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模台车的顶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57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模台车的顶升结构,包括门架和顶模板,所述门架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调节组件,若干个所述调节组件共同安装有防倾组件,所述防倾组件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在顶模板底部的顶模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门架顶部的滑动腔和固定连接在防倾组件底部的滑动座,所述滑动腔内通过轴承安装有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上螺纹套接有用于限制滑动座运动的方形螺纹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多个调节组件能够对顶模板和顶模架进行水平方向位置的调节,使得顶模板对于高速公路连拱拱涵顶部弓形部分受力较为均匀,避免拱涵出现外泄的问题,且能够防止顶模板和顶模架发生倾覆,提升整个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模台车的顶升结构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钢模台车
,具体涉及一种钢模台车的顶升结构。
技术介绍
钢模台车,是一种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连拱拱涵表面光洁度和工作速度并降低劳动强度而设计制造的专用设备,包括有边顶拱式、直墙变截面顶拱式、全圆针梁式、全圆穿行式等,采用钢模台车浇筑功效比传统模板高30%,装模、脱模速度快2到3倍,所用的人力是过去的五分之一。现有的钢模台车在处于支模衬砌状态时,顶模架和顶模板以及混凝土的重量完全由顶升千斤顶承受,当钢模台车在坡道作业或者行驶时,顶升千斤顶会受到较大的侧向弯矩,顶模架和顶模板有发生倾覆的危险,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170320.1、专利名称为一种可抗倾覆的钢模台车顶模架顶升装置的技术专利,该专利在顶升千斤顶两侧设置有防倾板用以解决顶模架和顶模板发生倾覆的问题,但该技术也有相应缺点:由于高速公路连拱拱涵的中心位置难以定位,特别是连拱拱涵上部弓形的半圆形圆心位置难以保证在拱涵的中间位置,导致拱涵内部两侧位置可能受力不均匀,拱涵出现外泄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模台车的顶升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钢模台车在具备防止顶模架和顶模板倾覆的功能时不能够保证顶模板对拱涵内壁的受力均匀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模台车的顶升结构,包括门架和顶模板,所述门架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调节组件,若干个所述调节组件共同安装有防倾组件,所述防倾组件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在顶模板底部的顶模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门架顶部的滑动腔和固定连接在防倾组件底部的滑动座,且所述滑动座位于滑动腔内,所述滑动腔内通过轴承安装有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上螺纹套接有用于限制滑动座运动的方形螺纹座,所述锁紧螺杆的一端贯穿滑动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滑动座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持滑动座运动的滚动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座包括贯穿滑动腔并固定连接在防倾组件底部的竖直板和固定连接在竖直板底部的水平板,且所述水平板的顶部与滑动腔的内顶部相抵,所述水平板的底部与滑动腔的内底部相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滚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水平板两端的支撑板和通过支架对称安装在支撑板两侧的滚轮,且位于所述支撑板顶部的滚轮与滑动腔的内顶部相抵,位于所述支撑板底部的滚轮与滑动腔的内底部相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倾组件包括底部安装有滑动座的调节板和固定安装在调节板上的千斤顶,且所述顶模架安装在千斤顶的顶部,所述调节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接在千斤顶外部的支撑套板,所述支撑套板上对称活动连接有若干个用于防止顶模架倾覆的防倾板,且每个所述防倾板的一端均通过锁紧螺栓安装在顶模架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倾板包括与支撑套板活动连接的支撑部和与顶模架底部连接的安装部,且所述支撑部与安装部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板的顶部还对称安装有两个千斤顶,且两个所述千斤顶位于支撑套板两侧。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利用多个调节组件能够对顶模板和顶模架进行水平方向位置的调节,使得顶模板对于高速公路连拱拱涵顶部弓形部分受力较为均匀,避免拱涵出现外泄的问题,且能够防止顶模板和顶模架发生倾覆,提升整个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一种钢模台车的顶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一种钢模台车的顶升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架;2-顶模板;3-调节组件;4-防倾组件;5-顶模架;301-滑动腔;302-滑动座;303-锁紧螺杆;304-方形螺纹座;305-滚动组件;306-竖直板;307-水平板;308-支撑板;309-滚轮;310-转柄;401-调节板;402-千斤顶;403-支撑套板;404-防倾板;405-支撑部;406-安装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模台车的顶升结构,包括门架1和顶模板2,门架1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调节组件3,若干个调节组件3共同安装有防倾组件4,防倾组件4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在顶模板2底部的顶模架5;调节组件3包括开设在门架1顶部的滑动腔301和固定连接在防倾组件4底部的滑动座302,且滑动座302位于滑动腔301内,滑动腔301内通过轴承安装有锁紧螺杆303,锁紧螺杆303上螺纹套接有用于限制滑动座302运动的方形螺纹座304,锁紧螺杆303的一端贯穿滑动腔301并固定连接有转柄310,滑动座302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持滑动座302运动的滚动组件305。本技术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使用时,顶模板2与拱涵顶部接触相抵。顶模板2与拱涵顶部相抵,产生的挤压力使得顶模板2、顶模架5以及防倾组件4共同在门架1上运动,由拱涵内壁给予的反向力对顶模板2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顶模板2尽量与拱涵内壁贴合,施加的力均匀。当顶模板2的位置调节完成后,转动转柄310,调节方形螺纹座304在锁紧螺杆303上的位置,使得其与滑动座302的表面相抵,对称设置的两个方形螺纹座304共同作用限制滑动座302的位置,以此限制顶模板2的位置不变,不影响整个装置的使用效果。在调节顶模板2的位置之前,转动转柄310,使得方形螺纹座304远离滑动座302,保证滑动座302的调节空间。为了保证方形螺纹座304的锁紧效果,方形螺纹座304的侧壁与滑动腔301的内侧壁相抵,使得方形螺纹座304只能沿着锁紧螺杆303作直线运动。滑动座302包括贯穿滑动腔301并固定连接在防倾组件4底部的竖直板306和固定连接在竖直板306底部的水平板307,且水平板307的顶部与滑动腔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模台车的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1)和顶模板(2),所述门架(1)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调节组件(3),若干个所述调节组件(3)共同安装有防倾组件(4),所述防倾组件(4)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在顶模板(2)底部的顶模架(5);/n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开设在门架(1)顶部的滑动腔(301)和固定连接在防倾组件(4)底部的滑动座(302),且所述滑动座(302)位于滑动腔(301)内,所述滑动腔(301)内通过轴承安装有锁紧螺杆(303),所述锁紧螺杆(303)上螺纹套接有用于限制滑动座(302)运动的方形螺纹座(304),所述锁紧螺杆(303)的一端贯穿滑动腔(301)并固定连接有转柄(310),所述滑动座(302)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持滑动座(302)运动的滚动组件(3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模台车的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1)和顶模板(2),所述门架(1)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若干个调节组件(3),若干个所述调节组件(3)共同安装有防倾组件(4),所述防倾组件(4)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在顶模板(2)底部的顶模架(5);
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开设在门架(1)顶部的滑动腔(301)和固定连接在防倾组件(4)底部的滑动座(302),且所述滑动座(302)位于滑动腔(301)内,所述滑动腔(301)内通过轴承安装有锁紧螺杆(303),所述锁紧螺杆(303)上螺纹套接有用于限制滑动座(302)运动的方形螺纹座(304),所述锁紧螺杆(303)的一端贯穿滑动腔(301)并固定连接有转柄(310),所述滑动座(302)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持滑动座(302)运动的滚动组件(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台车的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302)包括贯穿滑动腔(301)并固定连接在防倾组件(4)底部的竖直板(306)和固定连接在竖直板(306)底部的水平板(307),且所述水平板(307)的顶部与滑动腔(301)的内顶部相抵,所述水平板(307)的底部与滑动腔(301)的内底部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台车的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305)包括固定连接在水平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大伟朱西超杨攀翟宁王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