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动补水阀的零冷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36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够实现手动调节补水,又能够实现电动调节补水的带自动补水阀的零冷水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阀体、电动调节阀以及手动调节阀,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以及补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孔通过所述补水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水孔相连通,所述电动调节阀和所述手动调节阀均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电动调节阀和所述手动调节阀的输出端均适配在所述补水通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水阀技术领域。用新型应用于水阀技术领域。用新型应用于水阀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自动补水阀的零冷水阀


[0001]本技术应用于水阀
,特别涉及一种带自动补水阀的零冷水阀。

技术介绍

[0002]零冷水阀主要应用在热水器系统和供暖系统中,当用户使用卫浴热水时,在水泵的作用下可以让管道中的冷水迅速流回换热器中,从而可以使热水能够流到管道中,确保花洒中喷淋出的都是热水;同时,零冷水阀上通常会设置有手动调节阀来控制阀体内部水路的通断,当供暖系统出现缺水的问题时,通过手动调节阀来控制水路接通,从而对供暖系统进行补水,但是采用手动调节会存在不方便的问题,而且如若手动调节阀出现损坏,则无法及时进行补水。如能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够实现手动调节补水,又能够实现电动调节补水的带自动补水阀的零冷水阀,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够实现手动调节补水,又能够实现电动调节补水的带自动补水阀的零冷水阀。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阀体、电动调节阀以及手动调节阀,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以及补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孔通过所述补水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水孔相连通,所述电动调节阀和所述手动调节阀均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电动调节阀和所述手动调节阀的输出端均适配在所述补水通道中。
[0005]进一步地,所述补水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安装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以及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进水孔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安装槽和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安装槽和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均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水孔相连通,所述电动调节阀的输出端密封配合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手动调节阀的输出端密封配合在所述第四通孔中。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调节阀上设置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安装片密封配合在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所述电动调节阀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适配在所述第二通孔中。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均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连通,所述手动调节阀包括套筒、调节柱、第一卡簧、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以及若干个第四密封圈,所述套筒适配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后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若干个所述第四密封圈均套设在所述调节柱上,所述调节柱与所述套筒螺纹配合后所述第四密封圈位于所述调节柱和所述套筒之间,所述调节柱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头和手柄,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限位头上,所述第四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第二密封圈顶压在所述限位凸台上,所述第三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三密封圈被
压紧在所述套筒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之间,所述套筒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簧穿过所述第一卡孔后适配在所述第一卡槽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带自动补水阀的零冷水阀还包括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水接头、过滤网以及第二卡簧,所述水接头上套设有第五密封圈,所述水接头适配在所述第一进水孔后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第五密封圈被压紧在所述水接头和所述阀体之间,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水接头的入口处,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二卡孔,所述水接头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簧穿过所述第二卡孔后适配在所述第二卡槽中。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还设有第一排水孔、第二排水孔以及回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与所述第一排水孔相连通,所述排水孔与增压泵的输入端相连通,增压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水孔相连通,所述回水孔与所述第二排水孔相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带自动补水阀的零冷水阀还包括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阀体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还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流量传感器适配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后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适配在所述第三安装孔固定在所述阀体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流量传感器上套设有第六密封圈,所述第六密封圈被压紧在所述流量传感器和所述阀体之间,所述流量传感器上设有第三卡槽,所述阀体上还设有第三卡孔,所述带自动补水阀的零冷水阀还包括第三卡簧,所述第三卡簧穿过所述第三卡孔后适配在所述第三卡槽中。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还设有第三排水孔,外部供暖循环水泵的进水端和所述第二进水孔均与所述第三排水孔相连通。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冷水或者热水从所述第一进水孔中流入到所述补水通道中,而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所述电动调节阀和所述手动调节阀,并且所述电动调节阀和所述手动调节阀的输出端均适配在所述补水通道中,从而切断所述补水通道中的水路流通。当用户手动调节所述手动调节阀后,所述手动调节阀的输出端会缩回,从而使所述补水通道中的冷水或者热水从所述第二进水孔流入到供暖系统中;或者当用户远程控制所述电动调节阀驱动后,所述电动调节阀的输出端会缩回,从而使所述补水通道中的冷水或者热水从所述第二进水孔中流入到供暖系统中。因此,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既能够实现手动调节补水,又能够实现电动调节补水,可靠性高,确保能够对供暖系统进行及时补水。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图;
[0017]图3是所述阀体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0018]图4是所述阀体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0019]图5是所述阀体的第三视角立体图;
[0020]图6是所述接头组件的立体图;
[0021]图7是所述手动调节阀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阀体1、电动调节阀2以及手动调节阀3,所述阀体1上设有第一进水孔4、第二进水孔5以及补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孔4通过所述补水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水孔5相连通,所述电动调节阀2和所述手动调节阀3均设置在所述阀体1上,所述电动调节阀2和所述手动调节阀3的输出端均适配在所述补水通道中。其中,所述第二进水孔5与外部供暖系统的输入端相连通。
[0023]在本实施例中,在水泵的作用下,冷水或者热水从所述第一进水孔4中流入到所述补水通道中,而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所述电动调节阀2和所述手动调节阀3,并且所述电动调节阀2和所述手动调节阀3的输出端均适配在所述补水通道中,从而切断所述补水通道中的水路流通。当用户手动调节所述手动调节阀3后,所述手动调节阀3的输出端会缩回,从而使所述补水通道中的冷水或者热水从所述第二进水孔流入到供暖系统中;或者当用户远程控制所述电动调节阀2驱动后,所述电动调节阀2的输出端会缩回,从而使所述补水通道中的冷水或者热水从所述第二进水孔中流入到供暖系统中。因此,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既能够实现手动调节补水,又能够实现电动调节补水,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自动补水阀的零冷水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阀体(1)、电动调节阀(2)以及手动调节阀(3),所述阀体(1)上设有第一进水孔(4)、第二进水孔(5)以及补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孔(4)通过所述补水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水孔(5)相连通,所述电动调节阀(2)和所述手动调节阀(3)均设置在所述阀体(1)上,所述电动调节阀(2)和所述手动调节阀(3)的输出端均适配在所述补水通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补水阀的零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安装槽(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第三通孔(9)以及第四通孔(10),所述第一进水孔(4)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7)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7)与所述安装槽(6)相连通,所述安装槽(6)和所述第二通孔(8)相连通,所述安装槽(6)和所述第三通孔(9)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9)与所述第四通孔(10)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8)和所述第四通孔(10)均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水孔(5)相连通,所述电动调节阀(2)的输出端密封配合在所述第二通孔(8)中,所述手动调节阀(3)的输出端密封配合在所述第四通孔(10)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动补水阀的零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调节阀(2)上设置有安装片(11),所述安装片(11)固定在所述阀体(1)上,所述安装片(11)密封配合在所述安装槽(6)的开口处;所述电动调节阀(2)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单向阀(44),所述单向阀(44)适配在所述第二通孔(8)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动补水阀的零冷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5),所述第三通孔(9)和所述第四通孔(10)均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5)相连通,所述手动调节阀(3)包括套筒(16)、调节柱(17)、第一卡簧(18)、第二密封圈(19)、第三密封圈(20)以及若干个第四密封圈(21),所述套筒(16)适配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5)后固定在所述阀体(1)上,所述若干个所述第四密封圈(21)均套设在所述调节柱(17)上,所述调节柱(17)与所述套筒(16)螺纹配合后所述第四密封圈(21)位于所述调节柱(17)和所述套筒(16)之间,所述调节柱(17)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头(22)和手柄(23),所述第二密封圈(19)套设在所述限位头(22)上,所述第四通孔(10)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凸台(24),所述第二密封圈(19)顶压在所述限位凸台(24)上,所述第三密封圈(20)套设在所述套筒(16)上,所述第三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郭建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吉泰克燃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