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换热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584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压力稳定、既能实现集中供热又能让各个热用户的供热水路独立运作、安全性较好的智能换热供热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热源、主供水管、主回水管、云控制模组和至少一个用户地暖系统,主供水管和主回水管与热源相连通,热源与每个用户地暖系统之间设置有智能换热机组,用户地暖系统包括有温控器,智能换热机组和温控器均与云控制模组信号连接,智能换热机组上设置有供热循环水管和取热循环水管,供热循环水管的入水段与主供水管连通,供热循环水管的出水段与主回水管连通,取热循环水管的取水段与用户地暖系统的入水口连通,取热循环水管的放水段与用户地暖系统的出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供热系统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换热供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热系统的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换热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集中供热系统通常是由热源、热用户和热网三部分组成。热源负责制备热媒,热用户是指用热场所,热力网负责热媒的输送。传统的集中供热,是以热水或蒸汽为载能体,通过换热设备(如地暖)为一个区域的多个热用户进行供热。公开号CN209782780U公开了一种集中供热系统,其缓解了供热水压及热量的情况,但是,由于其供热水路直接与系统内每个热用户连通,若有某一个热用户的水路出现问题(泄漏、断路),那么就会引起整个供热水路出现问题,使得其它的热用户受到影响,还会导致回流的供热水不足,可能引起系统加热装置干烧或其它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一般楼层较高的热用户的由于楼层较高,可能会出现压力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在使用高峰时段,这样的情况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压力稳定、既能实现集中供热又能让各个热用户的供热水路独立运作、安全性较好的智能换热供热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热源、主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换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源(1)、主供水管(2)、主回水管(3)、云控制模组(4)和至少一个用户地暖系统(5),所述主供水管(2)和所述主回水管(3)与所述热源(1)相连通,所述热源(1)与每个所述用户地暖系统(5)之间设置有智能换热机组(6),所述用户地暖系统(5)包括有温控器(51),所述智能换热机组(6)和所述温控器(51)均与所述云控制模组(4)信号连接,所述智能换热机组(6)上设置有供热循环水管(7)和取热循环水管(8),所述供热循环水管(7)的入水段(71)与所述主供水管(2)连通,所述供热循环水管(7)的出水段(72)与所述主回水管(3)连通,所述取热循环水管(8...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换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源(1)、主供水管(2)、主回水管(3)、云控制模组(4)和至少一个用户地暖系统(5),所述主供水管(2)和所述主回水管(3)与所述热源(1)相连通,所述热源(1)与每个所述用户地暖系统(5)之间设置有智能换热机组(6),所述用户地暖系统(5)包括有温控器(51),所述智能换热机组(6)和所述温控器(51)均与所述云控制模组(4)信号连接,所述智能换热机组(6)上设置有供热循环水管(7)和取热循环水管(8),所述供热循环水管(7)的入水段(71)与所述主供水管(2)连通,所述供热循环水管(7)的出水段(72)与所述主回水管(3)连通,所述取热循环水管(8)的取水段(81)与所述用户地暖系统(5)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取热循环水管(8)的放水段(82)与所述用户地暖系统(5)的出水口连通,使用时,所述智能换热机组(6)将所述供热循环水管(7)的热能转换至所述取热循环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换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换热机组(6)包括换热器(61)和与所述云控制模组(4)信号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恒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吉泰克燃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