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85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比较好,能够实现内部循环水的快速排放,操作简便快捷的板式换热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接头、密封帽以及第一密封圈,所述排水接头设置在所述换热器上,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排水接头上,所述密封帽与所述排水接头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圈被压紧在所述排水接头和所述密封帽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应用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应用于换热器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式换热器结构


[0001]本技术应用于换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在热泵系统中,板式换热器是冷媒与循环水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其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是,循环水在热泵系统中经过长时间的循环流动,难免会增加越来越多的杂质,从而降低换热效率,杂质集聚到一定程度甚至还会堵塞阀门、管道或者循环水泵等器件,导致水流量降低,影响热量的传递。
[0003]现有一公开号为CN204286174U的专利文献提出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其包括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后端板与前端板之间设有若干板片,所述前端板上设有进、出水口和进、出液口,高温液体从进水口进入流道,制冷剂从进液口进入流道,在若干板片之间进行换热,冷却后的液体从出水口流出,吸收热量后的制冷剂从出液口流出,从而实现换热。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换热器内部的液体会集聚有大量的杂质,该换热器无法快速地对其内部的液体进行排放,不够方便。如能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比较好,能够实现内部循环水的快速排放,操作简便快捷的板式换热器结构,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比较好,能够实现内部循环水的快速排放,操作简便快捷的板式换热器结构。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接头、密封帽以及第一密封圈,所述排水接头设置在所述换热器上,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排水接头上,所述密封帽与所述排水接头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圈被压紧在所述排水接头和所述密封帽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制冷剂输入管和制冷剂输出管,所述制冷剂输入管与所述制冷剂输出管相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剂输入管位于所述换热器的顶部,所述制冷剂输出管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底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上还设置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与所述出水接头相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出水接头均与所述排水接头相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接头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底部,所述出水接头位于所述换热器的顶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上还设置有感温探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接头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靠近所述排水接头
的排水口,所述第一密封圈适配在所述第一环形槽中。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接头上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板式换热器结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适配在所述第二环形槽中。
[0014]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接头上设置有外螺纹。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接头、密封帽以及第一密封圈,所述排水接头设置在所述换热器上,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排水接头上,所述密封帽与所述排水接头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圈被压紧在所述排水接头和所述密封帽之间,避免出现漏水的问题,密封性能好。当需要对所述换热器内部的循环水进行排放时,只需拧开所述密封帽,含有大量杂质的循环水便能够从所述换热器中排出,便于工作人员对所述换热器的内部管道进行清洗,然后将所述密封帽重新拧紧在所述排水接头上,操作简便快捷,最后再注入纯净的循环水,从而避免影响换热效率,防止长时间使用的循环水因杂质过多而堵塞阀门、管道或者循环水泵等器件。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换热器1,所述换热器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接头2、密封帽3以及第一密封圈4,所述排水接头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上,所述第一密封圈4套设在所述排水接头2上,所述密封帽3与所述排水接头2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圈4被压紧在所述排水接头2和所述密封帽3之间,避免出现漏水的问题,密封性能好。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1上设置有制冷剂输入管5和制冷剂输出管6,所述制冷剂输入管5与所述制冷剂输出管6相连通。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输入管5位于所述换热器1的顶部,所述制冷剂输出管6位于所述换热器1的底部。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1上还设置有进水接头7和出水接头8,所述进水接头7与所述出水接头8相连通。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接头7和所述出水接头8均与所述排水接头2相连通。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接头7位于所述换热器1的底部,所述出水接头8位于所述换热器1的顶部。
[0025]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所述换热器1内部的循环水进行排放时,只需拧开所述密封帽3,含有大量杂质的循环水便能够从所述换热器1中排出,便于工作人员对所述换热器1的内部管道进行清洗,然后将所述密封帽3重新拧紧在所述排水接头2上,操作简便快捷,最后再注入纯净的循环水,从而避免影响换热效率,防止长时间使用的循环水因杂质过多而堵塞阀门、管道或者循环水泵等器件。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1上还设置有感温探头9。其中,所述感温探头9用于检测所述换热器1中的水温。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接头2上设有第一环形槽10,所述第一环形槽10靠近所述排水接头2的排水口,所述第一密封圈4适配在所述第一环形槽10中,从而对所述第一密封圈4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在反复拆装所述密封帽3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4出现偏位的问题。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接头7上设有第二环形槽11,所述板式换热器结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2,所述第二密封圈12适配在所述第二环形槽11中。其中,当外部的水管接头卡接在所述进水接头7上时,所述第二密封圈12被压紧在外部的水管接头和所述进水接头7之间,避免出现漏水的问题,密封性能好。所述第二密封圈12适配在所述第二环形槽11中,从而对所述第二密封圈12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在反复拆装外部水管接头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密封圈12出现偏位的问题。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接头8上设置有外螺纹。其中,当所述出水接头8穿过外部支撑板的安装孔后,外部的螺帽拧紧在所述出水接头8上,使本技术能够安装在外部的支撑板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板式换热器结构,它包括换热器(1),所述换热器(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接头(2)、密封帽(3)以及第一密封圈(4),所述排水接头(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上,所述第一密封圈(4)套设在所述排水接头(2)上,所述密封帽(3)与所述排水接头(2)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圈(4)被压紧在所述排水接头(2)和所述密封帽(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上设置有制冷剂输入管(5)和制冷剂输出管(6),所述制冷剂输入管(5)与所述制冷剂输出管(6)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输入管(5)位于所述换热器(1)的顶部,所述制冷剂输出管(6)位于所述换热器(1)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上还设置有进水接头(7)和出水接头(8),所述进水接头(7)与所述出水接头(8)相连通。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郭建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吉泰克燃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