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电极煅烧炉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59315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电极生产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电极煅烧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煅烧之前的预热炉及多个煅烧炉,所述的煅烧炉热烟气通过余热输出管与变径管连接之后进入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所述的换热器上端设置有排气管,经过热交换的烟气经所述排气管进入废气杂质过滤装置的过滤后由排烟囱排入大气。所述的煅烧炉的余热输出管经过支管与预热炉连接进行预热提升,所述的排气管通过副烟道与预热炉连接进行多余烟气的排出再利用。该系统对从煅烧炉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热回收利用,而且该系统可避免因使用其他能源提供热量而造成的废气的排放,降低了石墨电极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电极煅烧炉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属于石墨电极生产热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电极煅烧炉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石墨电极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做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根据其质量指标高低,可分为普通功率石墨电极、高功率石墨电极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煅烧主要是将炭质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排出所含的水分和挥发份,并相应提高原理理化性能,一般炭质原理采用燃气及自身挥发份作为热源继续拧煅烧,最高温度为1250--1350℃,而从煅烧炉中排出的烟气温度最高可达900--950℃,这么高温度的烟气直接排出是非常危险的,同时更加浪费热源。所以普遍对高温烟气的进行回收再利用,而大多采用余热锅炉或者余热锅炉+省煤器方式进行余热回收,此种回收方式并不能使余热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收利用。公告号为CN104724702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段式石墨化炉设备及生产工艺,包括炉体和设在炉体外的炉体水套,炉体由煅烧炉、石墨化炉和冷却炉上下依次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电极煅烧炉余热回收系统,使用于对石墨电极生产用煅烧炉的余热回收,包括煅烧之前的预热炉(1)及多个煅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煅烧炉热烟气通过余热输出管与变径管连接之后进入换热器(9)进行热交换,所述的换热器(9)上端设置有排气管(14),经过热交换的烟气经所述排气管(14)进入废气杂质过滤装置(17)的过滤后由排烟囱排入大气;/n所述的煅烧炉的余热输出管经过支管与预热炉(1)连接进行预热提升,所述的排气管(14)通过副烟道(27)与预热炉(1)连接进行多余烟气的排出再利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电极煅烧炉余热回收系统,使用于对石墨电极生产用煅烧炉的余热回收,包括煅烧之前的预热炉(1)及多个煅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煅烧炉热烟气通过余热输出管与变径管连接之后进入换热器(9)进行热交换,所述的换热器(9)上端设置有排气管(14),经过热交换的烟气经所述排气管(14)进入废气杂质过滤装置(17)的过滤后由排烟囱排入大气;
所述的煅烧炉的余热输出管经过支管与预热炉(1)连接进行预热提升,所述的排气管(14)通过副烟道(27)与预热炉(1)连接进行多余烟气的排出再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电极煅烧炉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9)采用油水介质换热,其上设置有导热油输入管(10)、导热油输出管(20)、冷水输入管(12)和热水输出管(16),所述的导热油输入管(10)与储油罐(11)连接,所述的冷水输入管(12)与储水室(13)连接,所述的热水输出管(16)输出的热水经过水过滤装置(15)的过滤后进入自供暖系统(18),所述的自供暖系统(18)与储水室(13)联通进行循环;经所述的导热油输出管(20)输出高温导热油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周苏俊贤王相如郭广军
申请(专利权)人:嘉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