机在TB后指定时间段T0内接收到前一小时内的检测数据包,站点工控机直接将本数据包发送至总服务器;
[0008]若站点工控机某一整点TC后指定时间段T0未接收到监测设备发送的前一小 (TC

1~TC)内的监测数据包,则站点工控机将向监测设备发送一携带有站点工控机本次发送时间戳T3的第一纠错数据包,监测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纠错数据包并将其携带上监测设备接收时间戳T4,获得一个站点工控机与监测设备时间差

T;再后,站点工控机将继续向监测设备发送一携带有站点工控机本次发送时间戳 T5的第二纠错数据包,监测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纠错数据包并获取本次接收时间T6,监测设备依据时间T6和

T时间对监测设备显示时间进行修正;
[0009]在所述监测设备在对时间进行修正后,站点工控机将对现整点前的每一小时内监测数据包进行查找,对无监测数据包的时间段生第一成监测日志并通过串口发送信号至监测设备,由监测设备内调取本时间段内的监测数据包,若查寻到到本时间段内的监测数据包,则发送至站点工控机,若无监测数据包,则站点工控机补充所述第一监测日志,并生成第二监测日志;
[0010]在所述监测设备在对时间进行修正后,且站点工控机对数据包进行查找和补充完成后,总服务器将对现整点前的每一小时内监测数据包进行查找,将无监测数据包的时间段发送至站点工控机,站点工控机将本时间段内的监测数据包或第二监测日志发送至总服务器。
[0011]优选地,在站点工控机与监测设备出现串口连接失败后,控制站点工控机与监测设备进行连续的3次重新连接;3次连接失败后,等待一个小时后重新连接,并记录到监测日志内,并发送异常给总服务器。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颗粒物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包发送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监测站点内,监测设备因操作或工作异常出现监测设备时间与站点工控机不一致的问题,解决因时间不一致倒是的数据发送重复或丢失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颗粒物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包发送方法,所述颗粒物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监测站点的监测设备、通过串口与监测设备连接的站点工控机以及通过网络与站点工控机通讯的总服务器。站点工控机通过网络与总服务器通讯,实时同步站点工控机显示时间和总服务器显示时间。监测设备显示时间通过手动设置或通过站点工控机主动纠正同步。
[0015]监测设备依据监测设备显示时间,在每一个整点TA后,计算出前一小时 (TA

1~TA)内的监测数据,获得携带监测设备发送时间戳T1的监测数据包,并通过串口发送至站点工控机,站点工控机接收监测数据包并将监测数据包携带上站点工控机接收时间戳T2并暂存。站点工控机依据站点工控机显示时间,在每一整点TB后指定时间段T0内向总服务器发送前一小时(TB

1~TB)内的监测数据包。
[0016]若,TA与TB在同一整点内,且站点工控机在TB后指定时间段T0内接收到前一小时
内的检测数据包,站点工控机直接将本数据包发送至总服务器。如:TA 和TB同在7:00的整点时间段内,指定时间段T0为5min。监测设备在7:00~7:05 内向站点工控机发送6:00~7:00时间段内的监测数据包,且站点工控机在 7:00~7:05内接收到监测数据包,并立即发送至总服务器。在这个时间段内,监测设备显示时间可以出现微小误差,只要能够保证其在7:00~7:05内向站点工控机发送6:00~7:00时间段内的监测数据包,且站点工控机在7:00~7:05 内接收到6:00~7:00时间段内的监测数据包,站点工控机能够立即将6:00~ 7:00时间段内的监测数据包发送至总服务器。
[001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监测设备显示时间可以允许有微小误差,不需要时时进行时间纠正,降低了监测设备运行负荷。
[0018]若站点工控机某一整点TC后指定时间段T0未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物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包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监测站点的监测设备、通过串口与所述监测设备连接的站点工控机以及通过网络与所述站点工控机通讯的总服务器;站点工控机通过网络与总服务器通讯,实时同步站点工控机显示时间和总服务器显示时间;监测设备显示时间通过手动设置或通过站点工控机主动纠正同步;监测设备依据监测设备显示时间,在每一个整点TA后,计算出前一小时(TA

1~TA)内的监测数据,获得携带监测设备发送时间戳T1的监测数据包,并通过串口发送至站点工控机,站点工控机接收监测数据包并将监测数据包携带上站点工控机接收时间戳T2并暂存;站点工控机依据站点工控机显示时间,在每一整点TB后指定时间段T0内向总服务器发送前一小时(TB

1~TB)内的监测数据包;若,TA与TB在同一整点内,且站点工控机在TB后指定时间段T0内接收到前一小时内的检测数据包,站点工控机直接将本数据包发送至总服务器;若站点工控机某一整点TC后指定时间段T0未接收到监测设备发送的前一小(TC

1~TC)内的监测数据包,则站点工控机将向监测设备发送一携带有站点工控机本次发送时间戳T3的第一纠错数据包,监测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纠错数据包并将其携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亚举汪桂红韦云锁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