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压水隧道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57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承压水隧道支护结构,属于隧道结构领域。包括设置在隧道内的多根导水管、设置在隧道外侧的泡沫混凝土层、设置在泡沫混凝土层外侧的防水板以及设置在防水板外侧的注浆混凝土层,导水管与隧道垂直设置并以隧道圆点为中心呈发散性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实用经济,具有良好的创新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承压水隧道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承压水隧道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隧道的排水系统是隧道建设、正常使用及安全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铁路隧道为例,排水系统直接关系到铁路隧道建设的成败及使用功能的发挥。目前,在铁路隧道中普遍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排水系统,渗漏水是我国铁路隧道的主要病害类型,70%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渗漏严重的约占30%。目前运营铁路隧道防排水系统的养护维修主要集中在排水沟疏通、侧沟修补、水沟盖板补充、整治隧道渗漏水、改善和增设排水设备等方面。此外,由于铁路隧道排水管路结构多样,纵横交错且分布于隧道结构中,目前尚无有效的养修手段,配套疏通机具及工艺尚未形成,疏通难度大,堵塞现象明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铁路隧道服役状态及防排水系统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承压水隧道支护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承压水隧道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隧道内的多根导水管、设置在隧道外侧的泡沫混凝土层、设置在泡沫混凝土层外侧的防水板以及设置在防水板外侧的注浆混凝土层,导水管与隧道垂直设置并以隧道圆点为中心呈发散性分布。作为优选,导水管的长度沿隧道的环向方向呈阶梯状交错分布作为优选,导水管沿隧道的轴向方向均匀设置。作为优选,导水管的排水端与泡沫混凝土层连通。作为优选,泡沫混凝土层与隧道外侧贴合设置。作为优选,导水管为不锈钢管。作为优选,泡沫混凝土层、防水板和注浆混凝土层的截面形状均为拱形。>作为优选,防水板采用的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导水管,在隧道出水范围布置钢管作为导水孔,泡沫混凝土层,防水板,注浆混凝土层。导水管能够有效地疏导高承压水,使区域内的高承压水及造成的势能疏导出外,以免破坏支护体系,泡沫混凝土层和防水板能地隔离承压水,防止水-力膨胀作用引起的大变形,随后进行混凝土注浆,构成双重支护体系,一方面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另一方面有效地防止隧道变形;本技术结构实用经济,具有良好的创新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通'、”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到图2,本技术包括设置在隧道内的并用于对隧道进行导水的导水管1以及设置在隧道外侧的泡沫混凝土层2。导水管1采用的材料为不锈钢管,避免导水管1在长时间与隧道承压水的接触使用过程中,发生生锈、折断等影响其导水性能的情况。导水管1的排水端与泡沫混凝土层2连通,并且泡沫混凝土层2与隧道外侧贴合设置,使导水管1能够有效地疏导高承压水,使区域内的高承压水及造成的势能疏导出外,以免破坏支护体系。参见图1,导水管1与隧道垂直设置并以隧道圆点为中心呈发散性分布,本技术通过将导水管1与隧道垂直设置并以隧道圆点为中心呈发散性分布,提高了导水管1在隧道环向方向上的导水范围,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并且导水管1沿隧道的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本技术通过将导水管1沿隧道的轴向方向均匀设置,提高了导水管1在隧道轴向方向上的导水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导水管1的长度沿隧道的环向方向呈阶梯状交错分布,使导水管1在隧道径向范围上能够对隧道径向方向上不同深度的高承压水进行导水,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中导水管1在隧道径向方向上的导水范围。参见图2,本技术还包括设置在隧道外侧的泡沫混凝土层2、设置在泡沫混凝土层2外侧的防水板3以及设置在防水板3外侧的注浆混凝土层4,泡沫混凝土层2、防水板3和注浆混凝土层4的截面形状均为拱形,使本技术能够与隧道进行更好的贴合,同时防水板3采用的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提高了防水板3的防水效果。本技术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导水管1,在隧道出水范围布置钢管作为导水孔,泡沫混凝土层2,防水板3,注浆混凝土层4。导水管1能够有效地疏导高承压水,使区域内的高承压水及造成的势能疏导出外,以免破坏支护体系,泡沫混凝土层2和防水板3能地隔离承压水,防止水-力膨胀作用引起的大变形,随后进行混凝土注浆,构成双重支护体系,一方面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另一方面有效地防止隧道变形;本技术结构实用经济,具有良好的创新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承压水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隧道内的多根导水管(1)、设置在隧道外侧的泡沫混凝土层(2)、设置在泡沫混凝土层(2)外侧的防水板(3)以及设置在防水板(3)外侧的注浆混凝土层(4),所述导水管(1)与隧道垂直设置并以隧道圆点为中心呈发散性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压水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隧道内的多根导水管(1)、设置在隧道外侧的泡沫混凝土层(2)、设置在泡沫混凝土层(2)外侧的防水板(3)以及设置在防水板(3)外侧的注浆混凝土层(4),所述导水管(1)与隧道垂直设置并以隧道圆点为中心呈发散性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水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1)的长度沿隧道的环向方向呈阶梯状交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水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1)沿隧道轴向方向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水隧道支护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庆胡凯云李阳张广泽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